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1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2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3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4页
【中学教材全解】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语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嘈杂(co) 嫌恶(w) 猝不及防(cu)b.诽谤(bng) 冗长(rng) 乳臭未干(xi)c.滑稽(j) 伶仃(lng) 乐以教和(yu)d.造诣(y) 堆砌(qi) 言简意赅(g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酷爱 馔文 怨天尤人 b.消谴 寂寥 趾高气仰c.戏谑 荡漾 出奇制胜 d.陶冶 惩罚 人情事故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b.人在大千世界、星云世界中是那么微不足道。c.直到天黑,她还在煞费苦心、思前想后,编排种种谎话。 d.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地望洋兴叹啊!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每年的“两会”,少数民族代表艳丽的衣着总会成为闪光灯下的焦点。 b.通过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发起的“低碳生活周”活动,使很多中国人增强了环保意识。c.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d.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积极投身抗旱救灾斗争,迅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5.请你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补充两个句子。(4分)学习了忆读书这篇文章之后,一个同学深有感触,于是挥笔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读书对于我们大有益处。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 ;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读书,使人思想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情操得到陶冶,梦想得以放飞。6.综合性学习。(6分)同学们刚刚踏进中学的大门,融进了一个新的班级,一定都想为班级做点什么。如果班上要组建班委会,假如你想申报班长、卫生委员、宣传委员、体育委员四个岗位中的一个,请你根据这一岗位的需要,从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你会说(1)我想竞选的是: (1分) (2)我的竞选词是: (5分) 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风筝的选段,回答问题。(20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7.文学常识填空。(2分) 本文作者鲁迅,原名 ,浙江 人。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 、 和革命家。8.请从选文第段中找出直接描写“小兄弟”的语句。(2分) 9.就选文第段的叙述与描写,简要分析“小兄弟”这一人物形象。(4分) 10.注意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1)“这一节”是指哪一件事情? (2)“胡涂”在这里是指自己不明白哪一事理? 11.在第段中,文章反复强调“我”的心情很沉重:“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你对“我”此时心情的“沉重”是怎样理解的?(4分) 12.文章后面又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此时心情的“沉重”又该怎样理解呢?(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问:“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到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刹那间,台下一片寂静。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也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1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2)开得细小而执着。 14.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2分) 15.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品读第段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3分) 17.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4分) 18.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字左右)(4分) 三、写作(40分)19.请以“这件事真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本文为中学教材全解配套习题,提供给老师和学生无偿使用。是原创产品,若转载做他用,请联系编者。编者电话七年级语文(上)(语文版) 第一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b(a.“猝”应为“c”;c“稽”应为“j”;d“砌”应为“q”。)2.c(a.“馔文”应为“撰文”;b.“消谴”应为“消遣”,“趾高气仰”应为“趾高气扬”;d.“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3.d(“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而此句中应表示殷切地盼望之意。)4.a(b.删去“通过”或删去“使”;c语意重复,删去“目前”;d应把“迅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放在“积极投身”前面。)5.示例: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 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仿写句式是指抓住例句的句式特点,仿照其特点造新句。从语段内容来看,其前后构成排比,所以必须扣住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保持句式的一致性,符合句子的语境。另外,仿写还要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为基础。)6.示例一:(1)班长 (2)追求上进、聪明好学是老师对我的评价,勇敢大胆、处事公正是朋友对我的评价。同学们,请选择我一个有着多年班干部经验的我,一个为集体热忱满怀的我! 示例二:(1)卫生委员 (2)吃苦耐劳是我的本色,乐于助人是我的优点,我愿意为班级的窗明、地净、空气清新全力以赴。 示例三:(1)宣传委员 (2)我能用画笔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能用清脆的嗓音说出一句句标准的普通话,我更能用自信让我们班的宣传园地绽放出灿烂之花。 示例四:(1)体育委员 (2)阳光、活力是生活中的我,矫健、热情是赛场上的我,期待着你们的支持!(内容符合要求,表述清晰,语言大方、得体即可。)7.周樟寿 绍兴 文学家 思想家(解答这类题,需要日积月累,课外多看多记。)8(1)第段中的“和我相反的是他高兴得跳跃”。(2)第段中的“他向着大方凳瑟缩着”。(解答本题,要先了解选文的主要内容,题干中已经给出了答题区域选文第两段,锁定这两段即可解答。)9答案要点:“小兄弟”特别喜欢风筝,具有一般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但在他的身上更多的是压抑和受委屈,他瘦弱多病,胆小怕事,遭受欺负。分析人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对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神态等的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是通过对他人的言行或环境的描写间接表现人物。分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评价人物切忌贴标签式地将人物脸谱化,而应当就事论“人”。明确小说人物的“典型化”特征。10(1)指“我”当初毁掉弟弟的风筝。(2)“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通读全文,可知这件事是指“我”毁掉弟弟的风筝这件事。(2)答题区间在第段,由一本书“我”领悟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事理。11.当“我”明白了游戏和玩具对儿童的重要性后,“我”觉得当初毁掉弟弟的风筝是对他的一种精神的虐杀,因而感到深深地自责、愧疚和懊悔,所以心情沉重。而这种沉重的心情由于时空的缘故暂时无法排解,便只得“堕着,堕着”。(通读全文,可知“我”之所以心情沉重是因为自己当时毁掉了弟弟的风筝,这种心情沉重的原因是因为暂时无法得到排解,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得“堕着,堕着”。)12.答案要点:想得到弟弟的宽恕而不得,因而心情不能宽松起来,显得依然沉重;心情为虐杀和被虐杀的普遍现实而感到沉重。(结合全文内容和上题的问题和答案,可以理解“我”心情沉重的原因。)13.(1)拘谨不自然。(2)坚持不懈。(结合词典义和句意解释。)14.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这一自然现象。“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把人(学生、孩子)比喻成草,把人(学生、孩子)的成才比喻成“开花”,“母亲的话”则是在如实陈述一个自然现象。15.作者运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作铺垫;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借花喻人,表现文章的主题。(景物描写一般是为下文抒情或议论作铺垫的,在表现主题上有重要作用。)16.(1)(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2)他回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3)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4)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孩子的言行,总结概括即可。)17.形象:“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勇于反思的教师。作用:“我”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脉络,把人物和事有机结合,使文章条理清楚的作用,同时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通读全文,联系文章主题,分析人物言行,总结人物形象。)18.示例:当我走在那由她用小石子铺成的小路时,我一瞬间惊呆了!似乎在一瞬间,忘记了炽热的太阳,忘记了手中握着的扇子,一瞬间只有清凉:她是荷花.唯有她才能让人在炎热的夏天忘记太阳。她更像妈妈!(要点:比喻贴切合理;评价与比喻存在内容关联,体现关怀意识,语言流畅。)19.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写之前应该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另外,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发掘生活,点亮创新之灯。所谓发掘生活,即于寻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里,去“发”现一些事件的不同寻常之处,并“掘”出事件背后所蕴涵的深刻意义所在。选择这样看上去本不起眼的小事来作文,就既能避免选材时的老套,又能“以小见大”,富于创意。如山中避雨一文,记叙的就是很平常的一次途中遇雨避雨并用奏乐唱歌来打发避雨时光的事件,但作者在其中发掘出“乐以教和”的深刻主题。因而,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用真、善、美的眼光去发掘、发现生活中那些值得写的“亮点”。就本次作文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事件中来思考发现:“我”与他人相处中的事;“我”见到的他人与他人之间的事;“我”与社会自然、他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事。(2)大胆取舍,把“感受”写真切。写记叙文,一方面要交代好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件记叙清楚。同时,要注意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要根据文章中心或情感的需要安排好详略。如冰心的忆读书一文,作者记叙的是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但她只写了自己读书时的痴迷与读书时的感受感悟,其他的童年生活只字不提,甚至与读书相关的“为什么这么爱读书”(原因),“喜欢在哪里读书”(地点),“具体读过哪些书”等,都统统舍去。这是因为作者只想表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感慨。我们在本次习作中,要紧紧扣住题目中补充的“感受”来叙事,大胆取舍,安排好详略。(3)语言灵动,与内容相得益彰。要想让你记叙的事件让大家爱读,除了上面提到的选材要新颖独到、详略处理得当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一方面,语言要简明,叙述时少用长句,并尽可能地生动、活泼,如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语言生动、幽默,令人捧腹;另一方面,语言风格要符合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如风筝一文中,作者对自己扼杀儿童天性的行为是悔恨自责的,所以叙述的语言凝重深沉,就不像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那样轻松俏皮。例文: 这件事真让我痛心小小的书签,蓝蓝的书签,清亮的色彩,厚厚的纸张,上面还印着“桐都书店,热情欢迎您的惠顾好记星、文曲星、步步高,全新款式全新功能”之类的广告语这就是一张漂亮的广告书签。发广告书签的是一个小伙子,样子帅帅的,衣服新新的,个头矮矮的,说话快快的,看上去很时尚,很潮流。他一进我们班,看了看我们班的座位表,就走到中间过道中,开始发他的“广告书签”了。他一手挎着一个黑色的包,另一手不断地从里面拿书签,然后以惊人的速度让它们“飞”出去,书签像一只只蓝色的蝴蝶,在教室的上方飘来飘去,缓缓落下,有的落在课桌上,有的落到地上,有的甚至停在窗台上。这位小伙子在中间过道停留的时间不足10秒,想要人手一张,就得一次性发很多。他几乎每一次伸手都扔出二十来张,二十来张中只有十来张落在课桌上,其余的只得以垃圾为伴,同灰尘为伍。走出中间过道后,他又转身到了讲台边,又是一次大散发,中间过道上又平白无故地多了十几具“尸体”。等到他要走出教室门时,又扔了一大把在门旁边。这之后,他才结束了在我们班的发书签之旅。 地上的书签当然没人捡,那么课桌上的书签命运又如何呢?它们被当成了“飞镖”,这一个个能飞善舞的小勇士们一张又一张地飞出去,落到地上。一场“斗争”下来,只有几个人手下留情,把那几张还未被污染的书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