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部分).doc_第1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部分).doc_第2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部分).doc_第3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部分).doc_第4页
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部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选择题2012南京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2012鸡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a蓝田人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012聊城“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2012烟台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反映了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兵马俑 司母戊鼎 彩陶 四羊方尊a. b. c. d.2012苏州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聚族而居b原始农业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2012四川内江我们要参观下列青铜器,离我市距离最近的是 a b c d2012湘潭右图文物反映了商代青铜制造业的精湛工艺,它出土于a、澧县彭头山 b、龙山里耶c、长沙宁乡 d、长沙马王堆2012株洲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它是在湖南哪个地方出土的a茶陵 b醴陵 c攸县 d宁乡2012盐城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承中华美食文化,引发广泛关注。右图是我国远古时期的陶制炊具,它距今约有l 一百七十万年 b六七千年 c四千多年 d两千多年2012山东临沂今浙江省的乌镇(右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2012湖南怀化竹篾垫子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知的最早竹工艺品,它的出土地高庙遗址位于怀化市a沅陵县 b洪江市 c溆浦县 d辰溪县2012汕头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 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 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图1中行行徽 图2 古钱币2012广东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秦朝 图1 中行行徽 图2 古钱币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012浙江秦灭六国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c d2012成都图1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图中方框空白处应为a.“半两”钱b.刀形币c.铲形币d.“五铢钱” 2012滨州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a b c d2012毕节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水利工程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2012山东泰安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2012山东临沂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2012山东泰安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2012福州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的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运河2012鸡西“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在赞颂隋朝大运河,它的中心是 a江都 b涿郡 c余杭 d洛阳2012重庆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a.大运河b.赵州桥c.长城d.故宫2012扬州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b.邗沟c.通济渠d.永济渠2012浙江唐朝时,衢州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2012四川宜宾能够佐证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发展情况的有 a. b. c. d.2012绵阳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文物是: a、司母戊鼎b、“汉并天下”瓦当c、筒车 d、清明上河图(局部)2012浙江富阳唐朝时发明的筒车,主要优势体现在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可用于排涝 d提高了耕作技术2012随州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唐太宗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贸易 d乾隆帝隆重招待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2012江苏省连云港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人口南迁 民族交往 大运河贯通 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abcd2012黔东南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2012山东泰安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2012广西贵港右图所示的农具发明于a秦朝b宋朝c元朝d清朝2012恩施自治州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 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2012常德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2012福州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 a汉朝 b唐朝 c南宋 d元朝2012贵州六盘水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苏湖熟,天下足”“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a b c d2012苏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2012黄冈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2012兰州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2012盐城“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2012东营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2012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明朝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行业是a. 制瓷业 b. 造船业 c. 纺织业 d. 冶铸业2012湖北咸宁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2012深圳历史人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人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