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灵宝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灵宝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灵宝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灵宝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2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3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4.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它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关系( ) a. b. c. d.5.史记陈杞世家:“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7.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政治制度,以下对中央集权制度评价正确的有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有利于迅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应对突发事件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专制统治产生的根源( ) a b c d8.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在秦朝,采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9.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10.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 )a都是中央集权制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11. 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西汉“推恩令”、刺史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 明朝废丞相、设殿阁a. b. c. d. 12.“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中国古代的(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13.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从中可以看出( )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14.某学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想了解江西省和浙江省的省份名称的来历。研究发现,这两省在古代分别隶属于“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和“江浙行省”这两个行政设置,最早应该出现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5.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16.我国现在的“省”这种行政区划制度是由下列哪种制度演变来的(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d行省制度17.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18.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9.“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20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a内阁 b军机处 c三司 d枢密院21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2.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2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 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材料表明( )a政治体制的选择取决于自然环境 b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各城邦选择了民主制 c政治文明特点由地理环境所决定 d特殊地理环境为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提供了条件24.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 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高涨的参政热 c国家发放参政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25.乘着时光隧道,当你回到希腊的伯利克里时代,你所看不到的情景是( )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驳论局面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公民在一块陶片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流放国外26.、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加入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加入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 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经济最繁荣 d对外战争屡获胜27. “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8.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仍然起作用的有( )陪审制度 律师制度 “不告不理”的原则 三权分立的原则 a、 b、 c、 d、2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 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 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 30.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 ) 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都特维护奴隶制 c都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 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二材料题(两道题共40分)1.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4分)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4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6分)2.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材料三 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人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材料四 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