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三上).doc_第1页
三袋麦子(三上).doc_第2页
三袋麦子(三上).doc_第3页
三袋麦子(三上).doc_第4页
三袋麦子(三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出示填空:过年了,_谁_送给_谁_、_谁_、_谁_一袋_什么_作为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二、精读课文: 1、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用铅笔在文中做标记) (1)、小猪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 (2)、他是怎样处理这一袋麦子的? (3)、对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 2、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小猪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 出示: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开心地喊道:“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 预设: 师:小猪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 生:(黄灿灿的) 师:黄灿灿是什么意思? 生:(金黄金黄的!) 师:多诱人的麦子呀,这时,小猪的眼前一亮,开心地喊起来,他开心什么? 生:(因为有好吃的,比如说:包子、饺子面条了!所以他才会高兴地叫起来。) 师:请你们想想自己高兴的时候,带着开心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开始。 (2)小猪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出示: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 A、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吃) B、故事中用了两个成语分别来描写小猪吃的心情和方式,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各种各样) C、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D、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3)、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 出示:他先到小猪家,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嘴唇。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哈哈大笑。 A、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B、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C、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表演读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 3、小组合作学习小牛、小猴的段落: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组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可按照下列三个问题进行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1)、小牛,小猴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 (2)、他们分别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 (3)、对他们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4、交流小牛、小猴是怎么做的: 过渡:用我们的眼来看,让我们的耳去听,用我们的头脑去思考,孩子们,一起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成果。 (1)小牛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 出示:小牛捧起饱满的麦粒,看了又看,心想:多好的麦子呀,我要先把他保存起来,等家里的草料和杂粮吃完了,再慢慢吃这好东西。 预设: 师:小牛眼中的麦子是什么样的? 生:(饱满的麦粒。) 师:啊,小牛看的多仔细啊,一粒粒都那么饱满,来,让我们也捧起麦子看看,体会小牛仔细观察的感觉,轻轻地读,慢慢地体会,边读边做动作! (2)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 出示:第3自然段 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3)那小猴眼中的麦子又是什么样的? 出示:小猴呢,他觉的面前的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便把一口袋麦子全种下了地。 预设: 师:小猴眼中的麦子又是什么样的? 生 :(上等的麦种。) 师:同学们,这“上等的麦种”是怎样的麦种啊,你们能换个词说说吗? 生:(最好的!百里挑一的!不仅颜色金黄,还非常的饱满。) 师:说的多好啊,小猴眼中的麦子又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带上动作,夸夸这一袋“上等的麦种”(4)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 (5)对于两个小动物的不同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 出示: 告别了小猪,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小牛告诉老人:“去年您送我的麦子至今还没吃完呢。”小牛抱出那只口袋,里面仍有半袋麦子。老人点点头。 土地爷爷又来到小猴家。谈起去年的那口袋麦子,小猴拉着老人的手,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土地爷爷跟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 土地爷爷最喜欢谁的做法?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读书其实就是这样,能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就是进步。 5、过渡:课文学到这儿,小猪、小牛和小猴,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不过,在说之前,请同学们先完成一项广告公司委托我们的推贤任务 出示课件:推贤榜 1、天宫的粮仓少了一个保管员,你推荐( ) 2、天宫的食堂需要面点大厨师,你觉得谁最合适( ) 3、你是天宫长远发展部门领导,想选个规划师,你选( ) 三、总结: 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四、教学生字: 防 访: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给它们找生字朋友。 五、课后小练笔: 过年了,同学们也会收到一份份礼物,比如说压岁钱,写一些你是怎么处理压岁钱的呢?板书: 眼中的麦子 处理方法 土地爷爷的评价 小猪 金灿灿 吃光 哈哈大笑 小牛 饱满 保存 点点头 小猴 上等的麦种 种下了地 夸奖 教学反思: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中的一篇童话,通俗易懂但又含义深刻。 主要讲了土地爷爷分别送给小猪、小牛、小猴一袋麦子。小猪收到麦子迫不及待地几天就吃完了;小牛留着慢慢吃,第二年还剩半袋;小猴把麦子全种下地,第二年收获了好多麦子。 课前,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特点,认真分析了学情,课堂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由故事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鉴于此文通俗易懂,学生多多朗读便能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我设计了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从读中感悟课文内涵,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从读文中认识到小猪贪吃,没有长远打算。我就此继续引导:“小猪身上有没有可取的一面?”学生通过感受、质疑、讨论得出:小猪很会生活,懂得享受。是呀,自己寻求安慰,寻找快乐,感受生活的美好,也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才能排除干扰,驱散烦恼;怀有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体验,他才会确立新的目标,并为之作出不懈的努力。 学完课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你最欣赏谁的做法,为什么?在备课时,我早已作了精心考虑,我认为同学们一定是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并预设了一个让大家深入讨论的问题:小猴的做法最好,书中早有暗示,请大家认真读书,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可学生的讨论结果与我的预设大相径庭,他们有的喜欢小牛的做法,因为这样最节俭;有的最喜欢小猪的做法,因为小猪憨厚可爱;有的最喜欢小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麦子永远吃不完。我疑惑了,如果硬要把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我预设的程序上来,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无数,可能收效甚微,我又想到:“新课堂是阅览室。它充满了学生可以自主、自由、自控地阅读的氛围。教师的身份已经从知识的垄断者而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学生在这里充分感受到的是阅读的快感。”学生如此强烈的自主精神怎能视而不见呢?给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说吧。我没有拘泥课文的主旨:向小猴学习,做事要有长远打算。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土地爷爷来到我们班,送给同学们每人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处理这袋麦子?我舍弃了预设的为什么说是小猴的做法最好的讨论,改为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打算怎么做?于是,同学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要学小猪,有的说会留一点儿作种子,其余的学小牛留着慢慢吃,有的甚至提出了不同于书上的做法,说自己的做法更好,可以留一半,种一半。大家各抒己见,各呈异彩的答案飞扬的是学生的个性,闪现了学生的思维亮点,流泻出学生的主体情感。教学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获得几点启示:其一,当学生的发言仿佛偏离了老师的预设,简直成了自由发言时,教师该怎么做?其实,自由发言正是学生独特感受的流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其二,我感到语文教学的“预设”是必须的,但要有留白。我们要珍视教学中的“生成”,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三,新课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