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第5课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30分钟,分数: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关于爱因斯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879年出生于德国b由于品学兼优,受到老师的欢迎c1905年他发表了论物体的电动力学d具有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爱因斯坦上中学时由于总爱提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而不受老师欢迎。答案:b2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一场变革。它()a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b打破了绝对时空观c彻底解决了19世纪以来物理学面临的危机d标志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开始进入微观粒子时代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答案:b3.下列对于右图所传达出的信息表达不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b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80周年c以爱因斯坦理论为基础研制的原子弹爆炸60周年d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爱因斯坦活动的分析理解能力。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件与“2005年”关系不大,b项符合题意。答案:b4爱因斯坦生前留下遗言:“不许把房子变成博物馆。”这说明爱因斯坦什么样的可贵精神()a崇拜偶像b反对个人崇拜c看重荣誉 d死后要哀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拥有伟大的人格。解答本题要立足于题干的材料,理解其含义为反对个人崇拜。答案:b5(2010天津高考)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a普朗克 b麦克斯韦c玻尔 d爱因斯坦解析:本题考查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爱因斯坦提出的光的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d符合题意;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创立了量子假说,a不符合题意;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b不符合题意;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c不符合题意。答案:d6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自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b坚持“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c已移居美国,不便联系d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爱因斯坦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从所给材料来看,是因为普朗克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而爱因斯坦则是二战时期反对纳粹暴行的著名人士,二人的政治观点不同,与a、c、d三项没有关系。答案:b7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因斯坦向各国呼吁采取联合的经济制裁制止日本对华侵略;20世纪30年代,当战争阴影在德国呈现时,爱因斯坦呼吁各国人民为和平而斗争。这些行动表明爱因斯坦是一位()a极端的民族主义者b极具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c狂热的爱国主义者d创造能力极强的科学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时刻关心人类的和平与进步。答案:b8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对论的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经验不一致,很多人不理解,往往让人不能接受。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9题10分,10题8分,共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材料二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物理学大厦落成”指的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落成的?(4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3)物理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当时有什么意义?(3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过渡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设问简单,可结合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解答。第(1)问考查经典物理学的形成及原因,即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及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可判断为相对论的提出,原因应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解答。第(3)问考查相对论的意义,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答案:(1)经典物理学。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2)由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则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2分)(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2分)(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3分)(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1分)解析:第(1)问考查教材知识。第(2)问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二人的观点。第(3)问注意抓住“科学作用”这一角度分析。第(4)问注意从“共同价值取向”来总结。答案:(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论(或提出光电效应),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