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校本作业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自编a)(4分) 一个人要想成为学识yunb的人,必须在知识的海洋不断j取,而且必须要有qi而不舍的毅力。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自编a)(2分) ( )a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b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d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选编a)(2分) (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b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正确的是(自编a)(2分) ( )a世界卫生组织的官员说,“非典”疫苗在最近几个月内问世是不言而喻的。b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c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山河的优良树种。d陈水扁在强大的反对势力面前仍坚持台独,真是qi而不舍。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一 每题1 分,一 每题2 分)(自编a)敏而好学,_。 沉舟侧畔千帆过,_。_,桑榆非晚。 今夜月明人尽望,_。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中,用对比手法,突出早春的可爱的诗句是: ,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中景物特征的诗句是: , 。刘禹锡的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的感慨而赞秋的诗句是: , 。6名著阅读。(6分)(选编a)(1)右边的一幅插图源自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表现了三个小伙伴汤姆、哈克和 在 岛上的快乐时光。(2分)(2)联系前面的情节,说说结尾部分流浪儿哈克为什么会被道格拉斯寡妇收养。(2分) (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写了很多历险故事,如“洞中历险”等,你如何评价这种历险?(2分) 7语文实践活动(改编)(6分) 某校七年级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假设你担任该文学社社长,请完成下面任务。(1)假如文学社取名为“浅草文学社”,请你说说它的寓意。(b)(2分) (2)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你在文学社例会上对文学社成员的文学创作提一些建议。(b)(至少提两条建议,2分) 材料一:学文学第一件事是多玩索名家作品,其次是自己多练习写作,如此才能亲自尝出甘苦,逐渐养成一种纯正的趣味,学得一副文学家体验人情物态的眼光和同情。 材料二: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一般根据对于语言文字的认识,一般也是要靠虚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文艺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模仿就是学习。 (3)小明家长反对小明参加文学社,认为参加会影响学习,再说又不能成为大作家。你怎样去劝说小明家长,让小明参加文学社。(b)(2分)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徐玑的新凉,完成第8题(选编)(3分)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注】田畴:田野。8.(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b)(1分)(2)“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b)(2分) (二)阅读文言文的太宗罢朝,完成912题。(改编)(14分)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注】田舍汉:乡巴佬。文德后:即长孙皇后。触忤(w):冒犯。备数:充数。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b)(4分)罢朝( ) 岂过魏征( )具朝服( ) 妾闻主圣臣忠( )(2)选出与“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2分)( )a又留蚊于素帐中 b至于夏水襄陵 c于土墙凹凸处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a)(2分) 后 退 而 具 朝 服 立 于 庭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皇后何为若是? (b)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a) 12这个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示?(b)(2分) (三)阅读伟大的尊重一文,完成第13-15题。(10分)大哲学家g.a.科亨是一位左派学者,专门教马克思主义哲学。2009年他去世时,英美很多主流媒体都刊发了悼文,其中有一篇是美国著名自由派学者德沃尔金写的。德沃尔金的很多观点跟科亨截然不同,但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科亨这辈子最大的论战对手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诺齐克。诺齐克写了一本很有名的书,主张自由的市场和无政府主义。身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科亨当然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他发现诺齐克的书里面有很多前提和推论方式居然跟自己的一样,只是结论不同,所以他很认真地研究了这本书。他总共买了3本,前两本读烂了后,他用了十几年的工夫写了一本书,也是一本经典著作。有这样一些伟大的学者,他们非常不同意另一个人的观点,但他们的应对方式不是骂对方,而是去读对方的书、做笔记,读烂一本,再买一本。为什么科亨这么认真?因为他知道这个人是他真正的对手,对待真正的对手,你要有最伟大的尊重。只有最了不起的对手,才能够激发你,让你发现过去所不知道的盲点,能逼你完善你的想法和理论。中国也有这样的例子。以前朱熹和陆象山论战,整个论辩过程,从当时的文字记录来看,他们是多么的客气、多么的节制。同时,他们私下跟弟子们谈到对方的时候,也从来不会出言不逊。为什么今天中国的知识分子会发展到要互相用恶毒的言语攻击对方,甚至到了要用武力解决的地步?知识分子应该是一群只服膺于真理的人。但是今天的问题在于,我们太容易服从的不是真理,而是我们的立场。如果说知识分子有立场的话,那么他只有一个立场,就是尽量站在真理那一边。这是知识分子的职业伦理。(选自读者2013年第17期)13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4说说文章第、段在全文的作用。(3分) 15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四)阅读刘国贤的大时代需要大担当一文,完成1618题。(10分)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失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实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选自解放军报2014年4月8日)1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 17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5分)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_ 选文第段加点词语“只有这样”中的“只有”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 18请简述选文第段的论证过程。(3分) _ 参考答案:1渊博 汲 锲2a(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故将“缺乏”前的逗号改为分号)3b(a项否定不当,“防止”“避免”“禁止”“切忌”等词本身含有否定,后面就不再带否定词,故去掉“不要”。c项主客体颠倒,应为“他对语文”。d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故在“成功”前加上“能否”)4b项“持之以恒”:长久的坚持下去。(a项“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多指事理或道理,而本句却是形容的事情。不合语境。c项“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该成语中的“根”不是树根,而是基础。望文生义。d项“锲而不舍”:指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褒词贬用不当。)5不耻下问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隅已逝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6(1)(2分,每空1分)哈波,杰克逊岛。(2)(2分)印第安人乔曾想杀死道格拉斯寡妇,却因哈克贝利听到这个阴谋后报信求助而失败。(3)(2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历险反映了“顽童”们富于幻想、喜欢新奇事物的性格特点(1分),表现出他们对教会学校枯燥生活的反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1分)。7(1)示例:取“浅草”为社名,是因为“浅草”使人想起春天。那嫩嫩的小草,在阳光下舒展成长,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浅草更是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精神的象征,这预示着文学社将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成熟。 (2)示例:要认真阅读名家作品;要模仿前人的范作;要学会观察人物和自然,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多练习写作。(3)爸爸(妈妈),我参加文学社,可以锻炼我的写作能力,提高我的写作水平,他不会影响我的学习。你说这样对吗?8(1)啼鸣(2)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9(1)中途散朝,因生气而散朝 超过 穿戴 听说 (2)b“于”:到(其余均为介词,在)10后/ 退 而 具 朝 服/ 立 于 庭11(1)皇后为什么这样? (2)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12要心胸开阔,能接受纳谏。【译文】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13(3分)对待真正的对手,你要有最伟大的尊重。14(3分)引出文章中心论点(1分),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1分),激发兴趣、引起读者思考(1分)(答出前面两点即给全分)15(4分)运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2分),突出论证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