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1页
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2页
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3页
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4页
江苏省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期中试卷(第卷 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上述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3“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下列观点中蕴含的哲理与此不同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4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坚持了实践观 正确概括了时代的经验和认识成果a. b. c. d. 5近年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 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只要深入群众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 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 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 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掌控世界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 b. c. d7.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8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见下图)最上方英文“nanjing”中的两个小写“n”巧妙勾画南京明城墙城门,外围又用线条镂空透视勾勒出了江南民居的轮廓。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各国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南京青奥会会徽的设计蕴涵的哲理是 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文化创新立足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9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辩证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问题 d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0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 b c d 11.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1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a.客观实在性 b.客观存在性 c.运动 d.可知性13欧拉给出的公式:v+fe=2,堪称“简单美”的典范。世间的简单多面体有多少?没有人能说清楚。但它们的顶点数v、面数f、棱数e,都必须服从欧拉给出的公式。一个如此简单的公式,概括了无数种简单多面体的共同特性,能不令人惊叹!这表明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c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d人类的认识是不断前进和无限发展的14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有 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做事情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a b c d15.“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这首诗最能反映出的是a.发展的实质 b.发展的状态 c.发展的普遍性 d.实践的特点16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这一观点否认了实践的a客观物质性 b无限上升性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17.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人们可以创造事物之间的主观联系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 b. c. d.18.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 u 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a. 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 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19.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 图 1 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 b.c. d.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21.右边漫画一切正常违反的哲学观点是a.辩证否定 b.实践的社会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统一性22.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23.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体现了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24美国火星探测器“好奇号”近日成功着陆火星,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为人类更深入地认识火星奠定了基础。这说明 a人类通过实践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d认识工具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基础 25与右图漫画“他敢剪吗”哲理一致的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a b c d26我国已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b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27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下列诗句与之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8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a放弃和选择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 b要坚持矛盾的斗争性c回避矛盾也不失为一种聪明做法 d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29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阶级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30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bcd31“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辩证的否定是自己超越自己 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c只要敢于否定,就能推动事物的前进 d否定就是绝对不相容的对立32中国好声音缘起于荷兰的the voice,由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公司双方合作,引进该节目版权,从而实现本土化运作。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也就是灿星能直接参与浙江卫视广告分成。这种合作模式 体现了人为的联系 使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优化了系统内部结构 表明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a b c d33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矛盾生产力水平和人民需要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a b c d (第卷 非选择题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使城市内涝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城市建设中为什么要按规律办事的道理?(6分)(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做到从实际出发?(6分)35材料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材料二: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1)从认识论角度,请你谈谈对材料一的看法。(6分)(2)结合材料二,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6分)36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8分)(2)结合材料,从唯物论和辩证法角度来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分别提出一条方法论建议(4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7近年来,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却与不普通的前缀连在一起:“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在张丽莉的心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恪守基本职责;在吴斌眼里,保障乘客安全是应尽的义务;在高铁成看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是必须担当的使命!“最美”的称呼,表达了大众对道德楷模由衷的赞誉,体现了社会的道德认同。但也有一些媒体在宣传报道上自觉不自觉地往“高大全”方向靠,似乎这些“最美”普通人是做不到的,只能出现在不平凡的人身上,体现在不平凡的事上。我们确实需要、也愿意歌颂所有的“最美”,正是这种“能帮一下就帮一下”、“什么都没想就扑上去了”的朴素情感,彰显了真善美的光辉。为了生活更加温暖,为了子孙能享受到社会和谐的幸福生活,我们大家有责任和义务一起呵护我们心中那份平凡的善良,给善良的“最美”们以支持与鼓励,让“最美”现象成为常态!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最美”就是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请你用辩证法知识评析该观点。(6分) (2)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说明我国大力弘扬“最美”精神的原因。(6分)(3)请你以“弘扬最美精神”为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并列出哲学依据。(6分)标语哲学依据20132014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aadddbbcbcdcbcaac题号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答案caaccdbaccdccbab二、非选择题34(1)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1分)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必须遵循规律(1分),违背城市建设规律必然受到惩罚。(1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1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1分),在城市建设中,必须摒弃“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的做法,做到表里并重,造福百姓。(1分)(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分),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分),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35(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2分)。人和自然资源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严重性。(1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1分)要解决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必须形成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指导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1分)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开发再生资源,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分)(2)“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分)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分)“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把农业科技创新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1分)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分)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中,“顶天”和“立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