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1).doc_第1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1).doc_第2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1).doc_第3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1).doc_第4页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灌钢法 青铜器的铸造a b c d3广东“南海一号”沉船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晶30多种,还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这有力地佐证了当时 瓷器种类繁多,质量上乘 彩瓷制作技术发达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海外瓷器开始大量传入我国 a b c d4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晋商活动范围广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5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设置中书门下,强化君主专制 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 b c d6“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7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a杜诗水排 b高转筒车 c马钧翻车 d风力水车8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9. 下列航海家到过亚洲的是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a. b. c. d.10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中叶,英国到印度的最便捷的航线是:a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帝国控制区印度d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1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则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12. 下面这幅图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d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13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b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14.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明代棉纺织的发展 b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c南方农业生产比北方发达 d商人买贱卖贵的普遍现象15. 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商品输出的要求 b垄断贸易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16. 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a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革 d金融资本的发展17. 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中国改革开放 b罗斯福新政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二战后苏联改革1819世纪末天津和平区解放北路曾技誉为天津“华尔街”。那里建筑物造型独特,西洋建筑比比皆是。丽且道路两旁各种外国银行、证券交易所、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更让人跟花缭乱。导致近代天津“华尔街”出现的原因外国强列强加躲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不断加深 天津近代建筑由于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形式异彩纷呈中国的传统经济遭到更大规模的破坏 a b c d19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度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后,英英法等国家缩小了福利的规模a , b c d2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就其形成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a农民是否自愿 b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c是否面向市场 d是否经营同类农产品 21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 22“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 b 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23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猪羊肥大赛黄牛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24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2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 b c d26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同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团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与否,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新政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27.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环境污染 a. b c d28.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b、 c. d、 29“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工业革命的需求 301918年,一名外国商人在中国做生意,他往来于中国各地,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包括轮船 火车 飞机 有轨电车a b c d31 读下列广告:“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xx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对此材料评论正确的有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 b c d32明代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后迅速衰落,主要原因是 a内乱外患阻断棉布外运 b洋纱、洋布大量倾销 c沿海地区机器棉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 d该地区棉花产量急剧下降33. (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34.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报纸中刊登的一则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传播 b.工人阶级的诞生c.实业救国的思潮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5.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生态环境被破坏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a. b. c. d. 36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ab c d37阳光卫视2007年7月16日开始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洋务运动的诱导 外商企业的刺激 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a b c d 3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遭受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39.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40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卷座位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40分)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从古至今,谈到“重农抑商”总是将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中国古代真的“重农抑商”么?(1) 如果你是材料一关于古代商业观点的反对者,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材料二清乾隆嘉定县志记:“布商盛于南翔,花商盛于罗店。至新泾镇凉鞋,安亭、黄渡镇蓝靛,亦为商贾所集”。据统计,明清江南地区有蚕桑与丝织专业市镇25个;有棉花与棉纺织专业市镇52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还有以冶铁著称的嘉兴炉镇、吴江村市,以陶业著称的嘉兴千家窑、杭州瓶窑镇等。明嘉兴濮院镇“日出锦布千计,远方大贾携囊群至”,至清代,“镇上业丝者无不兼业绸,而业绸虽不业丝,亦必购买新丝以贷于机户而收绸。”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的瓷器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这四大镇实际上已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或手工业城市了。(2) 材料二体现了明清商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5分)42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国际局势等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12分)材料一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