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启东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启东市启东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启东市启东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启东市启东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启东市启东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一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上。1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2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3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4荣氏兄弟与友人1902年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起家,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据材料分析,荣氏企业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迅速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企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d主要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5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b“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6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措施规定:“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推翻清政府统治 实行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开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7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世博会中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中国展品在此次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有: 成立不久的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出于扶植民国政府的需要的结果 中国希望振兴实业,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的结果 8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这段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加强对民营企业控制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9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英国圈地运动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 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a b c d10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11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1974年、1980年贴的两副对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为“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为“欢度春节”。出现这种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人民公社的推行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2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评述最为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制度b后者是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农业生产力13“又出新车了!”“又有车降价啦!”这是近来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表面上看,这种降价是企业自发的行为,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4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15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6“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忌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17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18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9“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 a引进外资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置经济特区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3. 下列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c开放城市全部在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 d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4. 根据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表l 中国1952 1956年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1952年4153243072061956年54517127200412a1952年三大改造后全民所有制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b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占据相当比例,意味着改造尚未成功c对农业的改造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所占比例提高的重要原因d三大改造是19521956年所有制结构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25. 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c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9%,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878%d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04%26. 下图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271980年8月,原温州市革命委员会转发了市工商局关于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全面整顿、登记、发证工作的报告的通知,1844位个体户统一领到了营业执照,成为温州乃至全国第一批具有合法身份的个体户。这说明a温州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d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体地位28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 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29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30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其中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划出特定区域,属政治特区二、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答题卡上正确填a,错误填b。3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说明国家和民族独立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条件。33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条件。34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35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民间办厂的热潮。3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是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体制,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38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 ,建立乡、镇政府,我国农村公有化程度大大提高。39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40经济特区之“特”主要体现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第二卷 非选择题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一道题,共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许多重要工业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材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极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 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党和人民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材料三 上海工商界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前排左一为荣毅仁,左二为胡厥文,左三为盛丕华。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2)材料四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四变化的原因。1-5、abccb 6-10、d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