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pdf_第1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pdf_第2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pdf_第3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pdf_第4页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史专业论文)明清时期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明清时期是嵩山少林寺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 在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发展史上 占有突出地位 明了这一时期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发展历程对提高其知名度之意 义不言而喻 本文采取 前推后续 和文表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勾勒了少林寺和少林武术 的发展历史 明代少林寺住持事迹和清代对少林寺营建概况 更重要的是对明代 少林寺频加营建的深层原因和清统治者对少林寺政策的演变作了深入探讨 试图 通过对明清时期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盛衰概况的勾勒及深层原因的探讨揭明其生存 发展的特殊规律 全文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简要勾勒明代以前嵩山少林寺的发展轨迹 嵩山少林寺始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4 9 6 建寺伊始即与武术结下不 解之缘 并武以寺名 寺因武显 建寺后少林寺兴衰不定 第二部分 详细描述明代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繁盛 并探究其深层原因 明统治者对佛教执行扶持为主 限制为辅的宗教政策 就嵩山少林寺而言 因少林武僧屡次浴血疆场为明统治者排忧解难 故政府与其关系密切 对少林寺 的营建此伏彼起 扶持色彩尤为明显 加之民间力量也大力支持寺院的营建 少 林寺获空前发展而达至极盛 此期少林武术也获巨大发展 明中后期各种矛盾突出 内忧外患交织 这为 少林武术大显身手提供了契机 而此期商业日渐繁荣 商人异常活跃 在频繁的商 业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也极大刺激了人们对少林武术的需求 因而此 期的少林武术在报效国家和服务民间的广阔空间中得以迅速发展 并东传日本 达至极盛 同时人们对少林武术的认识也由感性上升至理性 对少林武术发展加 以提炼总结的著述纷呈 可谓少林武术传播发展的黄金期 第三部分 概括清代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渐衰式微 并分析其深层原因 着 t 重分析清代统治者对少林寺态度的微妙变化 因清初少林寺容纳故明遗民并与民间反清秘密势力时有来往 大触清统治者 所忌 故清统治者对其心存怨尤 猜忌防范 不仅前期对少林寺鲜有营建 而且 有清一代对其武术活动多予掣肘 切断了少林武术生存发展的政治途径 虽然后 来清统治者基于稳固其统治的考虑对少林寺的冷淡态度有所转变 并对其加以营 建 但并没有改变猜忌防犯的牢笼政策基调 再者 此期对少林武术加以升华的 理论著作也较明代稀少 后又因受中国近代化因素尤其是人们思想觉悟和文化素 养提高的影响 武术的社会功用日弱 嵩山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因重要的民间生存 发展市场日益萎缩而逐渐衰落 最后 对全文主要结论作了总结 指出自建寺后 少林寺与历代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兴衰不定 少林寺的兴衰是当时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从明清两代少林寺和少林武术不同的 生存发展状况可以看出 明代是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生存发展的繁盛期 而清代却 是其渐衰期 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兴衰与这一时期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因素密切 相关 是当时社会变迁的一种折射 关键词 明清 少林寺 营建 武术 a b s t r a c t t h em i l l g q i i l gd i l a s t a r et h ei i n p o n a 匝p e r i o dt l 斌s h a o l i l lm o n a u s t e r ya n d s h a o l i i l 跏gf u 鲫u a l l yc h a l l g e d 舶mn o 嘶s ht od 析n d l i l l g 锄帕o c c u p i e d p r o m i i l e n tr 0 1 e i i l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1 1 i s t o 巧o fs h a o l i i lm o n a s t e r ya i l ds m o l i n m a n i e da r t s 仕l ei m p o r t a n c eo fk n o 痂gt 1 1 ed e v e l 叩m e n t a jc o n d i t i o no ft 1 1 es h a o l i i l m o n a l s t e 巧a i l ds h a o l i nm a i t i e d a r t s 协n l i sp 面o di sc o n s p i c u o u s t h ep 印e ra d o p tt l l ew a yo f p u s h i l l gf o r o r da l l dd e l a y i i l gb a c k t od e s 嘶b e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h i s t o 巧o f t h es h a o l i nm o n a s t e r ya n ds h a o l i nk u l l gf u a n du s et h e c o o p e r a t i v em e a i l so fw o r d sa i l df i o m t od e l i n e a t et l l ed e e d so fs h a o l i nm o n a l s t e 巧 s 出e f si 1 1t 1 1 em 堍d y n a s 够a i l dt l l ec o n 咖刎o nt ot h em o n a s t e r y i nt h eq 堍d y n a s t y m o s ti m p o 吨m to fa u f o rt h ef i r s tt i m e t 1 1 i sp 印e rd e e p l y 咖d ym er e a s o n sf o r 矗e q u e m c o i l s 讯l c t i n gt h es h a o l i nm o n a s t e 巧i 1 1t h em i n gd y n a s t y 锄dt h e l o r d s d e l i c a t e c h a l l g i n gp o l i c yt ot h es h a o l i i lm o n a s t e r ya n ds h a o l i nk u n gf ui nt h eq i l l gd y n a s t y a n d 甜e m p tt 0f i n d i t s s p e c i a le x i s t h l g a n dd e v e l o p m e m 赳l a wb yd e l i i l e a t i i 坞n l e n o u r i s m n ga i l dd 讹d l i l l gc o n d i t i o no ft 1 1 es h a o l i l lm o i 瑚t e 巧a 1 1 ds h a o l i i lk u n gf u a i l ds t u d yt l l e s ep r o f o u i l dr e a s o i l s t h ep 印e rc a nb ed i v i d e dt h r e ep a r t s 1 1 1 e 丘r s tp a n s i i 1 p l yd e l i n e a t em ed e v e l o p m e 删f b 唧mo ft h es h a o l i n m o n a s t e 巧o f t 圭l em o u n ts o n gb e f o r et h em i i l gd y n a s t 1 ks h a o l i i lm 0 n a s t e 巧o fm o u n ts o n gb e g a nt ob ef o u n d e di i lt l l et a i h e 锕e n t i e 廿1y e 鸩n 锄e l y4 9 6 w h e nx i v e n t 1 1 em o n a r c ho f b e i w e id y n a s t y d o m i n a t e d c 蛐唿 s i i l c ei tw a sf o u n d e d 7 1 1 1 em o n a s t e 巧w a si m i m a t l yc o i l i l e c t e d 谢t hm a r t i a la r t s i t sk 1 m gf uw 2 l sn a m e da r e rt l l es l l a o l mm o n a s t e 巧 a tt h es 锄et i m e 也em o n a u s t e r y w a sf a m o u sf o ri t ss h a o l i i lm a 而a la r t s a n d sn o 证s ha i l d d 谢n d l i n go f t e n c 胁1 9 e d t t t 1 1 1 es e c o n dp 吼d e l i c a t e l yd e s c 舶et l l en o u r i s ho f 也es h a o l 协m o n a s t e r y 趾d s h a o l i nk u n gf ui nt h em i r 培d y n a s 吼a 1 1 dr e s e a r c ht h ep r o f o u l l dr e a s o l l s t l l em l e r so fm i n gd y n a 啊印p l 论dm eb u d d l l i s mp o l i c yt h a ts u p p o r t 棚m 由o r r e f m i i l gw a si 1 1 c i d e n l a 1 a sf 打a ss 1 1 a o l i nm o n a s t e 巧o fm o u n ts o n gw a sc o n c e m e d m e c o n t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t 1 1 e g o v 锄m e n ta n d s h a o l i i l m o n a s t e 巧w a sc o m p a c t t h e c o n s 臼眦t i o nt oi tw a s 丘e q u e n t t l l es u p p o r t i v ec o l o u rw a se s p e c i a l l ya p p a r e m b e s i d e s t h ef o 墩p o w e r sa l s o 铲e a t e l ys u p p o nt 1 e m o n a s t e r y sc 伽l s 仇l c t i o n s o 吐l es h a o l i i l m o n a s t e l yg r e a t l yd e v e l o p e d t og e tt 王1 ef l o 谢s m n gs 咖 1 l i t a tn l es a m et i i l l e t 1 1 es l 啪l 血m a r t i a la r t sh a d 伊e a t l yd e v e l o p e di nt l l em i i l g d y n a s 吼t o o 廿1 e r ew e r em a n ya p p a r e n tn a t i o n a la n di n l 删i o n a lc o n 也挝i c t i o n si nt l l e m i d d l ea n dl a s tp 嘶o do f 缸l em i n gd y n a s l y a l lo fn l e s eg a v en l eo p p o m l l l i t i e st ou s e s h a o l i l lk u n gf u i i lt b i sp 缸o d t 1 1 ec o 1 1 1 1 e r c e 莎油瑚l yp r o s p e r e d a n dm e r c h a n t s w e r e2 u c t i v ev e r y 加 u c h t o o t l l o s ed a n g e r o u sf 犯t o r sw h i c he x i s t e di nt h en e q u e n t c o 删 n e r c i a la 面v i t i e sa l s og r e a t l yp r o 叫 t e dt h en e e dt os h a o l 逾m 砥i a la n s s oi t c o u l dr 印i d l yd e v e l o pi i lt h es p a u c i o l l ss p a c ew h e r es l 啪l i i l 妯l gf ud e v o t e di t s e l ft o c o u i 由眵a 1 1 ds e r v e df o rf o l k a n ds h a o l i i lm a n i a la r t sw a sc o 舢 n u l l i c a t c dt oj a p a 芏l 锄d g e t 也e 丑 研s k n gs u l m i i i ti i l 虹l i sp e r i o d a t 协es a m et i m e t h ep e o p l ei i i l p r 0 v e dt h e i r r e a l i z a t i o nt o 舭s h a o l i nm a r t i a la r t s 自 o m 缸i n c t i v es t 乏m d a r dt on l e o r e t i c a jo n e t l l o s e b 0 0 k sw i l i c hr e f i n ea n ds 啪u ps h a o l i l lm 枷a l 加t ss p r a n gu p1 i k em u s h r o o m s s ow e c a ns a ym em i n gd y n a s t ri sn l e g o l d e np 甜o dw h e ns l l a 0 l i i l m a i t i a a r t s c o n n u i l i c a l e da n dd e v e l o p e d t h et h 砷p a r t s 1 h n m a r i z e 仕屺d 诵n d l i l l go ft 1 1 es h a o l i l lm o n a s t e r ya n d s h a o l i i l 妣l gf u a 1 1 a l y s et h e i rp r o f o u i l dr e a s o l l s e s p e c i a 玉l ys t u d y 缸l ed e l i c a t ec l m g eo ft h e q i n gd y n a 晦 l o r d s a t t n d et 0 l es h a o l i l lm o n 勰 b e c a 吣et h es h a 0 l i l lm o n 2 l s t e l yc o n t a i n e dm o s ep e r s o i l sw h ow e r eh o n e s tt ot h e f o 珊e rm i n gd n a s 臼眵a i l dc o 衄e c t e d 谢廿lf o 墩s e c r e ta n t i q 证gf o r c e 矗 0 mt i m et ot 证l e a l lo ft h e s ea n g e r e dt h em l e r so fq i i l gd y l 娜a n dr e s u l t e di 1 1t 1 1 e i re m m 吼s u s p e c t i o n 锄dp r e v e n t m e n t n o to n l ys e l d o mc o 枷c t i e ds h a o l i i lm o n a s t e 巧a tt h eb e g i m l i i l go f 廿1 eq 吨d y n a s t y b u ta l s or e 触d6 o mt l l ea c t i v i e so fs 1 1 a o l i nm a r t i a la r t si 1 1t h e w h o l eq i n gd y n a s 坝a n dc u to 仃也ep o l i t i c a lw a yo fs h a o l i l lk u n gf ut oe x i s ta n d d e v e l o p a n h o u 曲a tl a s t 廿1 em l e r so fq i n gd i l a s 够c h a n g e dt l l e i rc o l da t t i m d et o s h a o l i i lm o n a s t e t h e yd i d i l tc 1 1 a n g e 也es u s p e c t i v ep r e v e 舳 1 1 e n t a lp o l i c yp 血c i p l e 龇1 d 也e r ew e r ef e w e rn l e r e t i c a lb o o k st h a tc a np r o m p ts h a o l i i lm a r t i a la i t st od e v e l o p t h a l l 日1 0 s eo n e si nt h em i 芏1 9d y n a s 眵 f i n a l l y b e i n g 盛c t e db yc l 血e s em o d e n l i z a t i o i 谢 f l a c t o r s e s p e c i a l l y 谢t l lp e o p l e sm i l l ds t a n d a r da i l dc lq u a l i 够i m p r o v i n g 也e s o c i a l 如1 c t i o l l so f 也es h a o l i l lk l m gf uw e r em o r ea 1 1 dm o r e 捌血e r a i l di t 伊a d u a l l y d 丽n d l e d 谢t l lt l l ei 1 p o n a m te x i s t i n ga n dd e v e l 叩m e n t a lf o 墩s p a c eb e c o m i n gn a n o w e r a n d l l l r r o w e r 7 f i i l a l l y s u mu pt h em 勾o rc o n c l u s i o n so f t l l ew h 0 1 ep a p e r p o i n to u ts h a o l i l lm o n a s t e 巧w a l si i l t i m a t e l yc o 衄e c t e d l i 也t h e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y a n ds o c i a lf 缸o r so fe v e 巧d y n a 啊 a n do r e nc h a l l g e db e 帆e e nn o 谢s ha i l dd w i i l d l i n g s i n c eb e i i l gf o u l l d e d i t sn o 面s ha n dd 丽n d l i n gi sal i l i n o ro fr e n e c t t i n gs o c i a lc h a l l g e 舶m 吐l ed i a b e n te x i s t i n g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a lc o n d i t i o ni nm i n g q i n gd n a s t y w ec a i l s a yn l em i n gd i l a u s 够w a st h en o u r i s k n gp e r i o dt h a ts h a o l i i lm a r t i a la n se x i s t e da 1 1 d d e v e l o p e d h o w e v e r t h eq i n gd y n a s t w a si t sd 丽n d l i l l gp e r i o d 让i en o u r i s l l i n ga n d d 诚n d l i i l go fs h a o l i nm o n a s t e r ya n ds h a o l i i lk u l l gf u a si n t i m a t e l yc o i l l l e c t e d 谢t h m e 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ya 1 1 ds o c i a lf a c t o r so f t h a tt i i l l e s a 耐r e n e c t e dt h es o c i a lc h a n g ei n l e p 耐o d k e y w o r d s 也em i n 绷i n gd i l a s t y s h a o l i nm o n a s t e r y c o n s t r u c t m a r t i a la r t s v 关于学位论文独立完成和内容创新的声明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中请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住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 据我所知 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 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7 j 学住冲 八 学位论交靠者 签名 赵敛妾 l j j 7 一i 0 2 旬酣年5 月罗口目 j 一1 v j 一 7 i j j j o j 一i f t 07 j j j 曩 i i i j jj r l 一 77 jj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羹 i j j i j i 一 i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 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克的要求 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 科研信息机构 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 奎阅 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 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钓 可隰采取影印 缩印 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住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煮垄起童 2 0o 孑年f 月g 目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釜名 经受弦 2 0d 了年占月罗日 序言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 世纪的古印度 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 我国最早崇信佛教 者是光武帝之子楚王刘英 佛教传入伊始 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隔膜颇深 如 水上浮萍难以扎根 为求生存 佛教乃主动向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靠拢 力求融入 中国社会 从而开始了佛教中国化 世俗化的新历程 禅宗就是佛教成功中国化 世俗化的佛教流派之一 中国禅宗由天竺僧人达摩创立于北魏 此宗最初在中国表现为禅学 后将宗 教思想融入世俗观念 使佛教信仰成为极易把握的信奉活动 中唐以后终成一宗 湎禅宗初祖达摩曾止栖的嵩山少林寺也因此被誉为 禅宗祖庭 并赢得 海内 灵岳 莫如嵩少 的崇高地位而名跃鹊起 而历史上以少林为名的寺院有多座 如河南嵩山少林寺 河北盘山少林寺和 福建莆田少林寺等十多座 但只有位于河南嵩山 河北蓟县盘山 蒙古共和国和 林 福建泉州晋江东凤山麓 山西太原 陕西西安等七所少林寺有史可查 其中 位于盘山 和林 洛阳 西安 太原的五所少林寺为元初少林寺中兴之祖福裕所 建 后四座少林寺今已不存 而福建莆田九莲山少林寺的存在尚无确凿证据 山东沂水九顶莲花山少林寺则无材料可证 不足为信 台湾八幡社阳山少林寺为 小说家赵何如在 国术周刊 1 9 3 0 年第2 5 期上所杜撰 另外洛阳同福寺 山西五 台南山寺 广东慈恩寺 北京坛州寺 山东灵岩寺虽不以少林命名 但曾以少林 武艺驰名 实际是少林寺的支派或分寺 由此可见上述这十多座寺院虽星罗棋布 于我国的四面八方 但其皆与河南嵩山少林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故研究嵩山少 范晔 后汉书 卷4 2 光武十王列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6 5 年点校本 第1 4 2 8 页 罾 禅 是梵语 禅那 之简称 意为静坐深思 故又称 坐禅 或 禅定 禅宗因主张以 禅定 概括佛 教全部修习而得名 自称 佛传心印 以觉悟所谓众生心性的本源即佛性为宗旨 又名 佛心宗 或 心 宗 9 郑鹏程 丁波 中国宗教流变史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0 年版 第1 4 6 一1 4 7 页 少林寺存裴灌 少林寺碑 无谷 刘志学 少林寺资料集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 9 8 2 年版 第3 1 8 3 2 0 页 无谷认为嵩山少林寺是这些寺院的祖寺 见无谷 刘志学 少林寺资料集 少林丛谈 第6 7 页 而温 林寺和少林武术的意义之深远不言而喻 而改革开放前对嵩山少林寺的研究非常薄弱 对其营建的研究尤甚 只是在 上世纪8 0 年代初功夫片 少林寺 风靡全球后 对嵩山少林寺的研究才渐成热点 现就笔者视野所及 撮其要者罗列如下 就专著而论 有赵宝俊 少林寺 张家泰 少林寺 温玉成 少林访古 张国臣 少林武术文化学 和陈显泗 中州胜迹概览 等 但这些著作除赵宝俊 和张家泰所著 少林寺 张国臣 少林武术文化学 及温玉成所著 少林访古 等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外 其余多为通俗文学作品 学术价值不高 就论文而言 学界已注意到明清时期是河南少林寺及其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 时期 并从发展史和武术史的角度加以探讨 如刘敦桢 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 营造学社汇刊 第6 卷第4 期 宫熙 少林寺 河南文博通讯 1 9 8 0 年第2 期 张家泰 少林寺考 中原文物 1 9 8 1 年特刊 栗胜夫 时金 钟 少林寺的历史及演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 0 0 1 年第1 期 韩雪 金 龙 少林武术的文化成因 搏击 武术科学 2 0 0 6 年第6 期 赵红波 秦 瑞瑞 少林武术名天下 的原因探析 搏击 武术科学 2 0 0 5 年第1 0 期 周伟良 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活动的历史流变 体育文化导刊 2 0 0 4 年第1 期 王振忠 少林武术与徽商及明清以还的徽州社会 徽学 2 0 0 5 年第3 卷 夏维明 明代少林武术考 中华武术 2 0 0 3 年第9 期 邱瑞 少林武术发 展的分期研究 体育文化导刊 2 0 0 6 年第9 期 牛建强 赵长贵 明清时 期河南少林武术生存空间之演变 中州学刊 2 0 0 7 年第4 期 等 然而关于明清时期少林武术生存空间演变及其时段特点仍有探究余地 对明 清时期少林寺营建的研究也鲜有人涉足 故本文拟就此问题予以考察 试图通过 对明清两代嵩山少林寺营建概况与少林武术生存空间演变之勾勒及其深层原因之 探析 揭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政治 经济和社会之关系 玉成则以为福裕以大万寿寺为主寺 在和林 燕蓟 长安 太原和洛阳分设 五少林 即和林太平兴围寺 蓟县北少林寺 太原报恩寺 洛阳嵩山少林寺和长安某寺 见温玉成 少林访吉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 9 9 9 年版 第2 2 6 2 2 7 页 2 就方法论而言 笔者受法国年鉴学派 长时段 历史研究方法之启迪 根据 研究课题的实际需要 采取了 前推后续 的研究方法 对明代以前少林寺和少 林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 以使切入明清时期的少林寺及少林武术这二课 题时不致有无源之水的突兀感 对清代以后少林寺及少林武术的情况也言简意赅 地作了交待 以突显明清时期在整个少林寺及少林武术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 时为使读者对明清时期少林寺的营建情况一目了然 本文又采用文表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 作为微观性的研究课题 本文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如下 其一 从理清中国禅宗的发展脉络 进而了解北魏中期以来特别是明清两代 历史的角度讲 对 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及少林武术加以研究无疑具有一定意 义 其二 对少林寺营建这一学术研究薄弱环节的加强可有些许裨益 此无需赘 l 口o 其三 本文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据新华网郑州2 0 0 8 年4 月1 日电 2 0 0 6 年 我国向联合国申报少林武术为世界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挫后 今年仍决 定将嵩山历史建筑群作为中国2 0 0 9 年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 重 点是少林寺常住院 初祖庵和塔林等建筑 而本文可助益于进一步提高嵩山少林 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聊尽绵薄之力 同时本文对深挖河南的深厚文化底蕴 努力开发旅游资源 实现文化强省战 略 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尤其是武术事业的发展 也是有益的 当然由于笔者才疏学浅 对明清时期少林寺的研究难免挂一漏万 甚或舛误 不妥之处 祈请方家不吝指正 新华网郑州2 0 0 8 年4 月1 日电讯 此外香港大公网2 0 0 7 年9 月9 日网讯也有类似消息 3 明以前少林寺发展史略 深山藏古寺 碧溪锁少林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2 5 里 背倚五 乳峰 面对少阳河和少室山 少室山和太室山合称嵩山 创寺伊始即与武术结 下不解之缘 在长期汲取民间武术营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少林武术 少林寺也藉 此武术之力得以扬名天下 在 武以寺名 寺因武显 的良性互动过程中 少林 寺得到发展 少林武术也得以传播与升华 一 嵩山少林寺的创建及需澄清的三个问题 关于创建少林寺之缘起 历史文献多有记载 魏书 载 太和 二十年 沙门道登 卒 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 有道业 深为高祖 即孝文帝 所敬信 诏于少室山阴 立少林寺而居之 公给衣供 o 太平寰宇记 载 少林寺 后魏孝文太和十九年立 西域沙门号跋陀 有道业 深为高祖 所敬信 故制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以居之 公给衣供食 乾隆 河南府志 也载 后魏少林寺者 后魏孝文所立也 沙门跋陀自西域来 太和中 诏有司 于此寺处之 净供法水 取给公府 固 哪傅梅 嵩书 卷3 卜营篇 少林寺 万历四十年刻本 陆继萼 洪亮吉 登封县志 作 寺在西北二 十里五乳峰下 留魏收 魏书 卷1 1 4 释老志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7 4 年点校本 第3 0 3 9 3 0 4 0 页 8 乐史 太平寰宇记 卷5 河南道五 嘉庆六年刻本 赵宝俊 少林寺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8 2 年版第2 页作 太平寰宇记 卷四载少林寺建于太和十九年 卷数有误 乾隆 河南府志 卷7 6 古迹志 寺观二 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可见对营建少林寺之因 史书一致认为是为安置天竺沙门跋陀而建 且予其 公给衣供 取给公府 的极高社会经济地位 但对建寺时间认定不一 以 少林为名的原因未详 需加澄清 1 创寺之时间 对于何时创建少林寺 史书众说纷纭 概言之有 太和十九年 4 9 5 太和二十年 4 9 6 太和中 北魏 和 隋朝 五说 为何有如 此大的分歧呢 要释疑此问题就需对最早记载创建少林寺的 魏书 释老志 详 加剖析 太和 十九年四月 帝幸徐州白塔寺 时沙门道登 雅有义业 二十年卒 高祖甚悼惜之 诏施帛一千匹 又诏 缁素荣之 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 有道业 深为高祖所敬信 诏于少室山阴 立少林寺 而居之 公给衣供 二十一年五月 诏日 魏书 此段记载未明示创建少林寺的具体时间 仅提到太和 十九年四月 二十年 和 二十一年五月 三个时间 又有 二字之下的 西域沙门名跋陀 是和太和十九年四月道登在世时的事相提呢 抑或与太和二十年道登去世后的事 并论呢 对此问题的不同理解直接关系到少林寺创建时间的确定 故唐代裴灌 少 林寺碑 顾少连 少林寺厨库记 和道宣 续高僧传 及乾隆 河南府志 等对 此都审慎地说是 太和中 或 北魏 而避谈具体年月 毋庸质疑 太和中 和 北魏 二说均脱胎于 魏书 释老志 而通过分 析前述 太平寰宇记 对少林寺的记载 也可发现其为该书之翻版 所言少林寺 建于太和十九年显系断章取义 故要释疑创建少林寺之时间 仍需究根溯源 乐史 太平寰宇记 卷5 河南道五 嘉庆六年刻本 宫熙 少林寺 也持此说 河南文博通讯 1 9 8 0 年第2 期 鲁魏收 魏书 卷1 1 4 释老志 第3 0 4 0 页 裴淮 少林寺碑 顾少连 少林寺厨库记 和乾隆 河南府志 释道宣 续高僧传二集 卷1 9 跋陀传 江北刻经处 光绪十八年刻本 释莲儒 画禅 明 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 普集 第4 2 帙 上海 上海文明书局 1 9 2 2 年石印本 魏收 魏书 卷1 1 4 释老志 第3 0 3 9 3 0 4 0 页 6 魏书 是按时间顺序记载事件的 凡有具体时间者都明确写出 同年者用 是年 其岁 或 时 又 于时 等词标出 次年者用 明年 或随事 件情节展开写出具体年号 多年之后者则用 是后某某年 标出 孝文帝诏立少 林寺即记在 二十年 的许多事件之后 此前 道登的出现也无年月 是用一 时 字与太和 十九年四月 相照应 而跋陀之前 则用 又有 二字引出 同样都 是承借前文的具体时间 创建少林寺的诏书放在二十年的其他两次诏书之后 二 十一年五月所下诏书之前 这表明发布这些诏书在时间上有严格先后顺序 虽然 二十年 是在叙事中出现的 但此类叙事纪年方法 在此书中并非个别 且其 前确有 十九年四月 其后又确有 二十一年五月 中间出现 二十年 这符 合逻辑和该书体例 而释莲儒所著 画禅 一书认为少林寺建于隋朝 是仅看到其毁于北周武帝 时 改名为 陟岵寺 于静帝时 复名为少林寺于隋文帝时这一表面现象 没有 洞察实质 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创建少林寺当在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 4 9 6 2 命名之缘起 少林 之名缘何而取 早期文献 魏书 等无明确记载 后人对此颇有分 歧 有人认为 少 即 寡 少林 即天下无双之丛林 而除嵩山少林寺外 历史上尚有其他几座少林寺 显然 丛林无双 之说 破绽百出 而清代景日畛 依据达摩来中国之前其师般若多罗所送偈语 日下可怜双象马 二株嫩桂久昌 昌 进而认为 末句谶少林 少林者 少室之林也 古代嵩山丛林茂密 少林寺坐落于少室山阴 前有天然屏障 御寨 固 后有 张家泰 少林寺考 中原文物 1 9 8 1 年特刊 又载少林文化研究所 少林文化研究论文集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 0 0 1 年版 第1 4 2 7 页 罾据笔者实地调查 少林寺僧中有持此说者 丛林即寺院 景日畛 说嵩 卷2 1 释氏 少林寺 康熙六十年岳生堂刻本 因 少室山 金 宣宗置御寨其上 故名 见脱脱等 金史 卷2 5 志第六 地理志中 河南府 登 封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7 5 年点校本 第0 5 9 3 页 奇峰连绵的五乳峰 且北魏时此地尚无其他寺庙建筑 十分幽僻 故 性爱幽栖 林谷是托 的跋陀才 屡往嵩岳 高谢人世 而禅宗五祖弘忍曾说 大厦之材 本出幽谷 不向人间有也 以远离人故 不被刀斧损斫 一 一成大物后 可堪为栋梁之用 故知栖神幽谷 远避嚣尘 养性山中 长辞 俗事 目前无物 心自安宁 从此道树开花 禅林果出也 修习佛法要避开外界干扰 这样才能 道树开花 禅林果出 这或许是跋陀 屡往嵩岳 高谢人世 的真正原因 加之有太室祠 少室祠 嵩岳寺和嵩阳观 等早期寺观依山命名之先例 故少林寺以少室山之丛林命名 很有道理 3 少林寺早期之法脉 跋陀在少林寺传授的是小乘 即小车 喻自我修行 佛教 注重讲经说法 他传法慧光和僧稠后 移居寺外别房 不久圆寂 因小乘佛教与中国传统儒 家文化冲突颇多 故跋陀传法慧光和僧稠 僧稠传法昙洵 昙洵传法静林 道愿 慧力之后 跋陀一系法脉不明 为达摩不立文字 唯意相传的大乘 即大车 喻 普度众生 法脉所取代 达摩系天竺沙门 于梁武帝大通元年 5 2 7 拜见梁武帝 二人话不投机 达 摩 乃之魏 隐于嵩山少林寺 传大乘佛教于慧可 又名神光 和道育 此后 按慧可一僧粲一道信一弘忍一神秀 慧能 法如一 的顺序传承法脉 嵩山少 释道宣 续高僧传二集 卷1 9 跋陀传 江北刻经处 光绪十八年刻本 学净觉 楞伽师资记 转自任继愈 任继愈禅学论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 0 0 5 年版 第6 9 页 9 张家泰 少林寺考 删傅梅 嵩书 卷9 竺业篇 蒋维乔 中国佛教史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4 年版 第7 9 页 刘晌等 l 口鹰书 卷1 9 1 方伎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7 5 年点校本 第5 1 0 9 页 对于达摩是否为少林 寺僧 历来有争议 唐 释道宣 续高僧传二集 卷1 9 菩提达磨传 载 达摩 北度至魏 随其所止 诲以禅教 磨以此法开化魏土 识真之上录其言语卷流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 十1 余岁 游化为务 不测于 终 并没有提到达摩到少林寺 对此息庵禅师 重建萧梁达摩大师碑 碑首欧阳玄序也说达摩 尝托兹山 即嵩山 杖锡于秦 即游化山西 也未提达摩曾到少林寺 无谷 刘志学 少林寺资料集 第3 1 页 今姑存此说 释道宣 续高僧传二集 卷1 9 菩提达磨传 寺存武周永昌元年 6 8 9 立 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 碑 此碑是关于禅宗史最早的碑刻史料 神秀 慧能和法如俱是弘忍弟子 而慧能独得弘忍之传法棉布袈裟 被尊为禅宗六祖 此碑立于少林寺东 时神秀 老安 慧能等大师都健在 未持异议 可知这一传承顺序较真实 刘啕等 旧唐书 卷1 9 1 方伎传 僧 8 林寺也因此获 禅宗祖庭 地位而名跃鹊起 二 少林寺的兴衰 嵩山少林寺初建时只有常住院 舍利塔和翻经堂 以后才增建塔林 初祖庵 二祖庵和十方禅院等建筑 规模渐大 自创建以来 受不同时期政治 经济 军 事和文化诸因素影响 少林寺兴衰迭更 名称屡易 1 首遭法难 南北朝时 社会动荡 赋役繁重 为在乱世寻求心灵寄托 加之寺院有免除 赋役特权和梁武帝等帝王佞佛 佛教势力恶性膨胀 寺夺民居 三分且一 今之僧寺 无处不有 侵夺细民 广占田 宅 正光以后 天下多虞 王役尤甚 于是所在编民 相与入道 假慕沙 门 实避调役 猥滥之极 自中国之有佛法 未之有也 以上对佛教势力的抨击虽有故意夸张之嫌 却反映出大量农民为避 调役 而弃田入寺 使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近于枯竭的事实 建德三年 5 7 4 五月十七日 为富国强兵 早已洞悉佛教恶性发展而蛀国病民 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接受卫元嵩的建议 取地于寺塔之下 求兵于僧众之中 断然 下诏灭佛 初断佛 道二教 经像悉毁 罢沙门 道士 并令还民 此为佛教史上著名的 三武一宗法难 中的 建德灭佛 建德六年 灭北齐后 武帝也在齐境灭佛 使北方 率土伽蓝 成从废毁 神秀 第5 1 0 9 5 1 1 0 页也有相似记载 乾隆 河南府志 卷7 6 古迹志 寺观二 顾少连 少林寺厨库记 魏收 魏书 卷1 1 4 释老志 第3 0 4 5 3 0 4 8 页 令狐德菜等 剧书 卷5 武帝纪上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7 1 年点校本 第0 8 5 页 三武一宗 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北周武帝宇文邕 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 9 当年二月 少林寺也被废 而塔毁 像融 经焚 寺院尽赐王公为宅第 僧徒或 被征为兵 或编户为民 或隐迹尘俗 或逃往江南 一代名刹惨遭废毁 此为少林 寺发展史上的首场大灾难 2 复名少林 宣政元年 5 7 8 武帝病死 由于社会积习难改 各种社会矛盾即宗教赖以 存在的社会基础依旧 大象二年 5 8 0 六月 静帝宇文衍 后改名阐 即下诏 复 行佛 道二教 后又在长安和洛阳各立一寺 因孝思所置 以陟岵为名 其洛 中陟岵 即此寺也 锄 因是静帝 孝思所置 少林寺改称 陟岵寺 为示恩宠 静帝又择惠远 法师 洪遵律师等1 2 0 名德业灼然的菩萨僧 带发修行者 入居此寺 流散各地 的少林僧众也渐返寺中 少林寺得以复苏 开皇元年 5 8 1 隋文帝杨坚特令少林寺恢复旧名 此后少林寺之名再也没 有更改过 后又赐其柏谷坞屯田一百顷以供寺僧之用 使少林寺一跃而为拥有 万亩田产的封建大地主 而隋文帝之所以对少林寺如此慷慨源于他深深的敬佛情 结 因幼年曾受雍州冯翊郡般若寺尼姑智仙抚养 杨坚称帝后 乃召匠人铸 智 仙 等身像 并图仙尼置于帝侧 是用绍隆三宝 颁诸四方 又于开皇二十年 十二月辛巳下诏保护佛 道二教 敢有毁坏 偷盗佛及天尊像 岳镇海渎神形者 以不道论 沙门坏佛像 道士坏天尊者 以恶逆论 m 裴淮 少林寺碑 嘞温玉成 少林访古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1 9 9 9 年版 第6 9 页 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 亦名 开皇三宝录 简称 k 房录 房录 三宝纪 卷1 l 北京 中华 书局 1 9 9 5 年点校本 又见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8 3 年版 第3 9 3 页 够裴灌 少林寺碑 喾裴灌 少林寺碑 裴淮 少林寺碑 魏征等 隋书 卷l 高祖纪 北京 中华书局 1 9 7 3 年点校本 第0 0 0 1 页 冯翊北魏属雍州 隋朝属 冯诩郡 唐朝属关内道同州 4 陆耀适 金石续编 卷3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 台北 艺文印书馆 1 9 6 6 年影印本 包魏征等 隋书 卷2 高祖纪 第0 0 4 5 一0 0 4 6 页 1 0 可见隋文帝的崇佛情结具有一定必然性 他优渥少林寺决非一时心血来潮 隋炀帝大业末年 因身为大地主的少林寺平日残酷剥削农民 故遭农民军进 攻 寺僧顽抗 被激怒的农民军遂纵火焚烧塔院 贼遂纵火焚塔院 院中众宇 倏焉同灭 瞻言灵塔岿然独存 少林寺化为灰烬 跋陀的木制瞻言 灵塔 却意外得以幸存 3 唐宋元时之盛况 唐统一后 太祖武德年间尽废 伪主寺观 而原处王世充 伪郑 之地的 少林寺因寺僧有 翻城之功 特蒙置立 贞观六年 6 3 2 将少林寺 口分田 改为 赐田 又依 均田令 分给每位和尚 口分田 3 0 亩 赐田和口分田是 少林寺的财政支柱 经过 贞观之治 少林寺渐趋繁荣 因特许少林寺立盘营养僧兵 当时寺内 房屋达5 0 0 0 余间 僧徒约1 8 0 0 多名 全寺占地1 0 0 0 0 多亩 依地势高低分为上方 和下方 共有1 2 院 上方分布着翻经堂 舍利塔 跋陀灵塔 普光佛堂等建筑 下方是常住院等建筑 高宗 武后朝少林寺屡受恩宠 咸亨三年 6 7 2 十月三日 高宗赐少林寺御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