贾松涛20108312044G市审计报告.doc_第1页
贾松涛20108312044G市审计报告.doc_第2页
贾松涛20108312044G市审计报告.doc_第3页
贾松涛20108312044G市审计报告.doc_第4页
贾松涛20108312044G市审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银行下辖G市各支行贷款业务审计报告 单位名称(公章):_ _项目负责人:_ 贾 松 涛_ _报告撰写人:_ 贾 松 涛 _ _联系电话:_ _ _电子邮箱:_ _ _2003年5月10日目录一、审计依据3二、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3(一)审计目标3(二)审计范围3(三)审计内容3(四) 审计方式4(五)审计起止时间4三、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4四、被审计单位管理责任与审计机构审计责任4(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5(二)审计机构审计责任5五、信贷业务中的不良贷款情况5六、审计评价意见6七、贷款业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7八、审计建议8根据西安银行总行关于对西安银行下辖各市支行2002年度贷款业务内部审计的通知和2003年西安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安排,我审计部门派出一共11人的审计组于3月6日至4月5日,对西安银行下辖G市各支行2002年贷款业务情况进行了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在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抽查会计凭证、财务账簿、业务资料、员工访谈、调阅相关系统信息及文字资料等方法,重点对G市各支行中的04、05、13和23支行的贷款业务进行审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 审计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西安银行信贷管理手册编制该审计实施方案。二、 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一)审计目标本次审计的目标是对本市各支行贷款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发表审计意见,以评估本市各支行的信贷风险。(二)审计范围本次审计范围是本市各支行2002年度各支行的贷款业务情况。 (三)审计内容对G市各支行进行审查时主要审查:(1)信贷业务发生前的调查资料;(2)客户信用评级报告内容的真实性与全面性;(3)信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4)信贷资金用途的监管情况;(5)贷款中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级贷款分类,重点检查不良贷款率;(6) 贷款抵押、质押担保是否合法有效。(1)抵押物法定所有权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出租或共有等于第三人的产权,使用权与处置权关系。(2)抵押物是否处于被监管状态,是否为允许自由买卖的财产,是否已进行保险,风险程度如何,保险权益是否能转让给抵押权人。(3)抵押物法定缴纳税费等手续是否完备。(4) 抵押物产权证明所指向的财产标的是否真实存在,其状况如何。(5)抵押物品名、数量、单价等是否与借款申请;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所反映的一致,价值评定是否合理。(6)抵押合同是否经法律公证。(7) 贷款的发放是否越过规模,有无一味扩大贷款规模,导致贷款风险过大。(8) 审查贷款集中风险,看有无向一个或一组关系密切的借款人超比例发放贷款。(4) 审计方式就地审计方式:G市各支行中的04、05、13和23支行。送达审计方式:除就地审计方式之外的其它的各支行。(五)审计起止时间2003年4月15日至5月10日,时间可根据质量延长或提前。三、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西安银行是西安市政府、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地方大中型企业参股的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7年,原名为西安城市合作银行,2000年更名为西安市商业银行,是一家由西安市政府控股、外资参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三年该行主要经营指标的增长相当于以往23年的发展水平。多年来,西安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经营宗旨和“西安银行、成您所想”的经营理念,紧紧依托省市地方建设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西安银行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公司管理、风险管控、业务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西安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的经营宗旨,紧紧依托省市地方建设和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多措并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坚持关注民生,长期承担着社保低保,失业贷款、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非商业性的金融服务,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投资组建了两家阳光村镇银行,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西安银行以优良的金融服务为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赢得了金融同业的尊敬,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四、 被审计单位管理责任与审计机构审计责任(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审计机构审计责任审计机构的审计责任包括:(1)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始终把加强对自身营运资金的审计监督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积极开展了审计和审计调查工作。通过审计和审计调查,一方面及时发现截留、挤占和挪用商业银行资金的问题,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另一方面又及时发现并制止或纠正了商业银行资金的“跑、冒、滴、漏”,从而推动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机制和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2)检测本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强化内部审计管理与控制,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和健全内部约束机制。(3)对2002年度C市各支行的贷款业务及有关的财务文件进行审计,获取相关审计证据,对C市各支行的贷款业务状况作出审计评价,针对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并通知通知领导予以重视,采取措施加以整改。五、 信贷业务中的不良贷款情况2002年度G市不良贷款总额为¥542,584,642。在对G市各支行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审计小组对各支行的不良贷款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不良贷款情况在表1中予以反映。表1 C市各支行不良贷款情况一览表 单位:元序号支行名称不良贷款额序号支行名称不良贷款额1G市01支行¥29,897,53213G市13支行¥69,255,3042G市02支行¥7,595,41714G市14支行¥1,308,8263G市03支行¥390,24015G市15支行¥8,512,7814G市04支行¥52,984,08016G市16支行¥3,708,4975G市05支行¥83,388,31717G市17支行¥38,443,3046G市06支行¥018G市18支行¥1,055,0887G市07支行¥9,628,66119G市20支行¥33,182,8768G市08支行¥20,61720G市21支行¥10,563,5089G市09支行¥11,835,51321G市22支行¥8,068,39310G市10支行¥1,638,59822G市23支行¥78,732,34611G市11支行¥2,266,86623G市24支行¥33,050,03212G市12支行¥19,367,82424G市25支行¥37,690,023六、 审计评价意见依据审计结果(如下表2所示),审计组认为:西安银行下辖G市各支行(除06支行)贷款业务中不良贷款偏多,在24家支行中,有22家支行的不良贷款额显著高于重要性水平,不良贷款的真实性存在问题。表2 G市各支行不良贷款重要性水平对比表 单位:元支行名称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额重要性水平差额是否超出重要性水平G市01支行¥99,337,532.0130.10%¥29,897,532¥4,000,000.00¥25,897,532.01是G市02支行¥173,814,796.607.65%¥13,290,000¥4,000,000.00¥9,290,000.00是G市03支行¥6,455,521,072.200.39%¥25,360,000¥4,000,000.00¥21,360,000.00是G市04支行¥25,266,500.0053.34%¥13,476,500¥5,500,000.00¥7,976,500.00是G市05支行¥365,987,392.5083.94%¥307,226,000¥8,000,000.00¥299,226,000.00是G市06支行¥19,014,374.260.00%¥0¥4,000,000.00¥-4,000,000.00否G市07支行¥1,152,320,830.169.69%¥111,693,000¥4,000,000.00¥107,693,000.00是G市08支行¥13,490,825,297.860.02%¥2,800,000¥4,000,000.00¥-1,200,000.00否G市09支行¥151,757,000.0011.91%¥18,081,000¥4,000,000.00¥14,081,000.00是G市10支行¥1,985,419,482.971.65%¥32,750,000¥4,000,000.00¥28,750,000.00是G市11支行¥4,139,381,923.542.28%¥94,460,006¥4,000,000.00¥90,460,006.46是G市12支行¥67,672,002.0019.50%¥13,194,000¥4,000,000.00¥9,194,000.00是G市13支行¥49,533,000.0069.72%¥34,533,000¥6,500,000.00¥28,033,000.00是G市14支行¥758,981,848.781.32%¥10,000,000¥4,000,000.00¥6,000,000.00是G市15支行¥1,188,137,319.778.57%¥101,818,041¥4,000,000.00¥97,818,041.20是G市16支行¥7,342,425,060.783.73%¥274,109,500¥4,000,000.00¥270,109,500.00是G市17支行¥134,505,000.0038.70%¥52,053,000¥4,000,000.00¥48,053,000.00是G市18支行¥1,223,962,034.531.06%¥13,000,000¥4,000,000.00¥9,000,000.00是G市20支行¥214,584,000.0033.40%¥71,680,000¥4,000,000.00¥67,680,000.00是G市21支行¥157,740,000.0010.63%¥16,774,000¥4,000,000.00¥12,774,000.00是G市22支行¥421,930,000.008.12%¥34,270,000¥4,000,000.00¥30,270,000.00是G市23支行¥69,755,000.0079.26%¥55,286,000¥7,000,000.00¥48,286,000.00是G市24支行¥410,078,765.0033.27%¥136,435,000¥4,000,000.00¥132,435,000.00是G市25支行¥241,837,446.5537.94%¥91,756,447¥4,000,000.00¥87,756,446.55是七、 贷款业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截至2002年12月31日,G市不良贷款额达¥542,584,642,在24家支行中23家支行存在不良贷款,其中以16支行和24支行最为严重,不良贷款额均超出1亿元。通过审计组的审计发现,西安银行下辖G市各支行信贷审批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信贷审批人员素质不高; 没有真正落实信贷原则和制度,重业务拓展、轻贷款管理,贷前不调查或调查不实,贷中不审查或审查不细,贷后不检查或检查不认真。致使贷后管理流于形式,不法分子骗取贷款后,将资金挪做他用,不能归还。具体见下表3:表3 信贷人员素质与不良贷款的关系 单位:元支行名称技术素质不良贷款额余额不良贷款率G市01支行差¥9,100,000.00¥19,860,000.0045.82%中¥17,737,532.01¥63,257,532.0128.04%G市02支行差¥480,000.00¥480,000.00100.00%中¥3,590,000.00¥29,570,000.0012.14%G市03支行差¥0.00¥10,852,900.000.00%中¥25,360,000.00¥2,482,100,193.321.02%G市04支行差¥684,500.00¥814,500.0084.04%中¥6,140,000.00¥16,450,000.0037.33%G市05支行差¥79,350,000.00¥97,571,392.5081.33%中¥112,510,000.00¥143,880,000.0078.20%G市06支行中¥0.00¥6,664,374.260.00%G市07支行差¥16,420,000.00¥16,420,000.00100.00%中¥31,583,000.00¥540,361,591.175.84%G市08支行差¥2,800,000.00¥74,455,100.003.76%中¥0.00¥4,744,150,698.740.00%G市09支行差¥6,130,000.00¥6,230,000.0098.39%中¥7,674,000.00¥65,570,000.0011.70%G市10支行差¥0.00¥20,000,000.000.00%中¥19,150,000.00¥723,472,596.252.65%G市11支行差¥19,612,306.46¥584,467,782.743.36%中¥70,677,700.00¥1,326,611,187.175.33%G市12支行差¥610,000.00¥1,220,001.0050.00%中¥5,224,000.00¥34,771,000.0015.02%G市13支行差¥4,180,000.00¥5,080,000.0082.28%中¥11,493,000.00¥11,493,000.00100.00%G市14支行差¥0.00¥25,147,500.000.00%中¥10,000,000.00¥488,161,548.782.05%G市15支行差¥25,273,041.20¥34,161,441.2073.98%中¥59,650,000.00¥556,377,759.8510.72%G市16支行差¥7,480,000.00¥7,480,000.00100.00%中¥199,654,500.00¥1,934,898,041.2510.32%G市17支行差¥6,330,000.00¥9,780,000.0064.72%中¥25,298,000.00¥41,285,000.0061.28%G市18支行差¥0.00¥400,000.000.00%中¥11,900,000.00¥131,714,846.429.03%G市20支行中¥65,356,000.00¥163,046,000.0040.08%G市21支行差¥0.00¥50,000.000.00%中¥12,948,000.00¥121,508,000.0010.66%G市22支行差¥2,000,000.00¥2,000,000.00100.00%中¥23,570,000.00¥78,010,000.0030.21%G市23支行差¥1,770,000.00¥2,020,000.0087.62%中¥21,001,000.00¥27,627,000.0076.02%G市24支行差¥6,630,000.00¥6,919,000.0095.82%中¥121,950,000.00¥150,804,765.0080.87%G市25支行差¥777,446.55¥918,446.5584.65%中¥21,108,000.00¥44,318,000.0047.63%合计¥1,073,202,026.22¥14,852,431,198.21(2) 信用审批人员违规操作;对于信用审批程序G市部分分支行没有严格执行,信用部门迫于支行领导的压力,为了完成年度支行贷款任务,放宽信贷审批条件。违规向银行“三产”发放贷款;贷款担保出现漏洞导致贷款被诈骗;贷款抵押不规范;贷前审查不严,贷后管理松懈。(3) 贷款申请单位或个人提供虚假申请资料;一些贷款单位或个人为了获取银行贷款,通过一些不法手段伪造贷款申请资料。(4) 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借贷人逃废银行债务比较严重;有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银行贷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银行内部人员相勾结,恶意骗取贷款资金,侵吞国有资产。如,近年出现的“虚假按揭”贷款、虚假贷款、弄虚作假违规票据贴现等问题。(5) 以个贷名义发放公司类贷款,用于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贷款到期无法收回;个人消费贷款本是用来支持个人提前消费的贷款,而有的商业银行为躲避上级行监督,以个人贷款的名义,化整为零,变相为公司类客户发放贷款,出现多户贷款被少数大户控制、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