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泽小学六科下1.微小世界(正稿)..doc_第1页
新泽小学六科下1.微小世界(正稿)..doc_第2页
新泽小学六科下1.微小世界(正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六(下)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一、填空:1、在我们的感官中,人眼的最高视力只能看清楚( )的微小物体。( )和( )的发现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入( )。2、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都具有( )共同点,所以人们把放大镜又叫做(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 ),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具有( )、( )和( )的作用。凸透镜的放大倍数与它的( )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 )。( )形的透明物体放大倍数最大。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 )。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越( ),看到的的范围越( )。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 )和( )。.4、计算机屏幕和电视机屏幕的原理都是应用光的混合色道理,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看到屏幕上的点状物是由( )、( )、( )三色组成的。通过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是依靠它们的( );蝇的眼是( );蟋蟀的“耳朵”在(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 )。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 ),蚜虫的大小如( ),蚜虫的天敌是( )和(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 )琢磨而成。(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英国科学家(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或( )。许多岩石是由( )集合而成。如我县禾源的花岗岩由( )、( )、( )等矿物的晶体组成。7、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例如( )、( )、( )等都是晶体。晶体形状( ),但都很有(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 )或( )下才能看见。制作晶体的方法有( )和( )。8、人们把两个放大倍数( )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能另一个所成的像进一步( ),这样明显的提高了( )能力,这就是早期的( )。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们的焦距( )。( )的发明,使人类步入了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 )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倍。9、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 )才能观察清楚。我们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发现洋葱表皮上有一个个( )似的结构,这是洋葱的( )。在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的表皮细胞的是由( )、( )和( )组成10、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 )上片( )观察。11、用( )观察蚕豆叶表皮,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 )和(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 )作用的基本场所。气孔可以帮助植物吸进( )呼出( )。12、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 )组成的。( )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生物的呼吸、( )、( )、( )、( )、( )、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完成的13、我们可以利用( )培养微小生物。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 )、( )、( )、( )、( )、( )等。1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 )、( )、( )、( )、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等。我们吃的馒头或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口感很好,这是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了( )。二、判断题 1、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标本要求薄而透明。( )2、用烧瓶、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上水后都有放大镜的功能。(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焦距无关。 ( )4、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 ( )5、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6、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7、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可以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 )8、浓盐水比淡盐水更容易看到食盐的晶体。( )9、碱面的晶体像花瓣,而食盐的晶体像树枝。 ( )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11、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 12、我们一般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晶体。( )13、鸡蛋是一个细胞。( )14、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没有微生物。( )三、选择。 1、霍乱、肺结核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 )引起的。A、细胞B、微生物C、晶体2、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甲型N1H1流感病毒。A、显微镜 B、放大镜 C、电子显微镜 3、( )透镜的放大倍数最大。A、平面 B、球形 C、半球形4、下列两个触角图片,哪个描绘的是蚕蛾的触角?( ) A B 5、下列物品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 A食盐、砂糖、碱面 B玻璃、松香、珍珠C雪花、冰、霜D宝石、铁丝、金戒指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A、相同 B、相反 C、无关7、通常我们了解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是:( )A数字法和量格子宽度法; B以放大镜的厚薄来区别。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对足。A、2 B、3 C、4 9、下面三个透明玻璃片(侧面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看到范围最大的是( )A、 B、 C、10、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 D、缩小了的正像11、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12、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13、用圆形的鱼缸养鱼,从侧面观赏鱼缸内的鱼,看到的那条鱼应该(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变化14、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A、固定微生物 B、使微生物运动缓慢 C、增加水的营养15、小乐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像太小,为了使图像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16、发面时,面团膨大的原因是( )啊A、面粉变大 B、面团的酵母菌增多 C、面团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D、面团产生大量的氧气四、实验与探究。1、小明在探究放大镜放大倍数的过程中,他先将放大镜放在书上,这时放大镜下能看到的最长的一行有10个字,然后,他将放大镜慢慢远离这些字,直到字被放得最大而没变模糊再看放大镜下一行只有2个字,这个放大镜最大可将物体放大( )倍。以下是三个不同凸度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的记录有一点凸的透镜比较凸的透镜最凸的透镜测量情况放大镜下有9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6个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3个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1个放大倍数1)、请你算出三种透镜各自大约的倍数。2)、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我们发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放大镜的( )有关,( )越大,放大倍数就越大。将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可以做成( ),它可以把物体放得( )。3)、你用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答: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 晰时,将直尺搁在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的倍数。2、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载物台、目镜、反光镜、物镜、调节旋钮1)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40X,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被放大的倍数是 倍。( )( )( )(载物台 )( )(2)、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 (填物镜或目镜)。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3)、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你认为应该把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3、把下列实验器材与它在实验中的作用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