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百姓百官也;官有世功,受氏姓也”。从材料可以看出( )a.百姓原指贵族官僚 b.有一百家为官 c.百家姓都是官职名 d.有军功者可以做官2.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段记载说明( )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3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5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6.“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部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7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8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反映了( )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c.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9著名学者高全喜认为“光荣革命就是革命的反革命它在社会结构和价值取向的意义上,起到了革命的意义,同时却抑制了激进革命的发生”。据材料判断,“反革命”指( )a.资产阶级向旧贵族妥协 b.议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c.避免了再次暴力斗争的出现 d.资产阶级政变更换国王10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皇帝对外宣战或缔约一般要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材料表明( )a.皇帝并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b.皇帝权力受到联邦议会限制 c.联邦议会权力高于帝国国会 d.帝国皇帝具有专制独裁权力11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1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b.“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才者勉以分人”13.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14.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15.“秉持公心,指谛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鲁迅先生评论的这部小说是()1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17.“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远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的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赞誉的这部中国古代著名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18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b.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19. 辛亥革命期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其中能体现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是( )a大总统令禁烟文 b.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c慎重农事令 d.大总统令内务部禁止买卖人口文20. 章太炎评价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时说:“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社会政治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与满洲。”对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的努力是( )a. 建立同盟会 b. 提出“三民主义”c.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 与中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1下图所示为1970年人民日报联合解放军报发布的喜报,对图片中的“喜报”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社会稳定国力增强 b宣传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c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d解除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威慑22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希腊人缺乏法律观念c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23苏格拉底反对雅典“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制度,而主张让“那个知道的人”去统治。下列著作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十日谈 c路易十四时代 d纯粹理性批判24. 某位学者写道:“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该学者谈到的历史事件(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25. 以下为有关人与神关系的三段资料。资料一:世人因为神赐的灵魂,才能领略神创造的世界;人的全部生命经历都需通过信仰的解释,才能显示意义。资料二:人无法自己挣得拯救,上帝自动将拯救赐予信仰他的人;人只有对上帝负责,才能自由体验上帝的恩宠。资料三:个人是独特、理性和有创造性的;每个人的特性都是神赐,但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特长才是对神的最高尊崇。 这三段资料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作者,他们依次是( ) a.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 b.中世纪基督徒、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c.路德教徒、中世纪基督徒、人文主义者 d.路德教徒、人文主义者、中世纪基督徒26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 )a促成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b使广大人民通过宗教改革接受了思想启蒙c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 d直接促发了法国大革命27“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 )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28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29.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不符合该论述的是( )a从亚里斯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b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c从量子理论到光电效应的成功解释 d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30.摩登时代是1936年由卓别林导演的喜剧电影。从电影中我们看出在经历了大萧条之后,美国的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恐惧和迷茫。若要为摩登时代设计与剧本风格一致的广告剧照,最能让广告商心仪的画家是( ) a莫奈 b凡高 c塞尚 d毕加索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0分)3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 春秋繁露材料三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来源。(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8分)32(12分)政治权力是政治的中心内容,权力制约与权力相伴相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材料二(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材料三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如何实践材料二中宪法理念的?(6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近代美国权力制衡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同。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三选做题(10分):请从下面所给的33、34两道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3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猛烈地冲击着清廷的统治 。1905年,俄国在日俄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舆论大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蛊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还联衔上奏,请定十二年后实行宪政,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出国考察政治。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清廷于1905年10月派载泽、端方、戴泻慈、李盛铎、尚其亨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政治。次年,他们陆续回国,建议朝廷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以便安抚人心,稳定大局。慈禧太后经过反复考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预备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清廷决定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订法律、广兴教育、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1906年11月6旧,清廷公布了中央官制改革方案,行政中枢军机处保持不变,对某些部的名称做了更改;迫使袁世凯将已练成的“北洋六镇”交出四镇,归满族亲贵控制的陆军部统率。与此同时,清廷力图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次年八月,把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调升为军机大臣,剥夺了这两位实力最强的汉族总督的实权。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万世一系”,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率海陆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司法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手中。特别是用人、军事、外交等大权,议院根本不得干预。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廷实行“预备立宪”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4分)34.(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美国人的巨大优点,在于他们允许犯错误,而事后又能纠正错误。美国的民主法制,经常是残缺不全的。美国的法律认可侵权的危险行为。民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