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物理专题20 物理计算.doc_第1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物理专题20 物理计算.doc_第2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物理专题20 物理计算.doc_第3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物理专题20 物理计算.doc_第4页
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物理专题20 物理计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物理专题(1)分别指出强度为i1、i2的电流的方向;(2)求mn分别通以强度为i1和i2电流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f1与f2大小之比;(3)当mn内的电流强度为i3时两细线恰好断裂,在此瞬间线圈的加速度大小为a,求i3。(2011上海)30(10分)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53的拉力f,使圆环以a=4.4m/s2的加速度沿杆运劝,求f的大小。(2012广东)36.(18分) 图18(a)所示的装置中,小物块a、b质量均为m,水平面上pq段长为l,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其余段光滑。初始时,挡板上的轻质弹簧处于原长;长为r的连杆位于图中虚线位置;a紧靠滑杆(a、b间距大于2r)。随后,连杆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带动滑杆作水平运动,滑杆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8(b)所示。a在滑杆推动下运动,并在脱离滑杆后与静止的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1)求a脱离滑杆时的速度uo,及a与b碰撞过程的机械能损失e。(2)如果ab不能与弹簧相碰,设ab从p点到运动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1,求得取值范围,及t1与的关系式。 (2012安徽)24.(20分)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 m=2kg的小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始终以n=2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光滑的曲面,质量m=1kg的小物块b从其上距水平台面h=1.0m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因数 n=0.2, f=1.0m。设物块a、b中间发生的是对心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静止且处于平衡状态。取g=10m/s2。(1)求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能否运动到右边曲面上?(3)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物块a再回到平衡位置时都会立即被锁定,而当他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试求出物块b第n次碰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2012安徽)23.(16分)图1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图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轴转动,由线圈引起的导线和分别与两个跟线圈一起绕转动的金属圈环相连接,金属圈环又分别与两个固定的电刷保持滑动接触,这样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就可以保持和外电话电阻形成闭合电路。图2是线圈的住视图,导线和分别用它们的横截面来表示。已知长度为, 长度为,线圈以恒定角速度逆时针转动。(只考虑单匝线圈)(1)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时开始计时,试推导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2)线圈平面处于与中性面成夹角位置时开始计时,如图3所示,试写出t时刻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3)若线圈电阻为r,求线圈每转动一周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其它电阻均不计)(2011北京)22(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 =1.4m,v =3.0m/s,m = 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 =0.25,桌面高h =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2011天津)11(18分)如图所示,一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 = 0.5m,左端接有阻值r = 0.3的电阻。一质量m = 0.1kg,电阻r = 0.1的金属棒mn放置在导轨上,整个装置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0.4t。棒在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a = 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当棒的位移x = 9m时撤去外力,棒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已知撤去外力前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1:q2 = 2:1。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求(1)棒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2)撤去外力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2;(3)外力做的功wf。(2011天津)12(20分)对铀235的进一步研究在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铀235离子,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1不断飘入加速电场,其初速度可视为零,然后经过小孔s2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离子行进半个圆周后离开磁场并被收集,离开磁场时离子束的等效电流为i。不考虑离子重力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2012江苏)13. (15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发电装置,如图所示. 在磁极和圆柱状铁芯之间形成的两磁场区域的圆心角琢均为49仔,磁场均沿半径方向. 匝数为n 的矩形线圈abcd 的边长ab =cd =、bc =ad =2. 线圈以角速度棕绕中心轴匀速转动,bc和ad 边同时进入磁场. 在磁场中,两条边所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始终与两边的运动方向垂直. 线圈的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 求:(2012江苏)14. (16 分)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 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 时,装置可安全工作. 一质量为m 的小车若以速度v0 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4. 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2012江苏)15. (16 分)如图所示,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推测其电场和磁场. 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l的相同平行金属板构成,极板长度为l、间距为d,两对极板间偏转电压大小相等、电场方向相反. 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粒子经加速电压u0 加速后,水平射入偏转电压为u1 的平移器,最终从a 点水平射入待测区域. 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1)求粒子射出平移器时的速度大小v1;(2)当加速电压变为4u0 时,欲使粒子仍从a 点射入待测区域,求此时的偏转电压u;(3)已知粒子以不同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待测区域,刚进入时的受力大小均为f. 现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 保持加速电压为u0 不变,移动装置使粒子沿不同的坐标轴方向射入待测区域,粒子刚射入时的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考点定位】动能定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力的合成 15. (2012物理)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其中ab是长为r的水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3/4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外力作用下,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撤除外力。已知小球刚好能沿圆轨道16. (2012海南)图(a)所示的xoy平面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xoy平面(纸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周期为t,变化图线如图(b)所示。当b为+b0时,磁感应强度方向指向纸外。在坐标原点o有一带正电的粒子p,其电荷量与质量之比恰好等(2012山东)23(18分)如图甲所示,相隔一定距离的竖直边界两侧为相同的匀强磁场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边界上固定两长为l的平行金属极板mn和pq,两极板中心各有一小孔、,两极板间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正反向电压的大小均为,周期为。在时刻将一个质量为、电量为()的粒子由静止释放,粒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在时刻通过垂直于边界进入右侧磁场区。(不计粒子重力,不考虑极板外的电场)(1)求粒子到达时的速度大小和极板距离(2)为使粒子不与极板相撞,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3)若已保证了粒子未与极板相撞,为使粒子在时刻再次到达,且速度恰好为零,求该过程中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和磁感强度的大小(2011上海)33(14分)如图,质量为m的足够长金属导轨abcd放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一电阻不计,质量为m的导体棒pq放置在导轨上,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pqbc构成矩形。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棒左侧有两个固定于水平面的立柱。导轨bc段长为l,开始时pq左侧导轨的总电阻为r,右侧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以ef为界,其左侧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