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考历史二模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二) (开卷) 注意事项:本次考试历史试卷共6页,分选择题(共30分)和非选择题(共30分)两部分。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叙述正确的是a启建立夏朝 b盘庚灭夏建立商朝c周文王建立周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讲学案”这里的“他”是a秦穆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3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讲学案它是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5有位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6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明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并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国古代的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国家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抗击外来侵略7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城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沦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西藏的今天。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文成公主入吐蕃 顺治帝、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设置驻藏大臣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a b c d8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9下表是某人的生平事迹简介。据此判断,此人是年 代生 平 事 迹1823年(道光3年)正月初五生于安徽1872年(同治11年)11月设轮船招商局1880年(光绪6年)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1882年(光绪8年)奏报试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95年(光绪21年)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1901年(光绪27年)病逝于北京,诏赠太傅,予谥文忠,晋封一等侯爵a曾国藩b张之洞c左宗棠d李鸿章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中共元老吴玉章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拥护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中国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极力扶持袁世凯c.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中国已经实现民主与科学11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12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期间是a北伐战争 b井冈山会师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平型关大捷13右图是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一则报道的截图。该图是日本制造a旅顺大屠杀的罪证b南京大屠杀的罪证c九一八事变的罪证d七七事变的罪证()1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南京条约签订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中华民国定都南京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 b c d15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a b c d16“咱们的钢铁炼出来了,咱们的钢铁卫星上天了,咱们到县上报喜去!大家都立功了,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这是电影活着里牛镇长的经典台词。此镜头与台词反映的历史场景是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8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现代企业制度c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20 世纪60年代成就的是a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20梨俱吠陀中谈到,当神创造第一个人时,由他的身体分出很多部分,“婆罗门是他的嘴,刹帝利是他的手臂,吠舍是他的大腿,首陀罗从他的脚而来”。以上信息反映了古代的哪一制度?a分封制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采邑制 d种姓制度21下列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有罗马共和国 亚历山大帝国 秦朝 波斯帝国 a b c d22.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运动 c明治维新 d启蒙运动23. 2012年6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登基60周年庆典,但英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伊丽莎白二世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英国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件的规定?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2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25在中英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年,安德烈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农奴家庭。到他三十岁的时候,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安德烈由于不听话,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卖给了另一个地主b安德烈有自己的一块份地c安德烈到莫斯科的一家工厂里面做工d. 安德烈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匹小毛驴26读右图,指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汽船的发明 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27莎士比亚在作品中赞叹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如果用列夫托尔斯泰这位杰出人物的成就来证明的话,下列哪一选项符合?a出版了物种起源 b创作了向日葵c撰写了战争与和平 d谱写了英雄交响曲28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加的是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柏林战役 2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的建立 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30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a印度独立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9分,第33题11分,共30分)31(10分)自秦朝开始,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出了很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朝 代设立组织机构作用明朝(明太祖)a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清朝(雍正帝)b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1分)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1分)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1分)(2)材料二中科举制是隋唐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的正式诞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1分)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举制?(1分)(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1分)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1分)(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2分)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种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1分)32(9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 复兴之路 材料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徐蓝教授说:正是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使得中国得以废除不平等条约,初步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吴广义说: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政治大国的地位。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美、英、苏、中)之一领衔签署,联合国宪章也规定中国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军内外专家谈抗日战争胜 中华民族的重大转折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图二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图一 周恩来访问印度图三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图四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述“国耻”是由近代哪场侵略战争造成的?(1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战役一例。(1分)请从材料中找出“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政治大国的地位”的具体表现。(1分)(3)依据材料三中图一、二,指出周恩来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倡导的外交原则和方针。(2分)图三的历史事件对当时的中美关系有何重要意义?(1分)图四中中国能够对香港行使主权主要得益于什么构想的成功实现?(1分) (4)结合上述材料及图片,对比新旧中国外交之差异,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3(11分)当今世界,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各国都在寻找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寻找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二: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材料三: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材料四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 以上材料均摘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中标志性的发明是什么?(1分)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1分)“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使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具体表现是什么法律文献的颁布?(1分)这次改革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是什么?(1分)(3)材料三所述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被称作什么模式?(1分)根据材料,分析这种模式发挥了什么积极作用?(1分) (4)据材料四分析,“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举例说明“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而成立的国际组织。(1分)(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分)2013年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acccabdcdab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bcbdbbadadccbd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9分,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