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2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3高淳国际慢城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1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d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6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等各种色光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天鹅的倒影b日环食c水杯望远镜d浇不灭的蜡烛8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a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看去能看到蜡烛的像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c小丽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像变小d玻璃板应选择较薄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9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10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1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c绕on前后转动板f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屏幕上的像;汽车倒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以上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b属于虚像的是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13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d1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15星期天,小方同学按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操作要求,验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会看到什么现象?小方记录了这个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其中有错误的是()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b笔尖一直变长变大c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d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1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17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18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14cmc24cmd5cm19放投影片时,要想使天花板上出现放大的“上”字,投影仪中投影片的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20小红用照相机给妈妈先拍了一张全身像,接着她又想给妈妈拍一张同样大小的半身像,这时,她应该()a让照相机离妈妈远一些,镜头前伸b让照相机离妈妈近一些,镜头后缩c让照相机离妈妈远一些,镜头后缩d让照相机离妈妈近一些,镜头前伸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吉他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22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选填“会”、“不会”)熔化;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都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温(选填“能”、“不能”)达到沸点, (选填“会”、“不会”)沸腾23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为了使半透明薄纸上的像更清晰,圆筒的(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的亮度将(填“变亮”、“变暗”或“不变”)24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折射角是,玻璃在侧25一束从左边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o点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经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度角若要使反射光线向左水平射出,则平面镜应绕o点沿时针方向转动度角26如图,水池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一个人站在水池外从上往下看,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处时,亮斑在b点的(上方/下方/原处),当水面到达cd时,亮斑在b点的(上方/下方/原处)27光电鼠标的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鼠标垫(如图),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相当于光屏),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若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mm,光学感应器距成像透镜3mm,则在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当鼠标向后推移时,感光器件上的像相对于光学感应器在向移动28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29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三、根据条件作图30如图所示是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31(2015秋射阳县校级期中)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32(2015道里区三模)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该过程的发生两次折射的光路图四、解答题33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1)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反射(填“镜面”或“漫”),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填“实”或“虚”)像(2)如图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答:(填选项中的字母)34雪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鹏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1)他用适量的质量相同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冰块吸热方式,你认为最佳的探究方法是(a/b/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2)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由曲线图2可知: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浓盐冰的熔点是(3)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目的是(提高/降低)冰的熔点(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线,又有了新发现: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慢)(5)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填变多、变少或不变)35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和油中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适量的油和水(如图乙所示),再用一束光斜射入油中和水中,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是为了;(2)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两图实验;(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4)丁图中c点为实验(c)所形成的光斑,请在括号内用字母a、b、d标出其余三次实验所形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36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小宇同学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爸爸晚上开车时,打开汽车头灯时,空中会出现一道直的光柱于是,他得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并进行了其他相关实验:猜想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设计并进行实验用自己的一个玩具激光笔对着玻璃杯中的纯净水射去收集证据在水中没有看到一条直线光柱提出新的问题光在液体中为什么不是沿直线传播呢?思考和猜想能在空气中看到直线光柱,可能是空气中存在悬浮的尘埃将光到我们眼中所致,实际上光在水中还是沿直线传播的改进实验在水中添加几滴或撒些粉笔灰,作辅助器材,再用激光笔对着玻璃杯中的水射去,(填“能”或“不能”)看到光在水中的直线传播路径拓展延伸小琪同学回忆有一次夏天下午坐爸爸的车时,发现前方地面在“晃”动;咨询老师时才知道是因为空气受热不均匀造成光在不均匀空气中不是沿直线传播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进一步推理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光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37小明和他的同学利用如图1a所示的实验装置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请你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小组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1b所示由图象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cm,人们利用当u=15cm时的成像原理制成了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像距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小明小组用两支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1c所示位置,两支蜡烛的连线ab与过凸透镜的中线垂直,则光屏上c、d两处所成像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用一块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2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市传统比赛项目之一龙舟赛中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声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音色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音调高d观众是依据响度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鼓声传播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故其响度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鼓声震耳欲聋,是鼓声的响度大,故c错误;d、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观众是依据音色来辨别鼓声和呐喊声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及音调、响度的区分,是声学中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2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红外线;紫外线 【专题】声现象;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超声的穿透能力强,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来进行探测(2)验钞机是通过紫外线来进行工作的(3)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进行控制的【解答】解: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测绘海底地形的,不是次声波,故a错误;b、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信息的,故b正确;c、验钞器利用了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故c正确;d、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的,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属基础知识3高淳国际慢城一年四季分明,风景如画,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此过程吸热,符合题意;b、山林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c、秋天,树上蒙上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不符合题意;d、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1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d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2)将图象表示的物理过程与晶体熔化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即可得到答案(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4)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吸热【解答】解:a、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1故a错误b、海波是一种晶体,而图象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c、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雪糕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因为身体上水发生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温度计的读数,物态变化,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有意义!5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物质熔化的理解,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在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是固态,熔化后是液【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所以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所以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第10分钟后,此物质完全熔化完,所以此物质为液态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仍要不断吸热,所以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晶体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与非晶体区别开来6下列关于图中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等各种色光d图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反射的可逆性;光的色散;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3)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依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此项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天鹅的倒影b日环食c水杯望远镜d浇不灭的蜡烛【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来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等等【解答】解:a、天鹅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光的反射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日食是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形成的,证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符合题意;c、水杯望远镜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d、透过杯子的侧壁观察到是蜡烛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8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a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看去能看到蜡烛的像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c小丽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像变小d玻璃板应选择较薄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镜面后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成的是虚像(2)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3)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解答】解:a、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形成,镜面后方是没有实际光线的,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从前面看去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a正确b、平面镜成虚像,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b错误c、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蜡烛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d、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a【点评】(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2)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但是我们感觉像变小,其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小的缘故(3)掌握实验器材的选择目的9阳春4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考点】物体的颜色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发射的色光决定,红花只反射红光【解答】解: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光被红花反射了,而太阳光中的其它色光都被红花给吸收了故选b【点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包括各种颜色的光,有色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10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a可见光b紫外线c红外线d超声波【考点】红外线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可以做成遥控器、红外线探测仪等,它还具有热效应【解答】解: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强的特点,所以冬天坐在火炉旁取暖,主要利用的是红外线来取暖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性质的掌握情况,要知道红外线的具体应用,还要了解紫外线的基本常识11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c绕on前后转动板f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应用题【分析】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定义【解答】解: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b【点评】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屏幕上的像;汽车倒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以上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b属于虚像的是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考点】光的反射;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为: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13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折,位置降低,而我们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从而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看起来筷子向上弯折,则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性质不同,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种类,现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则根据这两个光斑()a甲、乙均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b甲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乙不能c乙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而甲不能d甲、乙均不能准确判断透镜的种类【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形成放大的实像,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也可能是凸透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理解,属于基础内容考查范围15星期天,小方同学按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操作要求,验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会看到什么现象?小方记录了这个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其中有错误的是()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b笔尖一直变长变大c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d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当笔尖离的玻璃瓶较近时玻璃瓶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离的玻璃瓶较远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玻璃瓶相当于一个柱面透镜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逐渐远离时,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尖逐渐变长,到达某一位置时,铅笔尖忽然改变方向;利用凸透镜做实验,当铅笔由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透过透镜会看到铅笔逐渐变大,但形状保持不变,到达某一位置时,铅笔尖也会改变方向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涉及到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知识,属于一道光学综合题此实验最好亲自做一下比较好16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明确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即可确定它是怎样来矫正视力的【解答】解:远视眼镜是凸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选c【点评】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弱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短造成的,因此要让光线在进入眼睛以前提前会聚一下,所以要带凸透镜来矫正17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考点】显微镜;望远镜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以及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来判断选项【解答】解: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d不符合题意;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他们都是有规格的凸透镜,故不符合题意;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故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8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cmb14cmc24cmd5cm【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判断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得到缩小的像,即此时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f12cm2f,可得出,此时6cmf12cm,所以只有a选项中的10cm符合此条件故选a【点评】本类型的习题,首先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性质,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或像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19放投影片时,要想使天花板上出现放大的“上”字,投影仪中投影片的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凸透镜成倒立像时,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解答】解: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上,幻灯片的插法应该上下左右都互换,因此d的放置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这是判断本类题的关键20小红用照相机给妈妈先拍了一张全身像,接着她又想给妈妈拍一张同样大小的半身像,这时,她应该()a让照相机离妈妈远一些,镜头前伸b让照相机离妈妈近一些,镜头后缩c让照相机离妈妈远一些,镜头后缩d让照相机离妈妈近一些,镜头前伸【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应明确以下两点:(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2)物体到镜头的距离是物距,底片上能成像,底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解答】解:小红用照相机给妈妈先拍了一张全身像后,若要再给妈妈照一张半身像,即人的像会变大,据物距和像距的变化规律知,此时的像距一定变大,且物距必须减小,所以要减小照相机和人的距离,即让照相机离妈妈近一些,同时将镜头往外伸,增大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方可拍出清晰的照片故选d【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成像情况和应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是凸透镜成像习题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吉他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变换手指按压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 【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一般情况下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小刚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他用力拨动吉他弦,增大的弦的振幅,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答案为:空气;音调;响度【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能利用这些特性来解释现实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2图所示的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不会(选填“会”、“不会”)熔化;如果烧杯和试管中的冰全部都熔化成水后,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温能(选填“能”、“不能”)达到沸点,不能 (选填“会”、“不会”)沸腾【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应用题【分析】晶体熔化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熔化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解答】解:(1)冰是晶体,若给烧杯中的冰加热时,烧杯中的冰会熔化,但在冰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为0,保持不变,所以试管中的冰能达到熔点0,但试管中的冰和烧杯中的冰的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2)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答案为:不会;能;不能【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晶体熔化的条件、以及液体的沸腾条件,要对比运用,找出规律23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为了使半透明薄纸上的像更清晰,圆筒的a(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的亮度将变暗(填“变亮”、“变暗”或“不变”)【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和亮暗程度会随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因为通过小孔的光不变,所以屏上的像将变暗故答案为:a;变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知道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co,折射角是30,玻璃在右侧【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从图中可以看出,mn左侧的两条光线oc、oa与op的夹角相等,因此mn为界面,op为法线co、ao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由于com=30,所以入射角为cop=9030=60,而折射角qob=30,从而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玻璃在右侧 故本题答案为:co,30,右【点评】当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核电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车展其他相关活动方案
- 汉字板书考试题及答案
- 攻防演练考试题及答案
- 高速飙车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不玩激光笔
- 洱海保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85-202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技术规程》
-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与反馈跟踪表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大麻酚油(CBD油)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白皮书政策解读-2025年国防科技与国家安全政策趋势分析方案
- 退休业务办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2026学年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新离婚协议书
- 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 2025年国家保安员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进销存毕业论文
- 2024年北京京剧院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