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2.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 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3.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 b c d4.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5.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6.“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曰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7.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8.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c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 d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10.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1.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12.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13.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但他们在民权主义方面存在着严重分歧,其表现不包括建立共和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实行西方式民主政治a b c d14下图是某同学研读毛泽东某一著作后的整理笔记,该著作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15.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1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成功探索是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提到“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这反映了a孙中山准备建立工农政权 b孙中山在不断发展的革命形势前进行了妥协c孙中山将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地结合起来d新三民主义中出现严重矛盾不可能实现1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19.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把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标志性的事件是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c启动了“希望工程” d.实施“211工程”计划20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le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22.“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23.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的保障个人自由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24.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 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 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 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25.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26法国科学家阿罗什与美国科学家维因兰德因为“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下列选项不符合量子论发展史实的是a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论,推动量子力学建立b因与“自然界无跳跃”原则冲突,量子论一度招致许多科学家的反对c爱因斯坦因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奖d为了解决光辐射理论上的疑点,19世纪末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27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优胜劣汰思想影响了被压迫民族的斗争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 a b c d28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29. 下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不主张用画笔吃力地写实风景和肖像;不用纯粹的颜色和形状认识日常对象;利用下意识表达猛烈的情绪和形状;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30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a. 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百年孤独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3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2 分)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3 分)(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2分)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冶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2 分)(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2 分)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4 分)3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4 分)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竞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4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 “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4分)(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2分)3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从秦直至清初,上下二千余年间,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诸如匈奴、突厥、蒙古、契丹、满洲等对国家的统一有重要的影响,历代王朝在这一地区采用多种措施加强统治。(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巉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史记匈奴列传、材料二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八年十二月材料三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写的溥仁寺碑文中说:“柔远能迩,自古难之。我朝祖功宗德,远服要荒;深仁厚泽,沦及骨髓。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无别矣”。 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请回答:(1)据材料一,秦始皇时期加强对匈奴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2)据材料二反映了其什么样的民族观?(2 分)结合所学,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方式“收养”突厥?(2 分)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什么影响?(2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康熙帝对蒙古地区是如何加强管辖的?(3分)起到了什么作用?(2 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历代王朝都加强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有何认识?(2 分)3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14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 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 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 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 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冶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三 克伦威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