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市奉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省宜市奉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袅娜(nu) 惬意(qe) 熨帖(y”n) 独辟蹊径(x) b点缀(zhu) 落蕊(ru) 涸辙(h) 绮丽(q) c淇水汤汤(shng) 将子无怒(qing)溘死(k) 攘诟(rng) d否泰(p) 纤细(qin) 吐哺(b“) 譬如(b)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寞 飘缈 斑驳 蓊蓊郁郁 b混沌 训鸽 自遵 揠苗助长 c婆娑 葱茏 孔隙 其黄而殒 d愆期 涉淇 修姱 越陌度阡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张名很早就开始打扫卫生,等同学们到教室时他早就隐隐约约地把卫生搞好了。 b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c 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地登上舞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俄互办文化年,两国之间开展大规模、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使中国是友好邻邦的理念在俄罗斯深入人心,为两国关系奠定广泛、牢固的社会基础。 b中央惠农政策接连出台,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福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惠农政策 实施过程中,被以各种方式打折扣,让不少农民感到“惠而不实”。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5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和爱国知识分子。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浪漫主义的源头是诗经,现实主义则始创于“楚辞”。 d乐府原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负责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 璧”。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d“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7下列语段的语序已被打乱,其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a b c d8下列句子中“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9下列加点的词语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2题(9分)屈原列传(节选)司马迁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b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c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12作者借渔人之口,责问屈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3分) ( )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以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 b说明屈原坚持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了屈原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尚美好的节操的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一些。三、(27分)13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4分)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4分)14默写填空(10分) 长太息以掩涕兮, 。 举手长劳劳, 。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还顾望旧乡,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池鱼思故渊。 ,依依墟里烟。1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注:嗣音:传音讯。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意?(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2 分)北方冬天的魂魄赵太国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自然呈现出一片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乎都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他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城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淳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东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他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 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新的开始。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意义的东西都始于冬天,首功又当推这个冻字。冻,是生命的养料,是无处不在的造物主,是创造新天地的大英雄,野马般兀立于北方的昆仓山、祁连山、终南山、长白山,不仅有其横空出世的气魄之大,更有终年积雪的山峰之奇,他们的生命当然也照样需要这个冻的营养来滋补,否则,这些庞大的生命就会因贫“雪”而元气大伤,我甚至觉得,在北方的冬天里消失的生命,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枚草叶,都是不可小瞧的。正是千万片树叶的零落入泥,千万枚具有献身精神的草叶的枯黄,才使小草维持了生命,才使整个板结的土地有了万物复苏的希望,那些光秃无叶枝桠黝黑的树木,虽然表面上毫无生机,但其内部的运动却并未止息,尤其是树的根部天天都在板结着的冻土层之下沉着地呼吸,一点一滴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慢慢地积蓄着抵抗寒冷和来年继续生长的力量。就连枝条上的芽鳞也在萌动,它们是一粒粒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是一排排列队而立、待命出征的战阵。望着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那光秃秃的树木,那飞满万里长空的雪片,使我想起了“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的刑天;想起了每天衔石丢入大海的精卫鸟;想起了喜雪的毛泽东和他一生的传奇和伟业。透过雄浑壮阔的茫茫雪原,我似乎还能倾听到我们祖先的脚步声,也能依稀看见盘古开天辟地的巨大身影。那么,在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我们的生命应该注入什么样的魂魄呢?16北方的冬天有哪些特点?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魂魄是什么?(6分) 17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 (生命)以终点为起点。 18第四段面对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作者产生联想的原因是什么?(6分) 19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全文采用象征、拟人、排比、白描、夸张等手法,既写北方冬天之景象,又从景象之中写出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北方冬天的魂魄。 b、北方冬天的魂魄启示人们:大自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既使在北方的冬天里仍然适应和积蓄着,孕育着新生命,作为具有高级生命的人类,更应具有优秀的生命品质。 c、文章最后发问,不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旨,而是启发读者对生命进行深思。 d、文章从写大自然的生命品质,到写人类的生命品质,过渡自然而合乎逻辑。 e、全文在写法上由物及人,末尾一句既总结上文,又引人思考,深化主旨。 五、小作文(共15分) 20司马迁的项羽之死中“霸王别姬”是一个经典片段。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当时的场景。要求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表现人物的某种性格、气质。200字左右。附原文片段: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系气盖世!时不利系骓不逝!骓不逝系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六、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呢?”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 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要求:1书写工整,内容充实; 2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700字左右; 3不得抄袭,否则以零分论处。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为了”重复5、c“现实”与“浪漫”对调6、b7、c8、aa 项,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b c d全为“互相”9、d否泰:好运气和坏运气二、(9分,每小题3分)10、ca 至于:到达 / 表让步的连词 b颜色:脸色 / 色彩 d从容: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 不慌不忙,沉着冷静11、da 顺承 并列 定后置标志 助词“的” 语气助词 表被动 d都是介词“因”12、c形为叙、实为议,既评屈原之志,又抒自己之情。三、(27分)13、(1)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4分) (2)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和节操,自取被逐呢?(4分)15、诗歌鉴赏(1)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重章叠句)的特点(4分)(2)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5分)最后一名含意:因欠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5分)四、(22分)16、(6分):北方的冬天苍茫、单调、肃杀、冰冻。隐藏在他们背后的魂魄是一种令人起敬和深思的生命品质,即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对春天复苏、发展的积蓄。17、1(3分)说明北方的冬天是和“冻”结合在一起的,“冻”是北方冬天的鲜明特色,也是对北方冬天威力的概括。 2(3分)冬天是大自然生命的终点,一切大自然的生命都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同时,期待着新的生命的复苏与开始。18、(6分)刑天、精卫鸟、毛泽东都是永不屈服、永不妥协的英雄,这与北方冬天的大自然里的树木等生命具有同样的精神和品质,所以,作者面对北方冬天的大自然,自然联想到与之相似的英雄。19、(4分)ac五、小作文(1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