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材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经济体制的稳定性 b小农经济的停滞性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欧洲经济后来居上2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注意abcd顺序 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精耕细作方式继续沿用c畜力成为农耕的新动力 d筒车开始应用于农业灌溉4安徽省六安战国墓发掘出一把精美的宝剑。据统计,北墓葬外藏室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下列物品肯定不会在墓中出现的有青花瓷 棉布衣服 青铜器 纸币“交子” a b c d 5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 c d6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傜以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本质上反映了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的后果。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c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盐铁官营给地方官剥削民众的机会。7西汉初年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 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 c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 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8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a街市 b瓦肆 c夜市 d草市9明清时期,在位于交通要道的城镇建有商业会馆,右图是山东省聊城运河西岸的山陕会馆。下列对会馆叙述正确的是 a会馆是地区商贸的管理场所 b会馆是同乡聚会的交际场所所 c会馆是产品交换的经营场所 d会馆是信贷集资的金融场10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材料中 “角色” 的定位最准确的是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 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 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11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12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表中可以得出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有时间大事记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1930年4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军阀混乱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官僚资本挤压 外国的侵略a b c d13下面这幅图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的含义是a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d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14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151895年,甲午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开机生产。下列有利于大生纱厂创办的因素有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a b c d16历史地图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有关下面两幅地图的信息,不合理的是 中华民国对外开放图(1917) 中国改革开放示意图a两者都是从东南沿海开始逐步向全国扩展b前者开放无规律、无计划,是被迫;后者有计划、逐步开放,是主动c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d前者开放的区域具有不彻底性;后者是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结合17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18下面是l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示意图,出现图示现象的客观条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动员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19读下图,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合法化 b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c民族工业发展得到政府支持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20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近代科学技术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21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a b c d22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23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24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种做法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25下列是建国以来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两幅图片。导致图片所反映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c南方谈话精神已深入广大民众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26“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土豪”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27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择偶标准19481966年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5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职业178258282407籍贯42496741从表中可以看出a其侧重点经历了政治出身经济利益学历学识的演变历程b时代变迁使择偶标准向个人能力倾斜c大众择偶标准的盲从心理较重d改革开放后对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的关注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8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 b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c便利了列强侵略势力的扩展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29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条款规定:“一、脚踏车及犬不准人内;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人奏乐之处;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人内”。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是a形成平等观念 b外争权益,内省公德c树立规则意识 d口诛笔伐,愤懑宣泄30“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10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材料二 马嘎尔尼对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及其高级官员眼中只有不屑。清政府对他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他的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中国由此失去了一次在平等基础上开放贸易市场的机会。材料三 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四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4分)32.(10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天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材料二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进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裁:“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运进来。”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城乡关系的透视材料三 “在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清廷于1897年诏令兴农学,翻译农学书籍次年,清政府谕令各省设立“农务局”,掌管督课农务事宜,决定在学堂中设立农学科”。吴申元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四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1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种方式的特点。(2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出什么新现象?(2分)(3)据材料三列举晚清政府农业政策的新变化。(2分)(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怎样的改革?(1分)它的推行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33. (10分)民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末男子 孙中山 旧式婚礼 文明婚礼(1)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 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李维清上海乡土志(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4分)材料三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四 在广播电视出现以前,报纸一直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媒介。 申报 维新运动中的报刊 革命派创办的报刊(3)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4分)34(10分)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经济交流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计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130。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材料二 处于欧洲上升时期的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癫狂。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公斤,白银246000公斤,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迁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了无可争辩的运输队,而荷兰和英国则成为这次财富大迁移的最终受益者。摘自方舟从海洋开始人生的冒险家们材料三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白银国有,统一发行法币,以法币代替银元,作为市场唯一流通货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为什么白银会大量流入中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量贵重金属的涌入对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的影响。(4分)(3)材料三的措施对当时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学段考试卷考位号 高一历史答题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注意: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1) (2) (3) (4) 32.(1) (2) (3) (4) 33.(1) (2) (3) 34.(1) (2) (3)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abdccdd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