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理科综合 2016.3.1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组成生物膜的脂质中脂肪最丰富 c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d细胞器膜是细菌进行代谢的结构基础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都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b酶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线粒体中 d比较过氧化氨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答案】d【解析】有的酶为rna,无需翻译过程,a错误。酶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atp合成酶存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即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错误。证明酶的高效性,应将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d正确。【考点定位】酶的本质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所选双亲必须是纯合子 b诱变所得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就应丢弃 c.多倍体育种时可用秋水仙索处理幼苗 d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的双亲可以为杂合子,a错误。诱变育种所得的植株若不出现预期性状,可能为杂合子,下一代有可能会出现预期性状,b错误。多倍体的获得方法有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c正确。单倍体育种的原理为染色体变异,d错误。【考点定位】育种的相关知识4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效应t细可诱导靶细胞凋亡 c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 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记忆细胞分化成浆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答案】b【解析】机体主要依靠神经调节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裂解,b正确。人只有在第二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才会出现过敏反应,c错误。浆细胞无法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由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释放出来,作用于b细胞,d错误。【考点定位】免疫调节5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6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 c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a【解析】湿地蓄洪防旱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湿地,需要确定其范围和边界,b正确。弃耕水稻田中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9. (10分) 采摘盾的香蕉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淀粉、葡萄糖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区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香蕉细胞内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三个阶段依次发生在 、 、_中。 (2)由图分析,果实采摘后10 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原因是_。通过添加乙烯利可加速香蕉果实_。 (3)香蕉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外界的 ,该化合物参与光合作用的 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叶绿体中无法合成_。【答案】29.(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碘液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2)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的量多于葡萄糖消耗的量(2分) 成熟(3) c02 暗反应 和atp【解析】(1)碘遇淀粉变蓝,可用碘液来区分淀粉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葡萄糖彻底氧化为有氧呼吸,依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2)果实采摘后10 15天葡萄糖含量增加的原因是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的量多于葡萄糖消耗的量,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3)香蕉细胞中的c元素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中的c02,c0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夜间无法进行原因是叶绿体中无法合成和atp【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过程30(9分) 请回答进食后与胰腺活动有关的问题: (1)下圈是胰腺分泌胰液的有关调节示意图。 过程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在上述调节过程中胰腺属于_。过程的调节方式是 ,在此调节过程中胰腺是该化学物质作用的_ _。 (2)胰腺中的_ 细胞分泌的_能促进组织细胞_ 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答案】30.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反射(2分) 效应器 激素调节(体液调节) 靶器官(2)胰岛b 胰岛素 摄取、利用和储存(2分)【解析】(1)过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胰腺在其中属于效应器。过程为体液调节,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小肠黏膜会分泌出促胰液素,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胰腺为靶器官。(2)胰腺中的胰岛b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考点定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血糖平衡调节31(9分) 科学家在新西兰某无鼠的小型岛屿投放某种家鼠以研究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初期(上一年12月初)在岛内相距400米的地点分别放置一只雄鼠和一只未孕雌鼠,一段时间后它们通过信息素发现了对方。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_功能。(2)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如下表: 科学家调查鼠群密度的常用的办法是 。据数据分析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 型,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为 。 (3)研究过程中发现家鼠会以岛上某种海鸟的幼鸟及这种海鸟的食物为食导致这种海岛数量大量减少,据此分析家鼠与这种海岛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有 。【答案】31. (9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信息传递(2分)(2)标志重捕法(1分) s 增长 环境容纳量(k值)(2分)(3)捕食和竞争(2分)【解析】(1)通过信息素发现了对方,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2)调查鼠群密度的常用的办法是标志重捕法,根据表格,家鼠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s型,2月鼠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5月到7月小岛所能维持的鼠群最大数量称环境容纳量,因为家鼠数趋于稳定。(3)家鼠会以岛上某种海鸟的幼鸟为食,存在捕食关系,以这种海鸟的食物为食,存在竞争关系。【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生态系统的功能、种间关系32(l1分) 研究人员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发现了一种由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的遗传病(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人表现正常。下图是该研究人员调查时绘制的系讲图,期中i3的基因型是aabb,请分析回答: (l)i4为 (填“纯合子”或“聚合子”)。已知i1基因型为aabb, 且ii2与ii3婚配后所生后代不会患该种遗传病,则ii2与ii3的基因型分别是_、 ,iii1和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_。 (2)研究发现人群中存在染色体组成为44+x的个体,不存在染色体组成为44+y的个体其原因可能是 。经捡测发现2的染色体组成为44+x,该x染色体不可能来自i代 _ (填编号)。 (3)4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正常孩子,现已怀上了第二胎有必要对这个胎儿针对该疾病进行基因诊断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答案】32. (11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杂合子(2分) aabb aabb 5/8(2分)(2)控制生物体成活(或细胞代谢),的重要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其他合理答案可以给分)(2分) 1(3)有必要(1分),该胎儿也有可能患该疾病(1分)【解析】(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根据图像得出,“无中生有”,说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i3为患者,存在隐性基因,只有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的人表现正常,则i4为杂合子。i1基因型为aabb,ii2与ii3婚配后所生后代不会患该种遗传病,i3的基因型是aabb,推出i2为aabb,i4为a_bb,则ii2与ii3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iii1(aabb)和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3/4*1/2=5/8.(2)人群中存在染色体组成为44+x的个体,不存在染色体组成为44+y的个体其原因可能是控制生物体成活的重要基因在x染色体上,而不在y染色体上。2的染色体组成为44+x,若x染色体来自ii3,有可能来自i3或i4,若x染色体来自ii2,此x染色体来自i2,不可能来自i1。(3)4与一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正常孩子,说明4为a_b_,正常男性也为a_b_,后代有可能患病。【考点定位】遗传的基本规律39. (15分) 回答有关菊花组织培养的问题:(1)在一定条件下,处于 状态的菊花组织或器官可经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2)配制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ms固体培养基除加入水、多种无机盐、各种有机营养物和植物激素外,还要加入_ (3)选取菊花茎段时要取生长旺盛的嫩枝,原因是 _ 。获得外植体后要对其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此后所进行的接种操作必须在 旁进行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_ 的污染。(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两种植物的用量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设计了一组实验,相关实验处理如下表:c组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应为_。为提高实验的严谨性,有人提出需多增加一组实验,该的处理方法是: 。【答案】39.(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1)离体 脱分化(2)琼脂 (1分)(3)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消毒(1分) 酒精灯火焰旁(1分) 杂菌(或微生物)(4) 1 除不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外,其余实验条件要与a、b、c组相同【解析】(1)处于离体状态的菊花组织或器官可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2)配制植物组织培养所需的ms固体培养基还需加入琼脂,以形成固态(3)生长旺盛的嫩枝细胞分裂旺盛,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获得外植体后要对其进行消毒,此后所进行的接种操作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保持无菌环境,防止杂菌的污染(4)根据表格,c组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应为1,为提高实验的严谨性,有人提出需多增加一组实验,除不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外,其余实验条件要与a、b、c组相同作为对照【考点定位】植物组织培养40-(15分) 下图一是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细胞)的示意图,图二是在用mef细胞制成的饲养层上培养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示意图。(1)图一所示,制备细胞悬液时,常用_酶来消化剪碎的组织块。配制培养液时,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_等一些天然成分。当mef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 。 (2) es细胞是由 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 。 (3) mef细胞能够分泌某些蛋白质,其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是:核糖体 _ _囊泡 囊泡,再通过_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培养液中单独培养es细胞时,es细胞容易发生分化,结合图二可推知mef细胞的作用是 。 (4)在治疗性克隆过程中,细胞核取自患者细胞,这是为了避免向患者移入组织细胞后体内发生 反应。【答案】40. (15分)(1)胰蛋白(1分)血清、血浆(2分)接触抑制(2分)(2)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2分) 全能性(1分)(3)内质网(1分) 高尔基体(1分) 胞吐(1分) 抑制es细胞分化(2分)(4)免疫排斥(2分)【解析】(1)制备细胞悬液时,常用胰蛋白酶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