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doc_第1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doc_第2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doc_第3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问题思考】想一想“开眼看世界”的含义是什么?议一议近代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辨一辨维新派与革命派都是资产阶级政治派别,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其区别在于维新派主张改良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和民主共和。 说一说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有何特点?考点一近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历程1鸦片战争前后,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地主阶级内部存在哪几种政治力量?他们各自有何主张?共同目的是什么?2阅读图一:图一魏源海国图志火轮船说(插图)(1)魏源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2)为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何积极影响?(3)你觉得魏源等人学习西方必须冲破哪些障碍?3“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有什么异同?精讲同:主张师夷长技,根本目的都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异:具体目的不完全相同:前者突出抵抗侵略,后者突出首先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主张的实践程度不同:前者几乎没有具体实践;后者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实践活动。4地主阶级学习西方思想的实践结果如何?说明了怎样的问题?考点二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思想何时产生?与“师夷长技”思想有何本质区别?与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相比有何不足?2.阅读下图: 图二 图三(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关注新史观)从全球史观看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近代史上,在不断涌入的西学冲击下,中国的文化及先进的文化人逐步由传统走向现代,同时也推动着中国社会日益走向现代化。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东西方思想由冲突到融合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立意命题已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有人把图二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形容为“跪着造反”,这指的是什么?其主观目的和原因是什么?(3)作为19世纪末期的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认为图三中的康有为可能摆出怎样的核心观点?(4)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5)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改革的必要性。他说的“中体西用”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相同吗?为什么?3梁启超是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能是()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2)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在外国侵略者入侵的枪炮声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迈出了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洋务派继承了抵抗派的思想,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把“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随之产生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维新思想。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把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一、选择题1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2 1875年中国某官员与日本公使森有礼谈日本服装时说:“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此官员最有可能是()a林则徐 b李鸿章c康有为 d孙中山3“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皇上举此经义,行此旷典,天下奔走鼓舞,能者竭力,富者纾财,共赞富强,君民同体,情谊交孚,中国一家,休戚与共大雪国耻,耀我威棱。”上述观点最可能出自() a李鸿章 b康有为 c陈独秀 d孙中山4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a“自强之术,在于练兵” b“十万之豪富,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5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c辛亥革命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6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抵抗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7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8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题号12345678答案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奕驳斥倭仁反对增设天文算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各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朝廷采纳奕意见。颁布上谕,表示:“西法者,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何至有碍于人心士习耶?” 洋务运动第二册材料二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侯官严氏丛刊材料三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拟驱除残贼,再造中华,以复三代之规,而步泰西之法,使万姓超苏,庶物昌运,此则应天顺人之作也”。“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孙中山全集(1)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奕的基本主张及其主要意图。(2)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共和政体适合于我国的理由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认识。 学案38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答案解析】课前准备区问题思考想一想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议一议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不全面。说一说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制度,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课堂活动区考点一1(1)抵抗派、洋务派、顽固派。(2)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顽固派反对任何向西方学习的活动。(3)共同目的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2(1)坚船利炮,军事技术。(2)“师夷长技”就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制夷”就是抵抗西方的侵略,战胜敌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3)传统守旧观念、清政府内部的封建顽固势力,学习西方的勇气、胆量、智慧等。4(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缺少真正的实践活动;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曾以“求强”为口号创办了一些近代军用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还创建了近代的中国海军,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并不能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考点二1(1)19世纪60、70年代产生。(2)“师夷长技”思想代表中国地主阶级的利益,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维新思想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同时,更应侧重学习西方进步的民主政治制度。(3)与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相比,早期维新思想理论体系不完整,也缺少政治实践活动。2(1)c(2)指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目的: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3)要及时在中国进行政治变革,设立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救亡图强。(4)c(5)不同。康有为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们宣扬的思想应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因此他要求的科举制度改革,建立新式学校,主要是为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