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诗词八首《饮酒》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诗词八首《饮酒》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诗词八首《饮酒》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诗词八首《饮酒》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诗词八首《饮酒》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 陶渊明 365 427 字元亮 一说名潜 字渊明 东晋著名诗人 辞赋家 散文家 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 人 出生于一个沦落的仕宦家庭 二十九岁时出任江州祭酒 不久就辞官归隐 后来 又出任彭泽令 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 县使叫他束带迎接 他说 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就离职还乡 这时他41岁 以后再没做官 死时63岁 他的作品现存的有诗120首散文六篇 辞赋3篇 作者简介 据说 饮酒 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 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 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 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 说明 心远地自偏 的哲理 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写作背景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 感情朗读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却没有世俗交往的喧闹 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因为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 所以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偏僻安静起来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 无意中看见郁郁葱葱的庐山 境与意和有悠然自得的兴趣 傍晚山色秀丽 飞鸟结伴而来 此时此地的隐居生活有真正的意趣 想辩说出来 却忘记该怎样用言语表达 化诗为文 从 饮酒 诗的开头四句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 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 权力 地位 财富 荣誉 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这已成了普遍现象 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 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 问君何能尔 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 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 心远地自偏 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 超脱了世俗 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 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 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 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 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诗歌赏析 悠然见南山 的 见 有的版本作 望 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见 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 而 望 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 这就是说 望 是有意识的注视 见 是无意识的瞥见 用 见 正符合作者 悠然 的情趣 用 望 就缺乏 悠然 之情味了 所以苏东坡也说 如果是 望 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诗歌赏析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 心里觉得十分清静 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 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 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 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对悠闲自得 恬淡闲适 自由自在农村淳朴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诗歌赏析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