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doc_第1页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doc_第2页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doc_第3页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doc_第4页
病原微生物病例分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肠埃希菌4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小店卖的水果沙拉,回家2天后,出现严重腹部疼痛,腹泻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 提示: 4岁患儿有进食水果沙拉病史,2天后出现严重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症。以上症状提示最可能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O157:H7。应及时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查并快速进行毒力和血清型等特征鉴定以确定防治措施。志贺菌属患者,男,23岁。急性腹痛2天,每天脓血便10次左右,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体温38,血压正常,白细胞增高,未见阿米巴原虫。思考题: 1.可初步诊断为哪种疾病? 2.采用哪种方法能进行快速诊断?提示:急性腹痛2天,每天10次左右脓血便,有明显里急后重感,肠鸣音亢进、低热等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起病急,病情进展快,进行快速诊断显得特别重要。此案例可根据各医院开展的以上四种快速诊断方法进行快速诊断。沙门菌属患者,女,25岁。发热6天入院,食欲不振、乏力、腹胀。查体: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血细胞无变化。便中查到少量脓球和白细胞,但2次血和粪便培养均未发现致病菌。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其结果如下:入院时TH1:80,TO:1:80 PA:1:40 PB:1:40;入院 12天TH 1:320,TO:1:320 PA:1:40 PB:1:20思考题:1.根据此结果可初步诊断为什么疾病?2.为进一步确诊,应首先做什么检查?提示:患者持续发热6天,食欲不振、乏力、腹胀。体检体温40,相对缓脉,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可初步诊断为肠热症。对患者进行两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第二次结果较第一次高4倍,考虑伤寒可能性较大。患者的2次血和粪便中未检出细菌,为进一步确诊,应及时对患者进行骨髓伤寒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霍乱弧菌某地举行600余人参加的婚宴,70人相继出现腹泻、呕吐、腹痛,患者中有6人1-2天刚从东南亚回来,且有1人承担厨师工作。取患者腹泻便或肛拭子标本,在碱性蛋白胨水标本中37增菌培养6-8小时,接种在TCBS平板37培养16-18小时,可见黄色菌落、染色镜检见G-弯曲杆菌、单端一根鞭毛。思考题: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2.需与哪些病原菌引起的疾病相鉴别?3.为明确诊断需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提示:患病的人群中有6人到过国外霍乱疫区,且有1人在婚宴中承担食品制作工作,70名患者相继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症状。最可能的病原菌是霍乱弧菌同时需做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系统微生物学检查,以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需取腹泻或肛拭子,将标本接种在碱性蛋白胨水标本中37增菌培养6-8小时,划线接种在TCBS选择培养基中,根据菌落形态学特征和生化反应特性,确诊病原菌为霍乱弧菌,最后做血清型鉴定。白喉棒状杆菌患者,女,5岁。发热、声音嘶哑、喉痛伴咳嗽4天,急诊入院。查体: 体温38.,面色苍白,唇稍紫,咽后壁、腭弓和腭垂等处发现灰白色膜状物,心律不齐,灰白色膜状物涂片有异染颗粒。 思考题:1.本病的病菌是什么?2.该菌是如何传播的?所致疾病怎样进行特异性预防?提示:初诊白喉。病变部位假膜及边缘取材经Albert染色,找到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并有异染颗粒者,可初步确定为白喉棒状杆菌。经飞沫传染,也可经污染物品或饮食而传播。注射白喉类毒素是预防白喉的重要措施出生3个月以后接种DPT三联疫苗对密切接触白喉患者的易感儿童需肌肉注射1000-2000U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破伤风梭菌:患儿,男,7天。在家接生,因阵发性哭闹、面色发青伴吸乳困难1天到医院就诊。查体:易激惹,哭声紧,牙关紧闭,颈部略有抵抗感,腹肌紧张。脐带未脱,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抽搐频繁,角弓反张等。思考题:1.该患儿应诊断为什么疾病?依据是什么?2.该病如何进行防治?提示:本患儿应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 依据 1.(1)家中接生,可能存在不洁断脐史;(2)潜伏期7天、反复抽搐、牙关紧闭、吸乳困难、 颈抵抗等典型症状体征,结合病史可作出明确诊断。 2.对伤口应彻底清创扩创,局部使用抗生素,伤口损伤严重时用TIG进行被动免疫。特异性治疗应早期、足量使用TAT,但要注意先做皮试。皮试阳性者可改用TIG。产气荚膜梭菌患者,男,48岁。右上肢外伤后因发热、右上肢肿胀、疼痛,继之皮肤变黑而入院。查体:整个右上肢高度肿胀,皮肤紧张,按压皮肤有捻发音,局部伤口有恶臭味。采集坏死组织进行细菌学检查,见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在厌氧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有双层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上出现汹涌发酵现象。思考题:1.应诊断为什么疾病?依据是什么?2.该致病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是什么?提示: 该致病菌系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有荚膜,在牛乳培养基上出现汹涌发酵现象。在厌氧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有双层溶血环。患者有外伤史,右上肢肿胀、疼痛,按压皮肤有捻发音,有组织坏死恶臭味,并伴有高烧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可诊断气性坏疽肉毒梭菌患者,男,42岁。喜食发酵豆制品(臭豆腐、豆瓣酱等),近日觉无力、头疼、声音嘶哑,出现复视等症状,无消化道症状。查体:斜视、眼睑下垂等。思考题: 1.患者是哪种病原体感染?可能引起什么病? 2.该病例首先应与哪类疾病进行鉴别?提示:患者喜食发酵豆制品,近日觉无力、头疼、声音嘶哑,出现复视等症状,查体有斜视、眼睑下垂等。患者可能是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该病例无消化道症状,首先应与神经内科脑神经麻痹性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肺炎支原体患者,男,20岁。阵发性咳嗽,咳少量黏痰,头痛,乏力,咽痛、食欲减退2月余。最近一周头痛明显,畏寒,自认为感冒即口服阿莫西林2盒未见好转查体:咽红充血口唇轻度发绀,体温37.7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喘鸣及湿罗音。摄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及粪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思考题:1、该疾病的病原体?2、为何口服阿莫西林未见好转?如何治疗?3、该病原体是如何传播的?致病物质是什么?提示:肺炎支原体阿莫西林属青霉素类药物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呼吸道飞沫传播 黏附 从宿主细胞膜吸收营养产生毒性代谢产物 免疫损伤普氏立克次体患者,女,48岁。以“发热、头痛、全身疼痛6天”入院,体温持续在39,并出现低血压体检躯干、四肢及肋下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及出血点,尿蛋白()。经抗病毒抗渗出对症冶疗,血压很快稳定100/70mmHg尿蛋白(),但体温持续在39-4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外斐反应OX19在1:320以上。思考题:1、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哪项检查可用于确诊?2、病人最可能通过什么途径感染的?预防该疾病流行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提示: 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 确诊可依据外斐反应OX19在1:320以上, 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剧烈头痛、 全身斑血疹,体温持续在39-40。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体虱是主要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为虱人虱。预防该病最主要措施就是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消灭体虱,切断传播途径。确诊后应用四环素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