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 醉翁亭记 一、课前自学读一读,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壑(h):山谷。潺潺(chn):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伛(y)偻(l)提携(xi):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若夫(f):句首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可以翻译为“至于”。 觥(gng)筹(chu)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 颓(tu)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阴翳(y):形容枝叶茂密成阴。晦(hu)明:指天气阴晴明暗。林霏 (fi) :树林里的雾气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之者谁:为命名。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2、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他自号“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其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他的志趣,不在山水之间,而在一州之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乐而乐的。教学目标:熟练且有感情的背诵,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文章段落概括,培养学生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3、抓住“文眼”,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活动: 第1课时(一)基础练习1、文学常识填空。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字 ,号 、 , (朝代)文学家。被后世尊为 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gng( )chu( )交错 y( )l( )提携 山肴野s( ) 弈者胜( ) 岩穴暝( ) 饮少辄醉( ) 酿泉也( ) 宴酣之乐( )3、解释加点词语。林壑尤美( ) 临于泉上(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负者( )前陈者( )非丝非竹( )射者中( )太守谓谁( )了解一词多义:(1)而 临溪而渔(到)泉香而酒洌(顺接连词)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转折连词)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不必译出)(2)乐山水之乐(乐趣,名词)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趣,动词)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形容词)(3)也环滁皆山也(表陈述)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在乎山水之间也(表感叹)(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本文极其生动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_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文章以“_”字贯穿全文。(2)、反复朗读,初步领悟,用原文回答下面问题:第一段 滁州的地理环境特征:_ 西南诸峰的特点:_ 琅琊山的特点:_亭的位置:_自号醉翁的原因:_ 第二段朝暮景色的特点:_ 春夏秋冬景色的特点:_ “乐亦无穷”的原因:_ 第三段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是_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是_第四段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_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_(3)、文章用不同的虚词过渡,使得文章层次清晰分明,井然有序。请概括各段大意。 先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他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继写:_。 再写:太守和游人宴饮之乐。 最后写:_。第2课时(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学习标准流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全文。(二)、语段翻译(注意重点词和关键词翻译准确理解句式的变化翻译流畅、完整多关注名句的翻译)(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3)、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三)、问题探究第四段中乐有哪三中情境?_2、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_3、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_4、第三段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_“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太守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的“乐”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_第3课时(四)、总结提升1、作者之“乐”体现在三个方面: , , ,其中作者说“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他的“ ”思想,和范仲淹的“ , ”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2、文中现在还在用的成语有:_、_、_。 3 、当堂背诵,能力提升 (梳理文章脉络,抓住关键字记忆背诵)亭所在 亭之环境 亭的由来山中景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游宴乐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太守归 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 4、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与欧阳修的遭遇基本相同,但文章却毫无抑郁之感,从欧阳修与范仲淹身上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_ 5、结合醉翁亭记的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对联补充上联。 _,范仲淹以天下为忧。参考答案:第1课时(一)基础练习1、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北宋 唐宋八大家2、觥 筹 伛 偻 蔌 y mng zh ning hn尤其、特别 靠近 情趣 领会;寄托 背着东西的人 摆开 弦乐器;管乐器 投壶 是(二)研习课文1、(2)、第一段:环滁皆山也 林壑尤美 蔚然而深秀 临于泉上 饮少辄(zh)醉,而年又最高 第二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第三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太守醉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第四段: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醉能同其乐 (3)、写山中景色和出游之乐 写日暮众人醉归的情景第2课时、语段翻译(1)、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不整齐,太守返回宾客跟随着。(4)、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的美景。(5)、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6)、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三)、问题探究1、一是禽鸟之乐;二是游人之乐;三是太守之乐。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3、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4、不好,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情享受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旨。5、乐趣、乐趣、乐趣、以为乐、快乐。第3课时(四)、总结提升太守、众宾、游人与民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4、无论是处于何种人生境地,都不应只沉溺于个人的得失,应积极,乐观向上,胸怀宽广,尤其是当代青年人,在竞争大潮中更容易出现个人挫折,要想成就一番大业,必须具有范仲淹与欧阳修那样的胸怀和气度。5、欧阳修以百姓同乐。第1课时随堂抽测题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酿泉( )晦明( )野蔌( )宴酣( )阴翳( )觥筹( )( )2、下面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 b、颓然乎/其间者c、野芳发/而幽香 d、四时之景/不同3、翻译下列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第1课时随堂抽测题答案:1、ning hu s hn y gng chu 2、c 3、(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像那太阳出来了,树林的雾气就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一的,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第2课时随堂抽测题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皇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指欧阳修)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1、选出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安此丰年之乐 / 安于畎亩衣食 b、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 朝而往,暮而归c、幸生无事之时也/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d、四方宾客之所不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翻译句子。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_3、文段中点明了作者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4、文段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是_。5、本文段选自欧阳修的丰乐亭记,结合文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要以“丰乐亭”来命名。_6、从文段可以看出,作者表现出了与醉翁亭记一文相同的政治理想,就是:_第2课时随堂抽测题答案1、d 2、喜欢滁州地方偏僻而政事简略,又爱这里的人习惯于安适清闲。 3、夫宣上因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 4、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5、因为当地百姓获得丰收,生活和美快乐,作者又与民同乐,所以以此命名。 6、与民同乐 第3课时随堂抽测题醉翁亭记中考习题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09湖南省益阳市)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09湖南省益阳市)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 )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晦:( ) (3)、行者休于树 于:( ) (4)、临溪而渔 渔:(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09北京市燕山区)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09北京市燕山区)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09浙江省温州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大学数学试卷
- 奶粉品尝活动方案策划(3篇)
- 米字支撑施工方案(3篇)
- 鹤壁路面开槽施工方案(3篇)
- 感恩业主品牌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挖碴装车施工方案(3篇)
- 药械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制考题及答案
- 新材料作文题目及答案
- 写好友作文题目及答案
- 新北师大单元分析六上第六单元《比的认识》单元教材解读
- 福建升辉鞋业有限公司年加工EVA鞋底385万双、TPR鞋底65万双、PVC鞋底60万双项目环评报告表
- 零星维修服务方案
- 胸腺瘤诊断治疗指南
- 班主任到场签到表
- 视网膜静脉阻塞.LM
- 华为客户接待规范接待礼仪课件
- 海底捞-A级门店管理制度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课堂PPT)
- 二年级上册口算100道(6套直接打印)
- 员工创新奖励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