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2测试题.doc_第1页
高三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2测试题.doc_第2页
高三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2测试题.doc_第3页
高三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2测试题.doc_第4页
高三生物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测试题2测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神经系统的传递一、选择题:1.(2011浙江卷,3)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2(2010海南卷,9)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3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4如图表示两个神经元之间连接的一种形式,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电信号达到“1”时,依赖“3”结构中的化学物质传递到,但到达时又转换为电信号每个神经元都只有一个轴突,但结构可以是多个,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多个其他神经元的结构构成这种连接突触的连接方式只有轴突胞体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3”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膜电位变化abcd5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6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报刊时,需要参与的神经中枢有()a言语区 b躯体运动中枢c躯体感受中枢 d以上全部都参与7下图1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图1中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突触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c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中,该结构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2中内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8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刺激作用于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9.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b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c大脑皮层视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之一10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丁区内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11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a形成局部电流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c抑制细胞兴奋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12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13如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b神经冲动传到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若刺激处,则在和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14.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处,则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b用电刺激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c剪断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肌肉15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16(2011广东卷,4)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17(2011上海卷,7)下图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 b c d18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19在同一个神经纤维上,电极连接有以下4种情况,其中acbc,当给予适当刺激后,电流计偏转方向相同的是(多选)()20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脂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21(2011海南卷,8)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相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22央视新闻周刊2009年8月24日报道了孙某无证醉酒驾车造成四死一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a大脑脑干小脑 b大脑大脑脑干c大脑下丘脑小脑 d大脑小脑脑干二、非选择题1(2011四川卷,30)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2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1)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则细胞膜内的电位是_(正、负或零)电位。(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胞体传向_。(3)若在甲图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此时a与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最先的方向是_。(4)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乙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_部分。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 cm和10 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m/s。(5)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假设1: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假设2:只有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请在上面坐标图中画出上述两种假设相对应的实验结果。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丙图),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上述两种假设哪一种正确?_。3某同学走路时右脚踩在钉子上,马上引起右腿的收缩以避开损伤性刺激的继续作用,而左腿迅速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下图表示这一复杂反射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这一活动的神经元至少有_个。(2)当反射活动进行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3)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模式为_。(4)由图分析可知,同一神经元在一次反射活动中产生的神经递质_(填“只有一种”或“可以有多种”)。(5)右腿的弯曲和左腿的伸展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填“先右腿”、“先左腿”或“同时”),据图说明你判断的依据是_。4(2010全国理综,32)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 (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能、不能)看到 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答案dcc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