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 第3专题秋声赋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把握文言知识点。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秋声的特色。 3通过文本研习,了解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教材助读】(根据教材、学习目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1给加点字音。悚( )然 萧飒( )铮( )铮 砭( )人肌肤戕( )贼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忽奔腾而砰湃( )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如赴敌之兵( ) 金铁皆鸣( )4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 欧阳子方夜读书( )春生秋实( ) 5指明下列文言句式并解释。 胡为而来哉?(胡哉: )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所以乃: )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奈何: )6什么是赋?举一二例说明。预习反馈:1“自古逢秋多寂寥”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古代诗词中都是无尽的伤感。能列举出一些这样的句子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唐张 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唐杜甫)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宋柳永)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2通过课前预习,提名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归纳(师生互动,并结合板书)s1: 秋声比喻悲 秋状虚实结合 烘托 秋声s2: 秋气之肃杀s3:文章主题抒发人事忧劳的感慨。s4:结尾悲凉、孤独【课堂探究】(学生活动:根据学习内容要求可分别设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归纳小结等环节)学生活动1(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进行具体的文本梳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第一段是如何来摹写秋声的?写出了秋声的什么特点?明确: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秋声比作“波涛夜惊”“风雨骤至”“金铁皆鸣”“衔枚疾走”的人马声,通过这些恰当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的具体可感。另外作者巧妙的利用“听”的过程写秋声,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写出了秋声来势迅猛、惊天动地的特点。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秋状”的?为何要极力渲染秋的萧条呢?明确:从秋色、秋容、秋气和秋意等四个方面描写作者所观的“秋状”。明确:作者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洌”、“其意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吹拂前后的草木变化诸角度极力渲染描绘秋的萧条,为下文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埋下伏笔。点拨:只有找好角度才能为“渲染”找到注脚。意思对即可。3文章结句“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的具体意境是什么?明确:“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呜,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你能说说结尾的艺术特色吗?明确:第四段是全篇的结束,作者从这些沉思冕想中清醒过来,重新面对静夜,只有秋虫和鸣,衬托着作者悲凉的心境。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托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虫唧唧中,读者似乎也要同声一叹了。【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盖夫秋之为状也 情状 b烟霏云散 消散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繁茂 d物即老而悲伤 伤心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悚然而听之 悚然:惊惧的样子。b.烟霏云敛霏:很盛的样子。c.丰草绿缛而争茂缛:繁茂。d.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果实3下列句子中 “而”字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草拂之而色变a悚然而听之 b丰草绿缛而争茂c物过盛而当杀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e童子莫对,垂头而睡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乃其一气之余烈 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b木遭之而叶脱 酌贪泉而觉爽c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盖夫秋之为状也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5下列词语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b其容清明,天高日晶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6下列语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 )a胡为而来哉? b噫嘻悲哉!此秋声也。c夫秋,刑官也 d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7下列语句中,没有出现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万物劳其形 b天之于物,春生秋实c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d昨夜西风凋碧树8下列选项对文段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文体上属文赋,既有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b文章既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又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c文章对秋状的描绘,是为了烘托秋声“凄凄切切,呼号愤发”。d作者采用了排比、对偶、对比、双关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万物的摧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译文:_(2)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译文:_(3)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译文:_【归纳总结】1. 秋声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之处。明确: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从题材上讲,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永恒题材,但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入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创新。2. 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所说的“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赋体散文,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的郁闷心情。”另一种认为“同以往的许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无失意的惆怅,又无身世的感伤,体现了作者豁达超然的情怀。”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你认同哪一种观点?如有不同于这两种观点的也可谈谈自己的观点。明确:欧阳修为人刚正,敢于直言,但他的一生历尽艰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岁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张被贬夷陵;39岁再度因参与“庆历新政”被贬滁州;48岁那一年,又被宦官诬陷,几乎出知同州。他本来体弱多病,40岁就白发萧疏了。虽然自至和元年开始结束贬谪外放的生活,重新获得朝廷重用,官职也一路升迁,但长年的政治斗争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这篇53岁时写成的秋声赋流露出了这种希望与世无争,修身养性的思想。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的体现,但这种超然不同于那种从容地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问题拓展】(根据课堂学习目标设置1-2个探究题或拓展训练留给学生课后完成)1 本文行文摇曳多姿,又不失简峭、精练,结构谨严,体现了起、承、转、合的基本写作原理,很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你能分析一下吗?明确:(答案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四,此略)2 背诵全文,并翻译。3 阅读下文,并完成相关练习。剪得秋光入卷来王清铭 我一直以为在稿纸上划下一个“秋”字,就有萧索的秋风吹过,落叶纷纷布满我的视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长安是贾岛生活过的诗情宛转的都城,秋风只在千年前将轻愁悄然拂上他的心头。古人很形象地把秋天嫁接到心头,然后创出另一个字:愁。 也不是现代都市的楼太高,遮住秋风往来的路径。城市人越来越多,树越来越少,那些作为城市风景的行道树多是常年不凋的树种。踯躅在繁华都市,想拾取一片落叶跟想在都市的喧嚣中找一点诗意一样难。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大概只栖息在唐诗宋词的枝桠上,西楼有霓虹灯、白炽灯和各种彩灯,却挤不进一片昏黄的月光。晴空一鹤排云上,可鹤都住在供观赏的动物园,要引的诗情碰到冰凉的铁栅栏便铩羽了。 在城市很难找到秋天的痕迹。温室效应使季节的界限模糊,我生活的这座南方小城,套一件夹克就可以穿越整个冬天,何况气候变化不大的秋天?现代都市人不知什么原因,都很忙,没有几个人去注意秋天枝头飘落的那几片落叶,更不会将它们夹进心情笔记,即使远上寒山,也只在红于二月花的霜叶前留此存照。淮南一叶下, 自觉洞庭波。这样的诗情大概也随洞庭湖的水位水落石出了。 现代人讲究实用,美化环境用塑料花、水泥树,谁也不想为清扫落叶去浪费金钱般的时间,难怪落叶的金黄色难以染上他们的心灵。标志秋天到来的是公园里的枫树。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这样妙趣横生的想象现代人构思不出,即使灵光一现,务实的他们考虑更多是枫树偷饮的究竟是茅台酒,还是xo。晓来谁来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感情日益淡薄的都市人可以洒脱的挥手告别,谁会为思乡情、离别情掬一把廉价的眼泪呢? 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那份因悲秋、伤秋而引起的愁也很难在攒动的都市落脚,但为什么世故的都市人却经常愁云密布?花自飘零水自流,都在都市人的目光之外;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是股票指数、房价涨幅。 秋需要用心体验,冷漠的都市人很难有一叶知秋的感触。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现在又有几个人去倾听这心灵深处的律动呢?也不是都市人心灵不敏感,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身外之物,至于心头的细微感受总被忽略,更遑论生命的内在关照? 以前读古典诗歌,记得有一个术语叫“萧索美”,具体含义不甚明了。秋天草木凋零,西风渐紧,北雁南飞,让人联想起时光流逝,心灵无端生出些许感伤。这感伤犹如凋零的花,枯落的黄叶,远去的雁给人带来诗情和美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或许,我们需要一付聆听天籁的耳朵。 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我们来说,也许太空泛了。我们先要做的事是去注意身边的一片落叶,且不要去拒绝落叶给我们心灵带来的清、静和悲凉。金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生命深处的诗情。如果典当了固有的诗意体验:生命还剩下多少本真? 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让陆游的秋思给生活在都市中的你剪来几朵渐开的黄菊,几声零落的雁呜;剪一点诗情,给枯竭的心灵。10作者说“秋很难登上都市人拥挤的心头”,请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条陈述这样说的原因。 11古典诗歌的“萧索美”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12文章以陆游的秋思诗句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阅读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14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永恒的题材,古人认为秋天是肃杀萧条的代名词,你如何看待秋呢?请写出你的看法。要求:(1)以议论为主;(2)200字以上。 12点明题旨,照应题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对生命诗情的渴望和呼唤;给心灵枯竭的都市人指出一条丰盈心灵的途径;以诗句人文,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意蕴美。点拨:从形式及内容等方面入手,意思对即可。13纯物质的、机械的活着只能说是生存,生活的本质是诗意的。人类通过各种手段创造了物质财富,但我们应超越物质上的“有限”,达于“无限”的境界。诗意的生活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写诗,而是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超越自己在得失上的算计,以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去看物质。诗意是精神的,人的心灵应该向无限大延伸,最后到达一种无我的境界。 当物欲充塞了灵魂,精神与情感世界会变得日益麻木、迟钝与贫瘠。然而,面对大自然的花放水流、鸟语莺歌,面对暗香浮动的诗词和荡气回肠的琴瑟,心如止水是一种罪过。我们把没有诗意的生活称做沉沦,把具有本真诗意的生活叫超越。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我们可以不是诗人,但却不能不诗意地生活,因为我们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是人本真生存的光华。点拨:该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14示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单位内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风湿免疫学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初级大数据分析师认证模拟题
- 2025健康管理师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分享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练习题)自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篮球裁判员素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工厂厂区安全保卫员招聘考试模拟题集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面试宝典市场策略与团队管理模拟题集
- 2025年交通运输管理局工作人员考试题目公开
- 制氧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空军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档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农村建祠堂征地合同范本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急救与护理
- T-CECC 37-2025 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合规要求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
- 酿造酱油测试题及答案
- 2025担保借款还款协议书(医疗器械融资)
- 医院信息科笔试题库及答案
- 专题特训五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 施工单位职业健康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