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教案背景:(一)教学内容: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二)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教学重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激情与山水的思想感情应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译读、背读、赏读的方法来教学本篇文章,并穿插点拨法、情景教学法等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3、他是山水游记写作的一代宗师。4、他给世人留下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千古名句。5、他被世人称为“柳河东”“河东先生”“柳柳州”。他曾经被贬到湖南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着有柳河东集。著名的有捕蛇者说等。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选自柳河东集,原名至小丘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朗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顺句意。)读法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顺句意。(把你拿不准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2、听读:欣赏小石潭记的朗读录音,轻声跟读。同时补注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字词。 3、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堪( ) 怡然( ) 俶尔( ) 翕忽( ) 差互( ) 悄怆( )( ) 幽邃( ) 寂寥( ) 摇缀( ) 隶( ) 参差( )( ) 4、齐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引导思考。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潭中水声悦耳动听,引起了作者的好奇,于是便“伐竹取道”,发现了这个小石潭。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试着翻译课文。6思考: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2翻译课文,用现代汉语写一篇介绍小石潭景色的文章。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小石潭给人的印象如何?(用一个字概括) 2、学生回答,教师引出“美”。 三、赏读课文,分析品味 (一)、带着“美”读课文,展示小石潭的美景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小组探究、引导讨论发现小潭:(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A、作者写发现小潭,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 明确: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B、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二)、带着“乐”读课文,理解人物的“乐” 1、小石潭的景色如此美,让人为之陶醉,如果你身处其中,会产生什么感受呢? 2、引导:乐 3、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4、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迅速在屏幕上现场出示) (三)、带着“忧”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忧” 1、小石潭的美,让人乐在其中,但我们从文中也分明读出了人物的另一种感受忧郁,哪一句显出了作者的忧郁之情? 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作者的忧从何而来呢? 、朗读第一段的一、二两句及第四段。 分析:小石潭的地理位置极为偏僻,人迹罕至,虽然景色奇美,但过于幽静冷清,时间长了,让人感到寂寞难耐,悲从中来。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也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分不开的。 3、学生尝试将情与景结合起来,解释作者心情忧伤的原因。 4、教师小结: 作者是被贬官到此,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四)、研读课文,总结全文。 1.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2.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景,依序写景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 3. 课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 发现小潭(闻声见形)-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4. 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拓展练习: 就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点,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注意写出景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小石潭记 柳宗元游览的顺序:发现小潭 潭中景物 潭水源流 潭中气氛石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形(正面) “如鸣佩环 声(侧面)潭中景物 (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 水 “怡然不动,俶而远逝”(特写) 动静结合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比喻)潭中气氛:“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幽深冷寂作者心境: 孤凄悲凉教学反思: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采用美的语言描绘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作者往往自然地将其“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矿山安全生产培训与演练综合服务合同
- 2025年航空航天设备运输与应急救援保障合同
- 2025年电子信息产品安全性能达标认证合同书
- 2025年远程医疗设备租赁与维护综合服务协议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小额创业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定制化工业厂房改造设计与施工合同
- 芜湖日常花销管理办法
- 花木街道综合管理办法
- 苏州工资支付管理办法
- 苏州车位如何管理办法
- 机动车驾驶培训理论科目一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生物-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年下学期高二10月大联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7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2.1.2 相反数、绝对值
- 动车组应急救援体系研究
- 墨菲定律课件教学课件
- 天津市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精练(新高考专用)第11讲拓展四:导数中的隐零点问题(高频精讲)(原卷版+解析)
- 高一政治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 DZ∕T 0448-2023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规范(正式版)
- 鲁教版(五四学制)中考英语6-9年级词汇表
- 汽车吊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