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2.宋书卷九十四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a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选官用人只注重门第出身c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3.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 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 )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 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4.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5、“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相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昌”“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6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7、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8、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应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9.1929年,蒋介石称赞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随后中华民国政府通过了禁止污蔑太平天国案。但1930年后国民政府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与此转变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国共关系开始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 d.中日民族矛盾激化10.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材料反映出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c.国共两党均开展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11.右图是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示意图。在这次战役中,蒋介石给前方下达的命令是( )a.“先定三湘,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国民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b.“对朱、毛与贺龙合股之企图,务必随时洞察其奸,在战略上要经常注意,加以防范”c.“守土应具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务须不丧失丝毫主权为原则”d.“徐淮会战实为我革命成败、国家存亡最大的关键,必须团结奋斗,期在必胜”12.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3、“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 b c d14.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a.司法权被梭伦操纵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c.德才之人遭到排斥 d.陪审法庭垄断行政权15.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16.“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17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181970年4月,一些日本商社接受了中国政府宣布的“四项贸易原则”;1973年3月,日本外务大臣福田赳夫表示,我们必须对九一八事变和19371945年中日战争期间所犯的一切错误“进行反省并向中国道歉”。这些行为a有利于促进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b是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响应c表明中日两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受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19.1912年,高尔基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我们,俄国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在精神上是弟兄,在志向上是同志”。高尔基希望 “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目标是(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 推翻资产阶级政府 c. 实现民族完全独立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20.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21. (14 分)摇摇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等,并在左右。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 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 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 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 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 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 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3) 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22、(10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图1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图2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3“中国就要崩溃了”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6分)(2)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4分)23、 (14分)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 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 井上清,铃木正四 著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三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大会上演词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材料四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2分)(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2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2分)24(1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外交政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材料二 更加有趣的是在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的态度。l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提出了双方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方案。国际争端的解决都要基于这一基础,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和威胁。美国和中国同意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共同关系。加拿大罗伯特基斯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的当代意义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新问题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联合部分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尤其是破坏不干涉内政这一核心内容,自认为有权决定别国政权的合法性。叶自成等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变迁材料四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摘自安理会爆发大国投票战 叙利亚成为最新火药桶(刊载于环球时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实现和解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态度变化的自身原因。(4分)(3)据材料三、四说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遇到的挑战。(3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当今时代,中国应该如何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上,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妥善处理国际关系?(2分)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英国王位继承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营养学(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营销终端激励方案
- 企业培训忠诚课件
- 汽车零部件质保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车库租赁及广告位合作合同范本
- 桥梁电梯布置方案模板
- 绿色生态区个人商铺租赁及环保要求合同
- 粪污设备安装方案
- 高速铁路拆除与路基改造施工服务合同
- 留学国际游学协议:国际游学项目合作服务合同
- 2023年保定市蠡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实习生-OFFER正式通知函
- 市政临时占道施工方案
- 《分娩方式的选择》课件
- 《FABE销售法则》课件
- 直流屏培训课件
- 培训课件 -BBF品牌建设模型-
- 新的患者护理模式个性化医疗关怀培训课件
- 员工身心健康情况排查表
- 基于STC89C52的智能烟雾检测报警系统论文
- wh-ta16ne东芝遥控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