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言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 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翻译家 他一生献身于译介和传播西方思 想文化的事业 成为中国 介绍近代思想的第一人 严复从1895年始译 天演论 至1914年终译 中国 教育论 先后长达近20年时间 共译了11部著 作 包括哲学 政治学 经济学 社会学 法学 逻辑 学等社会科学 他的成名译作也是其得意之作 天 演论 是属于翻译创作一体化的作品 按照传统的 以 信 达 雅 为标准的翻译观 这部译著不是严格 意义上的译作 因此 一百多年来 多少翻译家和译 论家一提起严复 无不对他的不忠实原作口诛笔 伐 诞生以20世纪70年代以威米尔为代表的德国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质疑了 等值 的翻译观念 重视 译文功能 强调翻译的目的 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 译的重新定义 原文与译文关系的阐述 对翻译行 为参与者 发起人 译者 使用者 译文接受者 和翻 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 时间 地点 媒介 的关照 动摇了 原文至上 的传统翻译观 把翻译从原语的 奴役中解放出来 为翻译理论研究拓宽了思路 扩 大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 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不 仅为我们客观评价那些 忠实 通顺 的译作 而且 为我们评价那些 不忠实 译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 文拟以翻译目的论的视角 对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作进一步探讨 旨在对影响严复翻译行为和翻译方 法的诸多因素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思考 并对严 译名著 天演论 的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严译 天演论 是 把翻译当创作 1898年严复所译赫胥黎 T H Huxley 的 天演 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出版 在当时的思想界 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影响 天演论 的问世 使中 国知识界获得了一种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 在思想 认识和意识形态上取得了一次新的飞跃 但在 天 演论 中加入了严复自己的观点 严复也知道这种 译法不符合 翻译的要求 先看 天演论 开篇第 一段的原文与译文 原文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Except it may be by raising a few sepulchral mounds such as those whichstill hereandthere breaktheflowing contours of the downs man s hands had no mark upon it and the thin evil of vegetation which over spread the broad backed heights and the shelving sides of the tombs was unaffected by his industry 严 复译文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 在英伦之南 背山而 面野 褴外诸境 历历如在几下 乃悬想二千年前 当罗马大将恺撒未到时 此间有何景物 计惟有天 造草昧 人工未施 其借征人境者 不过几处荒坟 散见坡陀起伏间 而灌木丛林 蒙茸山麓 未经删治 如今日者 则无疑也 1 翻译界对于严复的 信达雅 及其翻译所持的否定态度和批评主要是他对原文 不够忠实 冯友兰说 严复翻译 天演论 其实并不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重新思考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丁小凤 池州学院 外语系 安徽 池州247000 摘要 在翻译目的论的观照下 翻译中的诸多因素 如译者的作用 接受者的角色以及原语文本的地位等都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中出现 了新的意义 这些理论参数为我们重新思考 评价严复的 把翻译当创作 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冰释我们心中诸多的疑团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 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1102 2011 01 0116 05 收稿日期 2010 11 28 作者简介 丁小凤 1963 女 安徽枞阳人 池州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z h o u C o l l e g e 2 0 1 1 年 2 月 第 2 5 卷 第 1 期 F e b 2 0 1 1V o l 2 5N o 1 是翻译 而是根据原书的意思重写一遍 严复 的 天演论 不就是赫胥黎的 进化和伦理 天演 论 原名 其中进化论和不可知论 在内容上与赫 胥黎的原来理论 并不完全相同 2 傅斯年的批评则 更为尖锐 他说 严几道先生译的书中 天演论 和 法意 最糟 假使赫胥黎和孟德斯鸠晚死几 年 学会了中文 看到他的原书的译文 定要在法庭 起诉 不然 也要登报辩明 3 殿兴在他的 信达雅 与翻译的正确标准 一文中 严复的 信达雅 及其 翻译也严厉地批评 他认为严复的主张很不完备 很不科学 充其量只不过要求用漂亮的中文翻译原 作的大意而已 4 郑海凌教授在 文学翻译 界说考 辩 一文中 也对严复的翻译持有否定态度 他说 严复在理论上标举 信达雅 但在实践上却 信达 不足 尔雅 有余 对照原文读严复的译作 便不 难发现他的创作冲动在译作里的显现 郑海凌还 说 这是天才的严复脱开原作创造出的离奇的译 文 5 如果我们用传统的 等值 翻译观去审视严 复的这部译作 就会发现 译作与原作在很大程度 上是 不等值 的 天演论 的特点在于 它不是赫 胥黎原书的忠实译本 而是有选择 有取舍 有评 论 有改造 取便发挥 的译作 天演论 能起巨大 影响 原因也在于此 他对外国思想的译介没有生 搬硬套 而是力求服务于当时中国的需要 6 根据翻 译目的论 翻译作为一种基于原文的文本处理过 程 原文的地位不再神圣不可侵犯 译者可根据翻 译的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 哪些需要 调整或改写 按照翻译目的论的观点 严复是在特 定条件下 按照特定读者的特定要求 采用了增 减 编 述 缩 并 改等变通手段 取舍原作有关内 容的翻译活动 今天 我们以历史的眼光 重新审视 严复的翻译 天演论 就会发现他带有明确的翻译 目的 其翻译活动除受到自己主观意识影响外 还 受到如历史时代背景 当时社会环境 目标读者的 审美等因素制约 3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的主要原因 3 1个人的主观因素 严复翻译 天演论 及其他西学著着作 有明确 的目的性并富有深意 高惠群和乌传衮认为 严复 译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那就是为了介绍 西学 精 髓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启迪民众共赴救亡图存 大业 正因为如此 他选择的都是反映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社会 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社会科学着作 这 些结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严复 译书又是为了打开人们的眼界 使国人真正认识 西学 的精华 并以它为借鉴 严复认为 西学 的 精华 不仅仅在于船坚炮利和机器制造 即一般人 所认为的 象 数 形下之末 而更主要的在于它的 思想学说 科学方法及西方国家先进的社会制度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译介西书 一方面纠正人们对 西学 的精华的误解 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国人更正 确地了解 西学 7 严复说 复今者勤苦译书 羌无 所为 不过闵同国之人于新理过于蒙昧 发原立誓 勉而为之 严复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 陆续 翻译了西方的八大名著 为国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 在严复的翻译 思想中蕴寓着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这相辅相成的 两大内容 也正是基于此 严复翻译西书 不仅把西 学正确地介绍给国人 而且在译书中加上大量的按 语 发挥己见 以有助于变法图强 8 王东风教授也 说 早在他翻译 天演 1898 之前1895年 他就 发表了一篇 救亡决论 的檄文 表达了他矢志于爱 国救亡的热情和不断探索 有效 的救国方略的决 心 严复早期 1905年前 的政治主张以 救亡决 论 为起点 以 天演论 为核心 与这一阶段的其他 译着一起集中体现他 政治救国 寻求富强 的主 张 7 这就是严复翻译思想的灵魂所在 可能正是 受上述翻译观的影响 同时为了获取最大的社会效 益 严复没有选择面向原 语文本的策略 source text oriented strategy 而选择了面向目的语文本的 策略 target text oriented strategy 对原著 进化论 与伦理学 Evolution and Ethics 中的伦理学部分作 了不少删改 而且对进化论也作了一定的 修正 为了让那些 掌握着封建社会权力话语的 仍然 沉浸杂中世纪美梦中的封建士大夫们 进行思想启 蒙 严复从译文的预期功能出发 采用了认为得体 的翻译策略和必要的变通手段 对原著 进化论与 伦理学 进行改译 译述 编译 甚至综述 其中顺便 介绍了其他学术思想 述评等方法 甚至对其中的 思想进行 歪曲 或 改写 处理 采用 不斤斤于求 得与原文的相似 而着意使译文合乎中国古文传 统 的体式 使 天演论 这部融翻译与创作为一体 的译品成为古雅典丽 铿锵有声 逻辑性强 具有一 定文学价值 可读性强的书 诺德指出 译者要对读 者负责 必须向读者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 做的原因 If the target culture expects a translation tobealiteralreproductionoftheoriginal translators cannot simply translate in a non literal way without telling the target audience what they 第1期丁小凤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重新思考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117 have done and why 9 严复在许多译著的序言中 对自己的翻译策略都有说明 他在 天演论 译例言 里承认其译述方法不可为训 自责道 译文取明深 义 故词句之间 时有所颠倒附益 不斤斤于字比句 次 而意义则不倍原文 又说 西文句法 少者二 三字 多者数十百言 假令伪此为译 则恐必不可 通 而删削取经 又恐意义有漏 于是将 天演论 题曰达旨 不云笔译 取便发挥 实非正法 所谓 非正法 翻译 即变意义上的翻译 是达旨 或 译 述 即译中有评 译中有释 译中有写 译中有编 译中有 附益 译中有删削 译中有案语 甚至采 取一种全新的译法 在 名学浅说 译者自序中 严 复也说 中间义旨 则承用原书 而所引喻设譬 则多用己意更易 采用国人熟知实例 更易原书 原例 严复的这种 非正法 翻译 正是出于对社 会 对读者的高度负责 也正是这种翻译变体 4 在很 大程度上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发利用国外信息 目 的论的观点与此相一致 严复的翻译观直接影响了 其翻译目的 循着这样的翻译目的 严复有选择 有 策略地向采用了 达旨 或 译述 这种 非正法 的 宏观翻译手段 在当时中国读者 封建士大夫 中产 生了很大影响 颠覆了中国当时的封建传统意识 形态 唤醒了知识分子的革命和民主意识 严复的 译著对 梁启超 康有为 蔡锷 陈独秀 李大钊 鲁 迅 胡适 毛泽东 郭沫若等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7 成功地实现了译文的预期功能 3 2社会环境因素 甲午战争后 世界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已日趋 明朗化 正处在这种局势之下的严复 思考着如何 探寻拯救祖国危亡的道路和策略 严复在 与梁任 公论所译 原富 书 中说 不佞生于震旦 当十九 二十世纪之交会 目击同种粘危 剥新换故若巨蛇 之 而末由一借手 其所以报答四恩 对扬三世 以 自了国民之天责者 区区在此 吴汝纶曾提出 仰 执事之译此书 指 天演论 盖伤吾士之不竞 惧 炎黄数千年之种族 将遂无以自存 而惕惕焉 欲进 之以人治也 本执事忠愤所发 特借赫胥黎之书 用 为主义 谏之资而已 10 由此可以看出严复译书是 出于爱国主义之动机 为了挽救祖国危亡 改革弊 端 刷新政治 为了启迪民智 向知识界介绍西方新 的世界观 价值观和治学方法 严复不辞劳苦 呕心 沥血 发愤译书 正如他自己所说 复自客秋以来 仰观天时 俯察人事 但觉一无可为 然终谓民智不 开 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 即使朝廷今日不行一事 抑所为皆非 但今在野之人与夫后生英俊洞识中西 实情者日 一日 则炎黄种类未必遂至沦胥 即不幸 暂被糜费 亦将有复苏之一日也 所以摒弃万缘 惟 以译书自课 11 他认为只要民智开通 西学深入人 心 即使暂时亡国 也有复苏之日 由于严复翻译行 为有的放矢 把西方社会科学名着作为一套完整理 论 系统地引进到中国 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严 复的翻译目的 进而影响了他的翻译策略的精心选 择 翻译目的论者认为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既 目的决定手段 翻 译 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 9 严复顺应了 当时社会环境的需要 适应了译文读者的要求 因 此 在翻译 天演论 时 在翻译策略上 严复采用以 雅 为特征的 古语化翻译策 略 archaiz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正如王东风教授所说 严复对 雅 的选择 反映了他对目标读者群审美观的明确 定位 严复的 目标 读者是当时的精英阶层 封 建士大夫 在唯桐城派古文是举的当时 严复谨记 孔老夫子的教诲 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严复心目中 的 远 并非远在天边 不着边际的芸芸众生 也不 是近在眼前的平民百姓 而是掌握着封建社会权力 话语的封建士大夫 7 正如严复在 与梁任公论所 译 原富 书 中所说 理之精者不能载以粗犷之词 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倍之气 若徒为近俗之 辞 以取便市井乡僻之不学 此于文界 乃所谓陵 迟 非革命也 且不佞之所从事者 学理邃赜之书 也 非以饷学僮而望企受益也 吾译正以多读中国 古书之人 12 可见 严复的 雅 文的目标受益者 不是只通 近俗之辞 的 市井乡僻之不学 和 学 僮 而是当时那些 多读中国古书之人 7 因此严 复的精美的译文能藏之名山而不朽 鲁迅先生对严 复的 雅 也十分赞赏 他有一段精彩的描绘 鲁迅 先生写道 最好懂的自然是 天演论 桐城气十 足 连字的平仄都留心 摇头晃脑的读起来 真是音 调铿锵 使人不觉其头晕 鲁迅全集 第4卷 也 就是说 严复所译的 天演论 顺应了的语文化在 文本类型 风格 语域和体式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使读者在阅读中 完全不觉自己在读译文 9 3 3译入语文化因素 翻译策略的选择体现在他的整个翻译过程中 这里笔者想说明译入语文化影响翻译者对原文中 相关文化因素的处理策略 在处理文化因素时 严 复在 天演论 中广泛地采用了归化法 例如 在 能 实 第 一 文 中 的 翻 译 原 文 Or it may seem preferable to compare the expansion of the germ into the full grown plant to the unfolding of a fan or to 池州学院学报第25卷 118 the rolling forth and widening of a stream and thus to arrive at the conception of development or evolution 译文 故天演者如网如扇 又如江 流然 始滥觞于昆仑 出梁益 下荆扬 洋洋浩浩 趋 而归海 而兴云致雨 则又反宗 原文把胚芽长成 植物的过程比喻为一把打开的折扇或滚滚向前 河 面渐宽的河流 译文用长江 昆仑山 梁州 益州 荆 州 扬州等地名加以阐述 其中有些地名赫胥黎也 许从没听说过 1 我们注意到 严复比较频繁地运用 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表达去置换原文 目的应是为 了减少译文的异国情调 增强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 的可接受性 以期达到译者自己的翻译目的 可见 译入语文化影响了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根茨勒 Gentzler 在评论图里尔 Toury 的研究时说 这种普遍缺乏对原文的 忠实 的关注 并非译 者认为原文的文本关系无关紧要而是因为译者的 主要目标在于能够在目的语文化中得到可接受的 译文 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选择乃是译者为实现其目 标的自然结果 这种改变是受到目的语系统中文化 条件的限制的 13 严复比较频繁地采用归化翻译 方法正是出于对目的语文化的关注 不仅如此 目 的语文化对严复翻译的影响还体现在严复对翻译 语言和翻译文本的选择上 4对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的评价 由于翻译目的明确 严复对所译名著和翻译策 略和方法进行了精心选择 他不受原作内容的限 制 摆脱原作的文体对译者设置的种种束缚 游刃 自如地对原作的内容加以取舍 把翻译与创作融为 一体 灵活采用了达旨 译述 删削 改写等策略 使 译文的文字十分精美 生动活泼 通达流畅 气势浩 然 富有感染力 使读者如亲临其境 如亲观其景 因此 天演论 这部创译作品受到桐城派大师吴汝 沦的极口称赞 现代翻译家王佐良先生从翻译实践 角度进行了评价 在翻译 实践上 严复不斤斤于 求得与原文的相似 而着意使译文合乎逐个古文传 统的体式 例如他翻译赫胥黎的 天演论 往往以单 句译复句 以平列代主从 改第一人称为第三人称 化平矢的叙述为生动的敷演 用意在于以传统的史 学笔法 移译这部论人类进化的名着 以增强读者 的历史感 另一方面 严复对于科学术语的翻译则 勇于创新 而又丝毫不苟 14 严复这种 一名之立 旬月踯躅 之严肃精神实为译界后人之楷模 如 天演 二字 源于Evolution 今人多译为 进化 其实赫胥黎在导言中说明Evolution不仅指 进 化 还有 退化 之义 严译 天演 二字 恰合赫胥 黎之义 严复的翻译成就就在于 他把翻译看作是 一种艺术创造 其显著特点是把原作的思想内容和 语言形式二者融为一体 作为一个完整的 统一体 来整体理解 整体把握 整体接受 整体翻译 其方 法如同艺术品之雕刻 精心雕琢 精益求精 其译品 也就成为一种把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完美结合的 统一体 成为一种既具时代特色 又极具译者个性 的艺术品 因而他的译著也就具有独立于原著的思 想价值 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其贡献与创作相同 严复的译作中 天演论 和 法意 的影响最为久 远 客观地说 严复对目的语读者 中国精英阶层 期待视野 的迎合 一方面使译作中所蕴涵的西方 哲学思想和文化有效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之中 并得 到了众多读者的认可 另一方面 严复的译文离开 了原作自行其事 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方文化 传译的部分缺失 其译作中存有个别归化过度现 象 笔者认为 作为一部旷世之作 姑且只当是微小 瑕疵吧 例如 天演论 开篇第一段中 自 旁午交 扇 无时而息 以下 几乎都是严复的锦上添花 在 原作中很难找到依据 其次 严复改变了原作的语 气和情调 使赫胥黎原来的精神韵致闪失殆尽 因 此 我们在高度赞誉严复翻译策略取得成功的同 时 也不违言其名译作品的历史局限性 然而 笔者 认为 这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无奈选择 是 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 也是中西方审美意识差 异 文化差异走向共融的过程中 需要经过的一个 必然阶段 严复是这样 林纾 林语堂 歌德 普希金 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历史已经变迁 时代在前进 我们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也随之发生了 或正在 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因此 如果我们用当今之标准 去要求和框定严复当时的翻译目的和策略 那就有 点不公平了 5结束语 翻译 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是选择的艺术 由于 受社会 历史 文化 语言 翻译观 读者接受力等方 面的影响与制约 译者在许多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 再现原文的特点 于是 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 只 能在诸多选择中 作出一些取舍 对原文进行适当 地割舍 保留 调整或者改写 我们在评价译作时也 应该全面考察影响译文的各种因素 把其放到一个 宏大的文化环境中去审视 5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 加深入的客观的进行翻译研究 从这一意义上说 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 第1期丁小凤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重新思考严复 把翻译当创作 119 翻译研究视域 值得我们去借鉴 正如威米尔所说 原文面向源语文化 总会受到源语文化的制约 译 文面向译语文化 而且最终应从译语文化的角度衡 量它的适用性 严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带着特定 翻译目的 采取独特的翻译策略 达到了其翻译的 预期功能 引进了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 改 变了中国古代 天不变 道也不变 的传统哲学的不 变观念 这些翻译策略 是严复翻译观与当时社会 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看 或 者是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 严复的翻译应当说是 极其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田野 严复的选择 论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干预 J 四川外 语学院学报 2004 3 110 115 2 冯友兰 从赫胥黎到严复 C 论严复与严译名著 北京 商务 印书馆 1982 3 傅斯年 译书感言 M 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 1948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4 殿兴 信达雅与翻译的正确标准 M 罗新璋 翻译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5 郑海凌 文学翻译界说考辨 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 3 96 99 6 黄忠廉 重识严复的翻译思想 J 中国翻译 1998 2 7 10 7 王东风 一只看不见的手 论意识形态对翻译世界的操纵 J 中国翻译 2003 3 16 23 8 郭延礼 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 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项目贷款合同续签与智能制造技术合作协议
- 离婚子女户口迁移服务合同及监护权变更协议
- 住宅小区物业员工消防安全管理与培训合同
- 含铝废渣综合利用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国企读书日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化与车辆智能导航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绿色物流技术应用报告
- Unit 3 Get off the bed!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Starter B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 DB65T 4397-2021 戈壁地酸枣直播造林技术规程
- 5.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教科版2004
- 旅游英语ppt课件(完整版)
- DB32-T 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高清现行)
- 城乡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乡村振兴培训课件
- 最新肛肠科临床诊疗指南
- 供应商分级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医古文》教学大纲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人教二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最新版教案(全册)
- T∕CTWPDA 06-2019 橡胶木指接拼板
- 职高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 完整版_第八版内科冠心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