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统练试卷语 文一、书写(3分)。本题根据卷面的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 阅读下面文本,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他,这个未成年的小偷,( gn )尬 地站在乡亲们面前,此时的他十分狼(j) ,因为他这些骗人的( j ) 俩全被拆穿了。在被拆穿这一霎间,他完全是一副颓唐消沉的样子。他后悔地留下泪水,不禁(zh) 足仰望那湛蓝的天空,想起天真活泼的小时候,那诚实的跟着奶奶蹒跚学步的小孩。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阳春布德泽, 。 (汉乐府长歌行)(2) ,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3)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4)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5)霜落熊升树, 。 (梅尧臣鲁山山行)(6)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7)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9)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某同学探讨完“莲文化的魅力”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予独爱莲之 , 濯清涟而不妖。”3、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义。(6分)(1)男有分 (2)诎右臂支船 (3)故人不独子其子 (4)其两膝相比者 (5)斯是陋室 (6)晓雾将歇 4、名著阅读。(5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种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下列哪一位女性是主人公的妻子( ) a 冬妮亚 b 达雅 c安娜 d卡秋莎 e丽达 f赫里斯季娜 、将主人公所做的主要事情排序:( )a筑路 b打工 c做电厂工人 d被捕蹲监狱 e被喜剧性释放 f双目失明写作 g骑兵队征战 h疗养院治病、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1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 (25分)(一) 评 语 (13分)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 我心想。“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害群之马?”我说。“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5、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4分)(1)小学三年级时, 。(2)十多年后, 。6、 第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 7、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b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c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d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8、本文标题“评语”可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4分)答: (二)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12分)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 “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 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 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 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 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 :“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9、“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3分) 10、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3分) 11、第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3分) 12、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3分) 四、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13-16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13、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沿溯阻绝。 绝: 或王命急宣。 或: 不以疾也。 疾: 有峰东环而下。环: 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渡一溪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c有峰东环而下 为字共三十有四d.上耸下削 苔痕上阶绿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1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四、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30分)18、(1)请以“书香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以“雨后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如彩虹、灿烂、微笑、阳光)要求:、选第一个题目避免套作,选第二个题目的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班名;、字数不少于600字。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尴 伎 藉 驻2、3、(略)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 b; 、bcdegahf ; 、他是一个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不屈服于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5、(l)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知是误读。(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6、【提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该段采用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看到老师评语时的反思与羞愧之情。7、b8、【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从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个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9、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 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10、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11、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