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皇华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周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2.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简称,如江西简称赣,上海简称沪等。下列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山西 b河北 c四川 d福建13.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15.有人说:“英国革命前后,在传承中创新是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之一。”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通过革命处死了国王 b议会制度逐步完善c共和制度建立起来 d不断进行殖民扩张16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的:“起初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最后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a b c d17以下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一致的是()a“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b“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并未对此做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c“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称的那么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d“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18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材料中“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a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当时中共力量还很弱小c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d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作方式19.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a b c d20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 ()a亚非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布雷顿森林会议 d第26届联大21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合适借口 这种行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a b c d221948年4月3日,杜鲁门批准设立了经济合作总署来负责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它的使命之一是推动国际贸易,特别是为美国提供足够的市场容量。另外一个使命则是对苏联势力在欧洲不断扩张的影响进行遏制。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将西欧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继续扩大了美国海外市场 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和西欧之间的经济联系ab c d23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趋向单极化b当前,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一超多强是两极格局瓦解后向多极化推进的过渡形式d鉴于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美国放弃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计划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38题22分,第39题30分,共52分)38.(22分)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2)?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4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新中国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6分) 39(30分)自19世纪初至今,欧洲由分裂走向了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他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 乔治博尔多诺韦拿破仑 材料二:在我们的时代,大量的贸易、国际共同事业、没有国界之分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交通、频繁的旅行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推动欧洲各民族向着这个方向迈进。因此,我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我们可以设想,以此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如果有一天它们受到威胁时,那么,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有可能使它们联合起来。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材料三: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四: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它的基本内容是共同市场和共同的经济政策形成,核心是关税同盟和共同的农业政策。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大大扩大了一体化范围,确立了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政事务的合作。1995年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2002年,又同意接受匈牙利等10个中欧国家入盟。(1)材料一中,拿破仑统一欧洲的设想和方式是什么(6分)?说说其失败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中,戴高乐实现欧洲统一的观点是什么(3分)?你对此作何评价?(3分)(3)根据材料三,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促使其走向统一的具体原因。(6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罗马条约相比,在内容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大欧盟的形成和扩展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发展潮流?(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16:aadbb 1723:aadbb dd二、材料题38、(1)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政治因素: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民族危机的加深。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不同: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制度。(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6分,每点2分)39、(1)设想:以本国为主宰统一欧洲。(3分)方式:以武力统一欧洲,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3分)原因:武力统一违背欧洲各国人民的意愿,侵犯了各国人民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武力统一建立在军事统治基础上,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4分)(2)观点:主张通过各国间协调和合作,扩大团结,进而实现真正的统一。(3分)评价:这一观点承认各国的差异,尊重各国人民意愿,强调各国间的团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会展策划与设计中级考试热点分析及模拟题详解
- 2025年生物质碳化专用炉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电力测量仪表项目建议书
- 腕管综合征护理
- 2025年家畜良种胚胎生物工程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徽省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具及类似用具项目发展计划
- 执业临床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云南省部分学校高二(上)联考数学试卷(8月份)含答案
- 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
- 【MOOC】法说西游记-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旅游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5年
- 2022上海小升初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历年10卷)
- 钢琴介绍 课件
- 手术中的电生理监测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
- 软件系统故障恢复及应急预案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附件五:词汇表
- 泰戈尔-飞鸟集中英文版全
-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体育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