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丰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教案 人民版选修3 (2).doc_第1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教案 人民版选修3 (2).doc_第2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教案 人民版选修3 (2).doc_第3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教案 人民版选修3 (2).doc_第4页
江苏省新丰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三 第1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教案 人民版选修3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专题三 第一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学案授课类型新课时安排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德、意、日建立法西斯政权的背景及原因2、了解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3、列举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发生的德意日法西斯暴行的具体史实过程与方法分析20世纪30年代亚非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了解西方国家对待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态度,认清绥靖政策的本质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慕尼黑阴谋发生的背景几原因、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分析其恶劣影响教学重点是什么二战爆发的原因;慕尼黑阴谋为什么本课主要内容如何体现巩固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教学难点是什么1、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历史背景 2、绥靖政策的本质及其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为什么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如何突破强化补充史料帮助理解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教具使用课件教学过程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案共案学生主体化教学方案个案课题导入“自从野兽不再对人类生活构成危险后,暴力的使用就转向了人类自己,成为解决重大争端的一个主要手段,人类历史上因而充满了战争。” b艾伦莱希 著血的仪式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清楚,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谈判桌上实现了和平,但这种和平背后隐含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最终酿成了新的世界大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战前夜发生了什么情景选择问题设置课堂检测师生活动一、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历史背景)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建立原因:历史原因:a、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具有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特征,缺乏民主传统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激发了民族复仇情绪。现实原因:在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 经济危机 的打击下,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原因:希特勒和纳粹党赢得各阶层的支持 建立的过程和标志:1929年, 纳粹党 成为德国第一大党标志:1933年, 希特勒 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政权。方式特点:、以 纳粹 党为核心,通过民主选举方式,合法取得政权、利用民族复仇情绪,欺骗和煽动手段、先掌权再发动战争主要措施:对内: 政治上,制造“ 国会纵火案 ”,使 成为德国唯一的政党, 希特勒 任国家元首、总理,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 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上,撕毁 凡尔赛 ,实行义务兵役 制 文化领域,焚烧书籍,文化专制 民族政策,屠杀犹太人对外:侵略扩张(5)影响:标志 欧洲 策源地形成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建立原因:历史原因:a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到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缺乏民主传统 b 受到华盛顿体系的抑制,有不满情绪现实原因:受到 经济危机 的打击,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发展,要求建立 法西斯 政权,对外扩张建立的过程和标志:1931年,发动 九一八 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6年,发动 二二六 兵变后,广田弘毅组阁,标志法西斯政权建立(3)主要措施: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对外侵略扩张:制定“ 基本国策纲领 ”,提出南北并进的方针(4)影响:标志 亚洲 策源地形成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局部战火三洲点燃)1.非洲:意大利入侵_埃塞俄比亚(1)时间:_1935_(2) 特点:不宣而战(3)各国态度:进行经济制裁,但没有禁运 石油、钢铁 等战略物资(4)结果:1936年5月,意大利军队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不久,意大利正式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2、欧洲: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1) 1936、7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联合进行武装干涉,支持_佛郎哥叛军(2)西班牙内战的性质:a、第一阶段:内战 b、第二阶段:反法西斯战争(3)各国态度: 德意:进行联合武装干涉 英法: 不干涉政策 美国: 中立(4)西班牙内战的结果:法西斯气焰更加嚣张 3、.亚洲:日本侵华:(1)事件:1931年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华。 1937年 七七 事变,全面侵华(2)罪行:a、制造 血腥事件 b、实施 细菌 战、化学战c、实行“ 三光 ”政策三、“慕尼黑阴谋”(1)背景:1938年,德国吞并了 奥地利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利益为借口,提出割占 苏台德地区的要求。英法等国惧怕战争,企图以牺牲 小国的利益换取欧洲的稳定与安全,并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 。(2)过程: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没有当事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 慕尼黑阴谋的协议,把 苏台德 割让给德国。(3)目的:避战自保,“祸水东引”,(4)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大国强权政治(5)影响:使“ 绥靖政策 ”达到顶峰助长了 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 二战的爆发 的爆发四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3、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苏联避战自保,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一战后,凡华体系使世界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这种和平是暂时的,在这种和平的表象下、德日充满了复仇情绪,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德日选择了法西斯道路。首先了解什么是法西斯?法西斯原指古罗马官吏出巡时卫队仪仗,形状为一束木棒中间插一把斧头,象征古罗马执政官的最高权力。在古罗马,木棒象征人民,斧头代表领袖,含义是人们应该绝对服从领袖。在一战以后,意大利最早出现了以此命名的组织。1922年10月,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政党在意大利上台执政,建立起第一个法西斯政权统治的国家。许多国家的法西斯组织其名称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特征:对内反对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主张建立独裁统治;对外发动扩张和侵略战争。法西斯组织的出现是一战之后危机特别是1929-1932年经济危机的产物,巨大威胁,经济危机带来政治动荡。对内独裁来医治政治动荡,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来医治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德国出现的法西斯组织是纳粹党,全称是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为纳粹。一、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 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阅读课本内容结合所学,填完学案第一框题的第一小问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建立原因:建立的标志:建立的方式特点、主要措施及影响补充材料:德国法西斯能够取得政权的最大背景是大危机的影响,德国在一次大战中的失败,导致德国在战后处于相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加不利的地位,如德国在战后丧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国内市场相对狭小,于是,从美国开始的大危机对德国的影响比其他国家更大一些,德国的危机也更严重一些。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十分严重。危机期间,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农业下降30,大批小农破产;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的境地。这种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面对着经济的大萧条和动荡的社会形势,德国魏玛政府却显得软弱无力,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德国的上层统治者和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利益,越来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以便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对外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以纳粹党为代表的德国极右势力趁机抬头。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即所谓“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混乱局面大肆活动。第一,他们一方面利用人们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行蛊惑人心的宣传,以获得广泛的支持。纳粹党向工人保证要实行社会主义,让工人分享政治权利,保证工人的经济利益;向农民许诺取缔土地投机,并给农民以经济援助。另一方面,纳粹党又利用德国人普遍存在的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谴责凡尔赛和约是国耻,是灾难的根源,并宣传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该被消灭,使日耳曼人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宣称要向法国报复,在欧洲建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这些宣传蒙骗了许多在经济危机中陷于绝境的中下层民众。此外纳粹党还争取得到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纳粹党的党员人数到1932年猛增到近百万,在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2年11月,20名金融家、工业家和大地主上书总统兴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开始建立。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为了对外扩张的需要,纳粹党要先在国内确立自己的法西斯统治。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见共案)具体分析如下:在政治上,首先是建立纳粹党一党的独裁统治。为此,纳粹党在上台不久,就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因为德国共产党的力量当时正在逐步壮大,所以成为纳粹党建立独裁统治的最大威胁。“国会纵火案”发生后,纳粹党乘机取缔德国共产党,把一大批德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包括著名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接着,纳粹党政权又下令取缔了除纳粹党之外的所有政党。1934年,在兴登堡总统死后,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成为元首和国家总理,个人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在经济上,希特勒政府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其相关的民用工业,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在军事上,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充军备。1935年,德国宣布实行普遍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非军事区。由于英国和法国对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的行动没有采取任何反击措施,致使希特勒的军事冒险行动得逞,更助长了其扩军备战和对外侵略的嚣张气焰。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阅读教材内容完成学案第一框题的第二小问)补充材料:大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比较大。在大危机影响下,世界市场出现了萎缩,使日本的出口和进口都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日本资源缺乏,外贸的缩减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经济危机期间,工业生产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阶级矛盾尖锐,更多的工人农民为了求得生存展开了大规模的罢工和反对地主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猖獗。1931年,在日本军部的策划下,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进一步霸占中国东北。 在形形色色的日本法西斯组织中,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是军部法西斯势力。军部是指当时日本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军部法西斯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势力,是与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有关。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军部直接听命于天皇,而政府无权过问。相反,军部却可以利用在政府中任职的军官有力地影响政府。在日本军部法西斯势力中又分为“统制派”和“皇道派”两大派别。前者以高级军官为主,后者以少壮派军官为主。两派在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外侵略扩张方面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控制政权的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皇道派”比较激进,主张利用日本社会对当时政党政治的不满,发动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为此,“皇道派”制造了一系列暗杀事件,杀死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甚至几度发动军事政变,以夺取政权。但这几次政变接连失败。1936年“二二六政变”后,“皇道派”的力量被镇压,“统制派”在军部占据绝对优势,开始逐步推行他们的计划。“二二六政变”后,1936年3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标志着日本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此后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探究一:德日法西斯上台特点之比较在德国,纳粹党通过欺骗宣传和拉拢社会各阶层,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取得政权;而在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存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来实现政权的法西斯化,通过由军部控制内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而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探究二: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历史原因:都受到本国军国主义、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这成为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的基础。国际原因:都受到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受到遏制。因此德国存在复仇情绪,日本急于打破这种遏制。现实原因: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日经济实力薄弱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使经济复苏探究三: 思考: 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1、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2、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抗危机力量。导致阶级矛盾强弱程度不同.3、凡华体系的影响。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也受到遏制,)因此德(日)要冲破它。美国是大战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维护它。 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1、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转移矛盾、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称霸世界2、表现(二战前的局部战争)要求学生按学案内容掌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三、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含义(了解)二战前和战争初期,西方大国推行的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卷入战争的一种外交思想。目的: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尽量避免战争;同时祸水东引,遏制苏联。2、主要推行者:英、法 、美表现形式:英法的“不干涉”美国的“中立”政策3、绥靖政策的表现(重点)(1)1931年9月,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三省);(2)1935年,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1936年,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1935-1938年纵容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吞并奥地利(5)1938年9月,制造慕尼黑阴谋(顶点)(6)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出现“奇怪战争”静坐战争4、绥靖政策的危害对法西斯: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爆发对英法:暴露了英法的虚弱,忽视了战争准备,导致战争初期受到严重损失对世界: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团结对敌。 5、教训: (1)对法西斯侵略应进行坚决斗争,用退让来换取和平的尝试必将失败。对法西斯侵略只有进行坚决地反侵略斗争,才能制止战争;用退让来换取和平的想法和做法,都只能是空想,最终要遭到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