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 简单机械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n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滑轮重和摩擦)()a600 nb300 nc200 nd100 n2某人到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部肌肉功能(轮重和绳重忽略不计)使用时,(1)绳a处固定不动,手在b处用力fb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2)绳b处固定不动,腿在a处用力fa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afbbfafbcfa=fb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重物g=300n,动滑轮重4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3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640n,并向上移动6mbf=640n,并向上移动1.5mcf=340n,并向上移动6mdf=150n,并向上移动l.5 m4如图所示,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8n、8nb12n、8nc8n、12nd12n、12n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6如图所示,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b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力的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a60牛b120牛c20牛d180牛8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吃饭用的筷子是个省力杠杆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9台风“卡努”于2005年9月12日凌晨到达常州,造成一些树木被吹倒,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后,用绳来固定(绳的一端已绑在木桩上),则下列措施中效果较好的是()a绳直接系在a点b绳直接系在b点c在a点垫上木板,再系上绳d在b点垫上木板,再系上绳10如图所示,物重为20n,摩擦不计绳的一端拴在地面上,用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2m的过程中(滑轮自重不计),则有()a重物上1mbf为40nc重物上升2mdf为10n11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绳子的一端p,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不计滑轮、绳、弹簧的测力计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及2秒内p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a8n,4mb8n,8mc16n,4md16n,8m1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物重g=100n,则当物体静止时,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100n 25nb100n 50nc50n 25nd50n 50n13人体重为600n,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匀速拉上去,如图,已知吊篮重240n,不计滑轮重,则他所用的力应为()a280nb420nc600nd240n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4如图,a、b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重30n,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n,匀速拉动物体,水平拉力f为n15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牛;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米/秒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牛,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牛,方向16用图示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图中滑轮是定滑轮,滑轮是动滑轮已知小车的重量g=5n,拉力大小f=3n,则物体与地面之间摩擦力f=n若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前进了5m,则绳子被拉力f拉过m17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将重为g=1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若人重为600n,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n (滑轮、绳的重力、摩擦不计)18利用如图甲、乙两滑轮组提升重物g甲和g乙,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拉力f相等,则所挂重物g甲和g乙的比值是19如图所示滑轮为(定滑轮、动滑轮),站在小车上的人用大小为20n的力拉绳子,通过滑轮,绳又拉着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不考虑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n20如图所示,物重g=550牛,滑轮重为10牛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牛,挂钩a承受牛的拉力,拉力f为牛,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过0.5米,则物体向上移动米21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0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n,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m,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为n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2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2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l和f2的力臂l1和l224小红学习了滑轮之后,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图(甲)装置,将船拉上海滩,小明分析后,认为不太合理,请在图(乙)中画出你的方法(把绳和滑轮画出来,并标出木桩的位置)25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26小明想使用滑轮组提升质量为300kg的物体到12m的高处,绳子最大只能承受800n的力,(1)请帮他设计一个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并在所选的滑轮组上画出绳子的绕法;(2)他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绳子(3)请帮他计算提起重物时所用的拉力(绳重、动滑轮重、摩擦均不计,g=10n/kg)2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0,力臂oa=0.2m,ob=0.4m,在a端挂一体积为103m3的物体g,b端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10n的拉力,杠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求:(1)物体g所受重力(2)物体的密度(g=10n/kg)28如图,用滑轮组牵引重物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是300n,滑轮重与绳子摩擦力不计,则:(1)重物受到多大的摩擦力?(2)重物前进1m,绳子自由端移动多少米?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章 简单机械2015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河源市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1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n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滑轮重和摩擦)()a600 nb300 nc200 nd100 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简单机械【分析】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使用滑轮组时,所用拉力f=g,要使拉力最小,就要使n的值最大,因为只有一个动滑轮,从动滑轮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最大为3,据此求解判断【解答】解:如图,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从动滑轮的上钩开始绕起,绕成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最大为3,此时最省力,拉力最小,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f=g=600n=200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绕法及省力情况,用好条件“拉力最小”(拉力最小,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最多)是本题的关键2某人到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用如图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部肌肉功能(轮重和绳重忽略不计)使用时,(1)绳a处固定不动,手在b处用力fb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2)绳b处固定不动,腿在a处用力fa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afbbfafbcfa=fb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分析】分析滑轮可知,有绳a和重物两个力在向下拉滑轮,向上的只有b处施加的拉力,故有g=fa,fb=2fa【解答】解:不论是在b处拉绳,还是在a处拉绳,滑轮和绳都没有变,故a、b处的拉力关系是不变的,即fb=2fa=2g,所以fafb故选b【点评】本题是考查滑轮的实质,在a处拉绳子,在b处拉绳子,使用的是相同的滑轮,故它们的大小关系是固定的3如图所示,重物g=300n,动滑轮重4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3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640n,并向上移动6mbf=640n,并向上移动1.5mcf=340n,并向上移动6mdf=150n,并向上移动l.5 m【考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此题是动滑轮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正常使用时是将物体挂在轮轴上,拉绳子的一端而特殊使用方法恰好相反,拉轮轴而将物体挂在绳子的末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不仅不省力而且费2倍的力,但能够省一半的距离【解答】解:这是动滑轮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它的特点是费2倍的力却省一半的距离所以,施加的力f=2g=2300n+40n=640n,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h=3m=1.5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我们只要用我们学到的有关于动滑轮的知识就可以很好的解答此题4如图所示,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8n、8nb12n、8nc8n、12nd12n、12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分析】首先确定甲、乙两个滑轮都是定滑轮,甲受到三段绳子向右的拉力,每段绳子的拉力都相等且等于4n;乙受到两端绳子向左的拉力,两个力都等于4n然后计算两个测力计的示数【解答】解:f甲=3f=34n=12n,f乙=24n=8n故选b【点评】这类题分析滑轮的性质是关键,只要确定了性质和绳子段数就很容易解答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解答】解: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故选d【点评】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6如图所示,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b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力的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考点】杠杆的分类【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的,费距离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的,省距离只有a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要注意,我们用手将夹子捏开和我们用夹子夹住物品,两种情况的区别,这是个易错点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a60牛b120牛c20牛d180牛【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该滑轮组是用来水平移动物体的,克服的是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力,由图可知绳子股数是3,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即可求出摩擦力【解答】解:绳子股数是3所以绳子末端的拉力,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nf=360n=180n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滑轮组的计算8下列关于简单机械的理解,正确的是()a吃饭用的筷子是个省力杠杆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c使用杠杆,就是为了省力d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省距离【考点】杠杆的分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专题】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a、根据筷子的特点,判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结论;b、掌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被提升的物体重和动滑轮重;c、使用杠杆有时为了省力,有时为了省距离;d、掌握定滑轮的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解答】解:a、筷子的支点在上端,而阻力在最下端,动力作用在中间位置,所以阻力臂大于动力臂,为费力杠杆,所以a说法错误;b、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体重和动滑轮重有关,所以b说法正确;c、使用杠杆,有时为了省距离,如费力杠杆,所以c说法错误;d、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杠杆和滑轮组的知识,掌握杠杆的分类及特点,有关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及特点要理解并掌握此题还考查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9台风“卡努”于2005年9月12日凌晨到达常州,造成一些树木被吹倒,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后,用绳来固定(绳的一端已绑在木桩上),则下列措施中效果较好的是()a绳直接系在a点b绳直接系在b点c在a点垫上木板,再系上绳d在b点垫上木板,再系上绳【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绳子上的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承受的风力越大【解答】解:在树上垫上木板,再系上绳,增大树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对树的压强,以防损坏树木;在a点系绳,增大了动力臂,在动力一定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道,可以承受更大的风力故选c【点评】巧用所学知识(压强、杠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有意义!10如图所示,物重为20n,摩擦不计绳的一端拴在地面上,用力f使滑轮匀速上升2m的过程中(滑轮自重不计),则有()a重物上1mbf为40nc重物上升2mdf为10n【考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分析】本题为倒挂的动滑轮,根据动滑轮的特点:绳端的力为轴上的力的一半分析【解答】解:在动滑轮中存在绳端的力为轴上的力的一半,g=20n,则f=2g=40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注意不要机械地利用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的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1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绳子的一端p,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不计滑轮、绳、弹簧的测力计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及2秒内p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a8n,4mb8n,8mc16n,4md16n,8m【考点】动滑轮拉力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此滑轮的种类,是动滑轮动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摩擦力,所以绳端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绳端拉力是物体与地面摩擦力的一半在此题中还要用到公式s=vt【解答】解: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s物=v物t=2m/s2s=4m,由图知,这是动滑轮,所以p移动的距离为sp=2s物=24m=8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2f=28n=16n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与以往不同的是使用动滑轮不是克服物体的重力,而是克服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但始终要明确一点,使用动滑轮时,绳端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但绳端的拉力是作用在动滑轮上的拉力的一半12如图所示,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不计物重g=100n,则当物体静止时,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a100n 25nb100n 50nc50n 25nd50n 50n【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分析图中滑轮的特点,确定滑轮的类型,根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作答【解答】解:图甲弹簧测力计直接和物体接触,测量的是物体的重力,所以甲的示数是100n图中的两个滑轮都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经过两次省力,所以乙的示数是物重的四分之一,为25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动滑轮拉力的计算,关键是理解动滑轮的工作原理13人体重为600n,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匀速拉上去,如图,已知吊篮重240n,不计滑轮重,则他所用的力应为()a280nb420nc600nd240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分析】由于在匀速提升吊篮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三段绳子的拉力等于人和吊篮的重力之和可据此求解【解答】解:将人、吊篮看作一个整体,匀速提升吊篮,3f=g吊篮+g人=240n+600n=840n,人的拉力:f=840n=280n故选a【点评】人站在吊篮内,取人和吊篮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4如图,a、b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在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时,物体重30n,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90n,匀速拉动物体,水平拉力f为30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由图示滑轮组求出承重绳子的股数,然后求出拉力大小【解答】解: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n=3,物体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nf=f,拉力:f=30n;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求拉力大小,求出滑轮组承重绳子的股数,应用平衡条件及滑轮组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5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牛;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米/秒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牛,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8牛,方向竖直向上(或“向上”)【考点】飞机的升力【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对飞机吹风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解答】解: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说明飞机受到的重力为15n对飞机吹风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为为7牛,示数减小,说明飞机受到了一个向上的升力,升力的大小为f=gf=15n7n=8n故答案为:8,竖直向上(向上)【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应用,并证明了飞机升力的产生16用图示所示的滑轮牵引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图中甲滑轮是定滑轮,乙滑轮是动滑轮已知小车的重量g=5n,拉力大小f=3n,则物体与地面之间摩擦力f=9n若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前进了5m,则绳子被拉力f拉过15m【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使用过程中,滑轮位置固定不动,是定滑轮;使用过程中,位置不断变化,是动滑轮;由图中滑轮组可知,n=3,所以f=f,知道拉力大小,可求摩擦力大小;根据s=nl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解答】解:由图知:小车运动过程中,甲滑轮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是定滑轮,乙滑轮的位置随小车一起变化,所以是动滑轮;f=f,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3f=33n=9n;绳子拉过的距离为s=nl=35m=15m故答案为:甲;乙;9;15【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和拉力的计算,要注意在水平方向上使用滑轮组,克服的是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将图形逆时针旋转90帮助分析17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将重为g=1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人对绳子的拉力为500 n;若人重为600n,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100 n (滑轮、绳的重力、摩擦不计)【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专题】计算题;简单机械【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滑轮、绳的重力、摩擦不计,根据f=g求出拉力的大小;(2)地面上静止的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的支持力,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据此求出人对地面的压力【解答】解:(1)由图可知,n=2,人对绳子的拉力:f=g=1000n=500n;(2)地面上静止的人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支持=gf=600n500n=100n,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f支持=100n故答案为:500;100【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和平衡条件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应用,利用好f=g是关键18利用如图甲、乙两滑轮组提升重物g甲和g乙,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拉力f相等,则所挂重物g甲和g乙的比值是3:2【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专题】简单机械【分析】由图可知甲乙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根据f=g表示出两者的拉力,根据拉力相等即可得出等式求出所挂重物g甲和g乙的比值【解答】解:由图可知,n甲=3,n乙=2,不计滑轮重和摩擦,f甲=g甲=,f乙=g乙=,f甲=f乙,=,即g甲:g乙=3:2故答案为:3:2【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拉力的计算,关键是绳子有效股数的确定和利用好两者的拉力相等19如图所示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动滑轮),站在小车上的人用大小为20n的力拉绳子,通过滑轮,绳又拉着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不考虑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小车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40n【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专题】推理法;图析法【分析】该滑轮的转轴固定为定滑轮,人的拉力等于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等于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加上人对小车的摩擦力,而人对车的摩擦力等于人的拉力f,据此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滑轮的转轴固定,该滑轮为定滑轮;人的拉力等于绳子对小车的拉力f=f=20n;由图可知,人站在小车上,小车前进的动力为人对车的摩擦力和绳对小车的拉力,而人对车的摩擦力等于人的拉力f,即f=f=20n,物体做匀速运动,小车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等于绳子对小车的拉力加上人对小车的摩擦力,即f=f+f=20n+20n=40n故答案为:定滑轮,40【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定滑轮的特点,能根据题意得出小车前进的动力为人对车的摩擦力和绳对小车的拉力是本题的关键,不要忘了人对车的摩擦力20如图所示,物重g=550牛,滑轮重为10牛当物体g匀速上升时,则挂钩b承受拉力为550牛,挂钩a承受280牛的拉力,拉力f为280牛,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过0.5米,则物体向上移动0.25米【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1)对动滑轮来说,挂钩b受到的拉力是由重物施加的,故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因为是在同一根绳子上,故挂钩a受的拉力大小等于绳端拉力f,即物体和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2)有几段绳子在拉物体,绳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解答】解:(1)因物体重550n,故挂钩b受到的拉力为550n;挂钩a受到的拉力等于绳端的拉力,为物体和滑轮总重的一半,即(550n+10n)=280n(2)因有两段绳子在拉物体,若绳子自由端向上拉过0.5米,则物体上升距离即为绳子自由端上升距离的一半,即0.5m=0.25m故本题答案为:550;280;280;0.25【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还考查了滑轮上a、b挂钩的受力,这需要学生对滑轮的受力情况有比较清楚的理解21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0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不计滑轮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10n,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6m,物体所受摩擦阻力为30n【考点】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用滑轮组拉动物体时,同一根绳子,有几段绳子承担力,每一段段绳子承担的力是相同的(2)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是:s=ns(3)分析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根据平衡力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如图,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三段绳子承担,每一段绳子承担的力是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0n,所以拉力f大小是10n(2)物体匀速前进了2m,有三段绳子承担,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3s=32m=6m(3)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三段绳子承担,所以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大小是:f=3f=310n=30n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和水平向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f=f=30n故答案为:10;6;30【点评】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时,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力,不考虑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分析竖直方向的力,不考虑水平方向上的力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2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300n向下的拉力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轮组上绳的绕法【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滑轮组由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绳子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首先根据拉力和物重确定绳子的段数,后确定绳子的绕法【解答】解:此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为:n=3同时用力方向向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绕法,首先要掌握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23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受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fl和f2的力臂l1和l2【考点】力臂的画法【专题】作图题【分析】因为ob的力臂最长,所以过b点作垂直于ob的力,即为最小的作用力;再根据力臂的画法,过支点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和阻力臂【解答】解:如图所示【点评】会根据力臂越长越省力,作出最小的力,会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24小红学习了滑轮之后,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图(甲)装置,将船拉上海滩,小明分析后,认为不太合理,请在图(乙)中画出你的方法(把绳和滑轮画出来,并标出木桩的位置)【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专题】作图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动滑轮实质是一个省力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解答】解:为了省力,可以将滑轮安装在小船上滑轮当做动滑轮来使用能够省一半的力,如图所示:【点评】要使滑轮组省力,就是使最多的绳子段数来承担动滑轮的拉力25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滑轮组的组装在绕线时,可以从动滑轮或定滑轮绕起,在题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解答】解: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动滑轮绕起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滑轮组的组装,要掌握滑轮组的两种绕线方式:可以从定滑轮或动滑轮绕起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用力的方向26小明想使用滑轮组提升质量为300kg的物体到12m的高处,绳子最大只能承受800n的力,(1)请帮他设计一个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并在所选的滑轮组上画出绳子的绕法;(2)他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绳子(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新乡市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毕业生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江苏鑫氟天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北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员招聘7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河北秦皇岛抚宁区为部分区直单位选调全额事业工作人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烟台莱阳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吉林白城师范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57人(1号)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市公安局招聘辅警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法语幼儿教学课件1
- 钩针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阳豆门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海上风电场安全培训课件
- 2026届高考备考数学总复习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 2025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课件
- GB/T 13090-2025饲料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
- (2025)学法用法考试题及答案
- 巴以冲突的原因
- 占用道路施工组织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