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指导(十五)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二不要离开课本,应该说我们高中三年的学习,在高考卷上最直接体现出来的,就是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大家一定要牢固掌握三年来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掌握它的常见义项、用法。三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具体讲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方法指导】一、词的古今异义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微殊”的词,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这类词的演变情况是:1.词义扩大。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2.词义缩小。如“今”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4.词义弱化。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5.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刺客列传6.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二、一词多义(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 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例:(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三、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应当注意: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某词活用作其他类词,只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仍属于原先的词类。而词的兼类乃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词自身固有的,它们各自的用法是固定的、经常的。(一)名词活用作动词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先看例句: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晋军函陵,秦军南(军,驻扎)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左右欲刃相如(刃,杀)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例如两句。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如句。(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第句的“先”是时间副词)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句。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句。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以为后:同)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与一般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相同。其实,形容词、数量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名词。(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例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例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例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例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例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例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三)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分述如下: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这种动宾结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先看两个例句:孟子将朝王 武丁朝诸侯这两例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谓语动词都是“朝”,但它们的动宾关系却不同。前一例是一般句式,“朝”的动作是主语“孟子”发出的,宾语“王”是谓语动词“朝”的对象。语译为“孟子将朝见齐宣王”。后一例是使动用法,“朝”的行为不是主语“武丁”发出的,而是宾语“诸侯”发出的,是主语“武丁”使诸侯发出这个动作。语译为“武丁使诸侯朝见”。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由不及物动词充当的。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用作使动时,便带有宾语。这也是识别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途径。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上两例中,“惊”和“亡”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宾语,我们就知道它们是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 也。当翻译时,省略了的宾语要补上。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正由于及物动词本来就是可以带宾语的,要识别它是使动用法就困难得多。有的从句子的意思就可以识别,如下例的“饮食之”,我们解释为“吃喝他”就解释不通,只能解释为“让他吃喝”。子路从而后中的“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也属于这种情况。有的从中国的一般礼仪和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识别,如开头举的两例:孟子身份地位低,他朝见齐宣王是正常的;而武丁是天子,比诸侯的身份地位高,他去朝见诸侯是不正常的,只能作使动用法解。“阳货欲见孔子”也属于这种情况。阳货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地位高;孔子是老百姓,地位低,阳货并不是想要去拜见孔子,而是想让孔子去拜见他,所以“见”是使动用法。有的则还要熟悉历史。如“外连衡而斗诸侯”是商鞅的策略:对外采用连横亲秦的策略,不是秦国自己同诸侯斗争,而是使诸侯相互争斗,秦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斗”是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用作使动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这个形容词首先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也可进一步用作使动。比较两个例句: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前一句“长”和“短”都是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分别解释为“擅长”和“不擅长”。后句“正”、“笃”、“睦”、“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们之间一般通过句子的意思就可以区别开。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音wng,“使为秦王”。一般地说,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做什么;形容词的使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什么。(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这个“肉”就不表示成为肉,而是表示“使长肉”。)(四)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其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动词表示对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艾灸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与WTO规则适用性分析合同》
- 精准农业项目耕地承包合同
- 供应链金融业务股权转让与风险控制协议
- 地下车库土地租赁及车位销售合同
- 2025公务员妆容面试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平台与高校人才输送合作协议范本
- 企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化建议合作合同
- 军官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专业心态测试题及答案
- 厂房租赁合同书格式
- 标识牌的制作与安装方案
- GB/T 15934-2024电器附件电线组件和互连电线组件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完整版)
- 育肥猪购销协议书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 水库清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工程项目计价结算付款情况统计表
- DL∕T 797-2012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 JGJ181-2009T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