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1(2011潍坊模拟)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解析】科举考试以学识的不同取代了出身、地位的不同,打破了贵族世代垄断政治的特权,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答案】a 2(2011广东增城三模)“每岁得第之人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材料中的“是”指()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并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注意题干中“得第之人咸出于是”。由此可知是科举制。【答案】d 3(2011河南息县)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解析】a、b两项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刚性;c项体现了官僚流动的柔性。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 4(2011河南息县)“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嬴政b李世民c赵匡胤d.朱元璋 【解析】解题时抓住“秦设相之患”“病及于国君”“擅专威福”“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等信息,可知是明朝朱元璋。【答案】d 5(2011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议政处指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办公处所)上述材料叙述的现象出现在()a明朝初期 b清朝顺治年间 c清朝雍正时期 d宋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顺治帝时出现的。故选b项。【答案】b 6(2011中山三模)“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a汉朝的中朝b唐朝的门下省 c元朝的中书省 d明朝的内阁【解析】抓住“行政审核功能”,结合教材知识,唐朝的门下省其职能是封驳审议,由此可知b项正确。【答案】b 7(2011广东增城三模)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所说的“某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中外朝制 c三省六部制度 d内阁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并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的内涵可知是三省六部制度。【答案】c 8(2011九江一中)唐中期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典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 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进士科的弊端在于()a重视文才,轻视德行 b脱离现实,学不致用c注重门第,多不称职 d重视诗赋,无法选才【解析】解题时抓住“所用非所习者也”,可知b项正确。【答案】b9(2011锦州模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西汉设立中朝 文臣任知州,设通判“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趋势。西汉设立中朝是为了削弱相权,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也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文臣任知州,设通判,“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两项是为了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采取的措施。故排除。【答案】b10(2011西安中学模拟)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确立后,形成许多文官派系,主要是因为有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年谊”是指()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解析】解题时注意“文官派系”,并理解“姻谊”、“乡谊”、“年谊”等的含义即可。【答案】c 11(2011西安中学模拟)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解析】明代的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也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制约。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 12(20113月青岛质检)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内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解析】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这与材料中中国政治制度的大变动相符合。【答案】b 二、非选择题13(2011新课标卷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课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开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委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归纳秦汉、曹魏、唐代等不同时期官吏选拔标准中“德”、“才”观的变化。从统治思想的演变、历史背景的变化和制度调整的目的角度思考变化的原因。第(2)问认真阅读归纳材料三中关于德与才的重要性、德与才的培养方式、德与才的考核方式这三方面的新认识,先述后评。评价时要联系传统人才观、联系时代变化和当时的现实需要。【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2)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4(2011上海市单科历史35)选官制度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问题:(1)按示例填写表格。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解析】第(1)问准确填写相关选官制度名称及选官标准。第(2)问评述选用史实准确、全面;利弊兼顾;答案组织连贯、简洁。【答案】(1)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世卿世禄制;推举制:考试成绩。其他答案不得分。 (2)论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人文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模拟试卷: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教学效果分析试题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华文阅读素养培养教学策略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政策与制度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参与志愿劳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素养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研究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中的跨年级整合
- 2025年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题库- 培养学生的武术道德修养
- 2025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初级综合能力真题模拟试卷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问题根源分析
-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06细菌内毒素方法介绍-蔡彤
- 慢性中耳炎的并发症课件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卡)表
-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备课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人工智能(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