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家畜传染病基础 2 1 动物传染病的定义动物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 如病毒 立克次体 rekitsiya 支原体 mikoplazma 细菌 真菌 zamburug 螺旋体 burgisimantanqa 感染动物体后所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3 2 动物传染病危害性v暴发传染病导致大畜禽死亡 v生产性能严重下降 v阻碍出口外贸 v影响社会稳定 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工作 检疫 封锁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及财力 4 3 动物传染病的特征v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 v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v 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v 耐过动物获得特异性免疫 v 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5 4 传染病发展阶段v潜伏期 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起 至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 v前驱期 一般性症状出现 v明显期 出现本病特征性症状 v转归期 出现康复 死亡或慢性化等 6 5 家畜传染病流行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 检疫 扑杀 传播途经 控制媒介 宿主迁移 消毒 易感畜群 免疫接种 7 二 动物传染病分类及其防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第二章第十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将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1 一类疫病指对人畜危害严重 需要采取紧急 严厉的强制预防 控制 扑灭措施的病 该类病共有14种 口蹄疫 猪水泡病 猪瘟 非洲猪瘟 非洲马瘟 牛瘟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牛海绵状脑病 痒病 兰舌病 小反刍兽疫 绵羊痘和山羊痘 禽流感 新城疫 8 二类疫病该类动物疫病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需要采取严格控制 扑灭措施 防止扩散 该类疫病共有61种 1 多种动物共患病 伪狂犬病 狂犬病 炭疽 魏氏梭菌病 副结核病 布病 弓形虫病 棘球蚴病 钩端螺旋体病 2 牛病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恶性卡他热 牛白血病 牛出血性败血病 牛结核 牛焦虫病 牛锥虫病 日本吸血虫病 3 绵羊和山羊病 山羊关节型脑炎 梅迪 维思纳病 4 马病 吗转染性贫血 马流行性淋巴管炎 马鼻疽 马贝斯焦虫病 伊氏锥虫病 5 禽病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转染性法氏囊病 禽痘 鸭瘟 鸭传染性肝炎 小鹅瘟 禽霍乱 鸡白痢 鸡败血支原体感染 鸡球虫病 6 兔病 兔病毒性出血病 兔粘液瘤病 野兔热 兔球虫病 7 猪病 猪乙型脑炎 猪细小病毒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丹毒 猪肺疫 猪链球菌病 猪传染性萎缩鼻炎 猪支原体肺炎 旋毛虫病 猪曩尾蚴 8 水生动物病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 鲤鱼病毒血症 对虾杆状病毒病 9 蜜蜂病 美洲和欧洲幼虫腐臭病 蜜蜂孢子虫病 蜜蜂螨病 9 3 三类疫病该类动物疫病主要是常见多发 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需要控制和净化动物疫病 该类疫病共有41种 1 多种动物共患病 黑腿病 李氏杆菌病 类鼻疽 放线菌病 肝片吸虫病 丝虫病 2 牛病 牛流行热 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 牛生殖弯曲杆菌病 毛滴虫病 牛皮蝇蛆病 3 绵羊和山羊病 肺腺瘤病 绵羊地方性流产 传染性脓疱皮炎 腐踢病 转染性眼炎 长毒血症 干酪性淋巴结炎 绵羊疥螨 4 禽病 鸡病毒性关节炎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传染性鼻炎 禽结核病 禽伤寒 5 猪病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副伤寒 猪密螺旋体痢疾 6 马病 马流行性感冒 马腺疫 马鼻腔肺炎 溃疡性淋巴管炎 马媾疫 7 鱼病 鱼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 鲤鱼霉病 8 其他动物疾病 水貂阿留申病 水貂病毒性肠炎 鹿茸真菌病 蚕型多角体病 蚕白僵病 犬瘟热 利什曼病 10 动物传染病发病率与经济损失v我国家畜发病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32 下降到90年代的8 目前 猪的死亡率约为8 12 牛死亡率约2 5 羊死亡率7 9 其它大牲畜死亡率2 v家禽发病死亡率由建国初期的49 下降到90年代的18 v全国每年死亡大 中家畜960万头 家禽4 8亿只 年直接经济损失260 300亿元 v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的约占一半以上 已经消灭 达到控制或稳定控制的动物传染病 v建国以来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只有2种 即牛瘟和牛肺疫 v达到控制或稳定控制的有51种 11 三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1 临床诊断2 流行病学诊断3 病理学诊断4 微生物学诊断5 免疫学诊断 12 四 动物传染病的防制v防制原则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v防疫措施 对传染病所采取的预防 控制或消灭的对策 v预防措施 未发病时所采取的防止传染病传入的各种措施 v传染病平时预防措施 养 防 检 治 防重于治 传染病发生时的扑灭原则 早 快 严 小 13 防制原则 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加强饲养管理 建立健全合理的畜禽饲养管理制度 合理饲养 科学管理 以提高畜禽抵抗力 贯彻 自繁自养 原则 减少病原体的传入 搞好环境卫生 做好经常性的消毒工作 控制和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环节 14 防疫措施 对传染病所采取的预防 控制或消灭的对策 加强兽医卫生监督 做好检疫工作 检疫就是应用各种诊断方法 对畜禽进行疫病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疫病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包括产地检疫 市场检疫 屠宰检疫和进出境检疫 是防止动物传染病由外地侵入的根本措施 15 预防措施 未发病时所采取的防止传染病传入的各种措施 预防接种 根据动物品种 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实行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 使畜禽获得特异性免疫抵抗力 以减少或消除传染病的发生 根据应用时机不同 可分为常规预防接种和紧急预防接种 1 常规预防接种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 或有发生该病潜在可能性的地区 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进行疫 菌 苗接种 称为常规预防接种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 要查清本地区传染病的种类和发生季节 并掌握其发生规律 疫情动态 畜禽种类 头 只 数 以及饲养管理情况 以便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接种计划 即科学的免疫程序 2 紧急预防接种 当发生传染病时 为了迅速扑灭传染病 对尚未发病的畜禽临时进行预防接种 称为紧急预防接种 一般 在疫区周围10公里左右地带内 给所有易感动物用疫 菌 苗进行紧急接种 建立 免疫带 是把疫情控制在疫区内就地扑灭的一项有力措施 16 传染病发生时的扑灭原则 早 快 严 小 查明和消灭传染源1 疫情报告 发生传染病时 兽医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并将疫情 主要包括动物种类 发病时间 地点 死亡头数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初诊病名及防治情况等 迅速报告上级业务部门 必要时还要通知有关单位及邻近地区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迅速扑灭疫情 2 早期诊断 及时而准确的诊断 是扑灭畜禽传染病的一个主要环节 通常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要确诊须采集病料尽快送有关部门作微生物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变态反应和生物学试验等 在未得出结果前 奕根据初诊 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防止疫病蔓延和扩散 17 3 隔离和封锁 1 隔离 发生传染病时 将患病的和可疑感染的畜禽与健康畜禽隔离开 以消除和控制传染源 从而中断流行过程 以便把疫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就地扑灭 根据诊断结果 将疫点和疫区的易感畜禽分为如下三类 病畜 有明显症状的典型病例 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应在彻底消毒的情况下将其单独或集中地隔离在原来的圈舍 专人严加看管和进行治疗 可疑感染畜禽 无任何症状 但与病畜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接触过的畜禽 同群 同厩 同牧等 这类畜禽有可能处在潜伏期 应在消毒后另地专人饲养管理 限制其活动 详加观察 出现症状的则按病畜处理 假定健康畜禽 一切正常 且与前述畜禽无明显接触的畜禽 应与前者分开饲养 同时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 封锁 执行封锁时应根据 早 快 严 小 的原则进行 划定疫区 疫点 受威胁区范围进行封锁 在封锁区边缘设立明显标志 设置监督岗哨 禁止易感动物通过封锁线 在封锁区内应采取以下措施 18 病畜在严加隔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处置 如治疗 急宰和扑杀 对疑似感染的畜禽与假定健康畜禽 包括受威胁区的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对病畜 疑似感染畜禽用过的草场 水源等 禁止易感动物使用 必要时应暂行封闭 对病畜 疑似感染畜禽的垫草 粪便 残余饲料以及被污染的土壤 用具 圈舍等进行严格消毒 关闭畜禽集市和其它畜禽集散活动场所 不经许可 不得在疫区内调动牲畜和屠宰畜禽 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 急宰或捕杀后 经过一定封锁期 根据该病的潜伏期而定 再无疫情发生时 经全面的终末消毒后 解除封锁 4 尸体处理 及时而正确地处理病害畜禽尸体 在防制传染病和维护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 19 1 疫情报告属于以下几种情况必须报告 v当地新发现的传染病 v属于死灰复燃的传染病 v法定的传染病或国外已有 但国内首次发生的传染病 v常见但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的传染病 20 2 隔离和封锁将有病的动物剔出 限制其活动 防止传染源的扩散 v隔离的方法 将畜群分为三类 病畜 假定健康畜 疑似病畜 v病畜 选择偏僻 易于消毒处 专人护理 用具固定 注意对场所 用具 护理员的消毒 出入口设消毒池 粪便无害化处理 其它闲杂人员动物避免接近v假定健康畜 实行紧急预防接种 与以上两类动物分开饲养或转移偏僻地 加强消毒 疑似病畜与传染源有密切的接触 但无症状 消毒后转移他处 限制活动 详加观察 及时分化 可紧急接种和投药 21 v封锁的原则 早 快 严 小 v封锁的对象 一类传染病或流行猛烈 危害大的传染病 v封锁的措施 针对三个基本环节采取 v病畜 隔离 治疗 急宰 扑杀 病尸深埋 化制 销毁 v环境 消毒 杀虫 灭鼠 杀灭传播媒介 停止动物产品集市贸易 禁止输出畜禽产品及其饲料 v易感动物 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群体药物预防等 22 3 消毒和灭菌v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v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叫消毒 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 并不要求消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灭菌指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称为灭菌 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 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 亦包括细菌芽孢和一些原虫 v消毒是相对的 灭菌则是绝对的 灭菌意为完全杀灭或去除灭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 目前国际上规定 灭菌过程必须使物品中的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减少到10 6 23 v消毒方法分类v物理消毒法 用物理因子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叫物理消毒法 v热力消毒和灭菌 干热 干烤 电热 红外 微波 烧灼 焚烧 湿热 煮沸 流通蒸汽 低热消毒 巴氏消毒 间歇灭菌 廷德尔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 下排气 预真空 v紫外线消毒 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每10 15cm2面积可设30W灯管一个 灯管距地面2 0 2 5m 照射2小时 v化学消毒法v用消毒剂溶液浸泡 擦拭 喷洒或进行气溶胶喷雾 v用其气体或烟雾进行熏蒸 杂环类气体消毒剂 甲醛 过氧乙酸 v直接用药物粉剂处理 主要为含氯消毒剂 24 4 动物的免疫接种v免疫程序 即根据动物种类 疫苗性质确定免疫的时间 次数及其间隔等方案 以达到保护动物免受感染的目的 v免疫程序的主要依据 当地疫情 疾病性质 动物用途 母源抗体高低 疫苗的性质 25 5 兽用生物制品种类及保存毒冻干苗 在 15 以下避光保存 有效期为1年 在2 8 为6个月 油佐剂疫苗 2 8 下冷藏保存 冻结失效 甲醛灭活苗 2 15 下冷藏保存 冻结失效 抗血清 2 15 下冷藏保存 或 15 以下冻存 但不可反复冻溶 诊断抗原和诊断血清 2 15 下冷藏保存 或 15 以下冻存 但不可反复冻溶 26 6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了解当地和邻近地区近期和往年的疫情及其家畜传染病流行病学 以次确定疫苗的接种种类 接种时间 注意待免疫群体健康状态 保证待免疫动物群体的健康 才能进行接种 对接种家畜进行严格认真检查 区分病 幼 妊 弱畜 疫病暴发时 免疫接种应从安全区开始 再到受威胁区 最后到疫区 预防接种最好安排在气候适宜的时段 在炎热季节接种 应选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 疫苗必须现用现配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接种完毕 随时将疫苗液放在4 冰箱贮存 应急免疫接种应遵循先接种假定健康群 后再接种发病群中相对健康部分动物最后接种已发病动物群 27 注射免疫尽量做到一个动物一个针头 饮水免疫前适当控水 绝对不能混入消毒剂 首次使用本疫苗地区应先在小范围试用观察 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扩大接种面 接种前应将疫苗充分摇匀 疫苗破乳或分层超过规定量不能使用 疫苗应注入规定部位 肌注要达深层肌肉 勿注入脂肪层或皮下 防母源抗体干扰 疫苗接种中过敏反应的处理 过敏反应症状 焦躁不安 呼吸加快 肌肉震颤 出汗 口角出现白沫 鼻腔出血 过敏反应的处理 1 1000的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大畜5 10ml 小畜2 5ml 28 五 畜禽重要传染病 一 口蹄疫1 口蹄疫血清型和流行v呈世界性分布的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 热性 接触性传染病 年意大利首次发生口蹄疫 年 口蹄疫被确认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v易感动物 所有的偶蹄动物 如 黄牛 牦牛 犏牛 水牛 猪 羊 骆驼 鹿等70多种动物 病毒主要存在于食道 咽部及软腭部 羊带毒6 9个月 非洲野牛个体带毒可达5年 七个血清主型 65个亚型 O A C SAT 型 SAT 型 SAT 型和AsiaI型 各主型之间无相互免疫关系 29 2 口蹄疫的传染源与传播媒介v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畜 病畜产品是口蹄疫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渠道 v水源 空气 野生动物 鸟类 节肢动物 昆虫等也是口蹄疫重要传播媒介 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时 病毒能随风散播到 公里以外的地方 v病畜污染的饲草 饲料 兽医器械 屠宰加工厂的污水 病畜粪便 病畜肉品 洗肉的污水 厨房刀具 食堂饭馆残羹剩菜也可传播 v饲养员和接触病畜人员的衣物 鞋帽 病畜饲养工具 运输工具 v则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100万头牛 则一头病牛的排毒量可感染100万头牛 30 3 口蹄疫病毒的抵抗力v在低温下长期存活 冷冻时 在骨髓中存活70天 血液中4 5月 肉品中30 40天 含毒的水泡皮在50 甘油4 下360 370天 v在外环境存活时间长 牛毛上的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可存活24天 在脱落痂皮中67天 在麸皮中104天 在粪便中29 33天 夏 冬季可越冬 污染于木板 干草 地面上的FMDV能耐受10天日晒 v温度对温度敏感 26 3周 37 2天 60 15分钟 80 10分钟 85 1分钟可灭活口蹄疫病毒 31 4 对常用消毒剂敏感性v对强酸 强碱 有机氯消毒剂 氧化剂等敏感 PH3 0时 感染性瞬间消失 PH9 0以上 迅速被灭活v口蹄疫病毒对化学消毒药的抵抗力较强 0 1 升汞 3 来苏尔6小时不能杀死 1 石炭酸5个月 70 酒精2 3天仍能存活 通常用1 2 NaOH消毒效果最好 32 5 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率v潜伏期一般2 3天 最长达21天 v牛 羊 猪等高易感动物 成畜发病率高 几乎为 死亡率低 之间 幼畜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 死亡率为 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 冬春季多发 33 6 口蹄疫临床症状v口流泡沫 时作啧啧声v口腔黏膜 舌面 鼻镜 乳头 见有明显灰白色水泡 或水泡破溃后露出赤色烂斑 v蹄叉 蹄冠 蹄踵附蹄周边皮肤出现水泡 溃烂形成 跛行或蹄冠边缘溃裂 严重者脱壳 v通常出现体温升高 厌食 不愿运动 34 35 36 37 7 口蹄疫的预防未发生口蹄疫时的措施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 粪便及时清除 定期用2 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加强检疫制度 保证牛群健康 不从病区引购牛只 不把病牛引进入场 为防止疫病传播 严禁羊 猪 猫 犬混养 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 38 发生口蹄疫时的措施 尽快确诊 并及时上报兽医和监督机关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和报告网络 按国家有关法规 对口蹄疫进行防制 及时扑杀病畜和同群牛只 在兽医人员的严格监督下 对病畜扑杀和尸体无害化处理 严格封锁疫点疫区 消灭疫源 杜绝疫病向外散播 场内应定期的 全面进行消毒 疫区内最后1头病畜扑杀后 经一个潜伏期的观察 再未发现新病畜时 经彻底消毒 报有关单位批准 才能解除疫情 39 二 高致病性禽流感1 禽流感的病原v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至今已发现的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有15个亚型 H1 15 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 N1 9 共135个血清型 均可从禽中找到 但它们中绝大多数不会引起禽流感 其中 H5N1型病毒属于高致病性 它不仅引起禽类流感 而且能感染人类 并有很高的死亡率 40 2 病原特点 v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 在粪便中可持续一周 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 在4 可保存数周 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之久 v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对热抵抗力弱 加热55 1小时 60 10分钟可被灭活 v对大多数防腐消毒药敏感 常用消毒药如福尔马林 漂白粉 碘剂 脂溶性快速破坏其致病力 41 3 传播途径v水鸟 带病毒者 自然宿主v病毒在野鸭消化道表皮细胞繁殖 但不致病v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 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 抗生素使用常见问题课件
- 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最难的育儿题目及答案
- 江西小学教资题库及答案
- 高中几何经典题目及答案
- 扑火安全教育培训报道课件
- 2025年海底捞文员考试题及答案
- 河南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服装厂质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趋势分析与模拟试题洞察未来方向(含答案)
- 2025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人才招聘17人(第四批)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潍坊市中考物理真题卷(含答案)
- 酒管专业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外研社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表(带音标)
- 2025至2030中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指导
- 重点金融政策解读
- 工贸行业安全管理和企业现场常见隐患排查解读(1)精
- 2025年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核安全专业实务·核技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