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工业园区某工业园区 15 15 万万 m m3 3 d d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学院名称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08 环境 1W 姓 名 江 吉 蕊 指导教师姓名 程 洁 红 指导教师职称 副 教 授 2011 年 6 月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 科 课 程 设 计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化工区大型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某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初步工程设计 该处理厂处理化工 区污水 根据对原水水质的分析 在大量查阅了城市污水处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综 合考虑技术经济因素 确定了 A2 O 工艺 设计规模为 15 万 m3 d 污水水质为 BOD5 250mg L SS 230mg L TN 34mg L 碱度 270 mg L 以 CaCO3计 等 经 A2 O 处 理后流入接触消毒池消毒 最终出水 BOD5 20 mg L TSS 浓度 20 mg L NH 4 N 浓度 2 3 mg L T 10 TN 浓度 20mg L 出水有机氮总量为 20mg L NO3 N 为 3mg L 符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中的一级标准 BOD5 20mg L SS 20mg L TN 20mg L pH 6 9 该污水处理厂工程 近期规模为 15 万 m3 d 既满足近期处理水量要求 又留有空 地以备二期扩建之用 该污水厂的污水处理流程为 从粗格栅 通过提升泵房 细格栅 进入曝气沉砂 池 进入A2 O生化反应池 再进入二沉池 接触消毒池 最后出水 关键词 A2 O 生化反应池 格栅 沉砂池 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任务书 2 1 1 课程设计题目 2 1 1 1 任务及基本要求 2 1 2 设计 研究 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4 1 2 1 研究数据 4 1 2 2 设计出水水质 4 1 3 设计成果 4 第二章第二章 概述概述 6 6 2 1 设计背景 6 2 2 已知数据及工艺流程 6 2 2 1 已知数据 6 2 2 2 设计出水水质 7 2 3 方案比较 7 2 3 1 SBR 工艺 7 2 3 2 A2 O 工艺 8 第三章第三章 说明书说明书 1111 3 1 闸门井 11 3 2 格栅 11 3 2 1 粗格栅 11 3 2 2 细格栅 12 3 3 曝气沉砂池 12 3 4 沉淀池 12 3 4 1 初次沉淀池 12 3 4 2 二次沉淀池 13 3 5A A O 生化反应池 13 3 5 脱水机房 14 第四章第四章 计算计算书书 1515 4 1 闸门井 15 4 2 粗格栅 15 4 2 1 设计流量 15 4 2 2 设计参数 15 4 2 3 设计计算 15 4 2 4 栅渣量计算 17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4 3 细格栅 17 4 3 1 设计参数 17 4 3 2 设计计算 17 4 3 4 栅渣量计算 19 4 4 曝气沉砂池 19 4 5 二次沉淀池 21 4 5 1 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21 4 5 2 设计参数 21 4 5 3 设计计算 21 4 5 4 进水系统计算 23 4 5 5 出水部分设计 23 4 6 初次沉淀池 25 4 6 1 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25 4 6 2 设计计算 25 4 7 A2 O 生化反应池 27 4 7 1 设计计算 27 4 6 消毒池 36 4 7 脱水机房 3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4040 1 执行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 40 2 主要参考书目 40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 页 共 40 页 某工业园区 15 万 m3 d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序序 言言 长期以来 城市污水的处理均以去除 BOD 和 SS 为目标 并不考虑对无机营养物质 氮和磷的去除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再生水回供的要求 有效地降低污水中的氮 磷 的含量 成为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些化学法和物理法可以有效 地从污水中脱氮除磷 但化学法和物理法运行费用较高 只能作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个 补充手段 因此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降低污水中氮磷含量 利用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原理 发展了多种具有生 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 如 A1 O 法 缺氧 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A2 O 法 厌氧 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等 其中 A2 O 法 厌氧 缺氧 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是较新的工艺 在 A2 O 工艺基础上增设了一个缺氧池 并将好氧池出流和部分混合液 回流至缺氧池 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 它还具有工艺流程简单 改善污泥沉降性能 不需外加碳源 便于改造等优点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 页 共 40 页 第一章第一章 任务书任务书 1 11 1 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 某工业园区 15 万 m3 d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 1 11 1 1 任务及基本要求任务及基本要求 1 1 任务的提出及目的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 要求越 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 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 日益增多 有学者曾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 中 小三种规模 近年 来 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相对减少 而中小型污水厂则越来越多 如何搞好中 小型污水处理厂 特别是小型污水厂 是近几年许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关注的 问题 根据所确定的工艺和计算结果 绘制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 高程图 工艺流 程图 2 2 要求 1 方案选择合理 确保污水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 所选厂址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 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 3 全图布置分区合理 功能明确 厂前区 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条块分割清 楚 延流程方向依次布置处理构筑物 水流创通 厂前区布置在上风向并用绿化隔离 带与生产区隔离 以尽量减少对厂前区的影响 改善厂前区的工作环境 4 所选设备质优 可靠 易于操作 并且设计必须考虑到方便以后厂区的改造 3 3 设计任务和内容 本毕业设计任务需要设计一套 A2 O 曝气池工艺系统 设计内容有 工艺流程确定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3 页 共 40 页 方案比较 曝气池的的设计 设备的选型 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最终提交设计说明书 和图纸两部分设计成果 1 1 21 1 2 设计基础资料 该区为 A 市重要的产业园区 化工业门类比较齐全 主要为石油化工类 并规模 较大 具有的化工厂目前为十多家 每天排出生活污水量占 50 左右 工业废水量占 50 污水 BOD COD SS 酸 碱 硫化物 石油 苯等浓度较高 若未经处理处理直 接排海 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化工区规划 必须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 1 水量 总设计规模为 15 万 m3 d 2 水质 表表 1 11 1 研究数据表研究数据表 处理后出水水质 GB18918 2002一级 B 标准 主要性能指标 mg l一般性能指标 mg l其他 mg l处理效果 BOD 20NH3 N 15T N 20 BOD 91 8 COD 60石油类 10T P 1 5 COD 86 2 进水水质 进入生化池时的水质 指标平均最高指标平均最高 流量 m3 h7916 79167 5TSS mg l230265 温度 0C 2535TKN mg l3137 PH6 96 90NH3 N 2530 COD mg l571753硝酸盐 mg l35 BOD mg l283367酚 mg l710 COD Kg d66569905硫酸盐 mg l27193007 BOD Kg d32984827Cl mg l2763 COD BOD22 06T P mg l78 碱度 L270 288油类 mg l49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4 页 共 40 页 SS 20挥发酚 0 5硫化物 1 0 总磷酸盐 1 0甲醛 2 氰化物 0 5 1 21 2 设计 研究 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 研究 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1 2 1 研究数据 设计流量 Q 15 万 m3 d 不考虑变化系数 设计进水水质 COD 571mg L BOD5浓度 S0 283 mg L TSS 浓度 X0 230 mg L VSS 浓度 160 mg L MLVSS MLSS 0 7 TN 34 mg L NH4 N 25 mg L TP 7 mg L 碱度 SALK 270 mg L pH 6 0 9 0 最低水温 25 最高水温 35 1 2 2 设计出水水质 COD 60 mg L BOD5浓度 Se 20 mg L TSS 浓度 Xe 20 mg L TN 15 mg L NH4 N 8 mg L TP 1 5mg L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5 页 共 40 页 1 31 3 设计成果 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书 设计说明书 设计计算书 一份 A2 O 曝气池工艺图纸 一份 沉淀池工艺图纸 一份 平面布置图纸 一份或高程布置图纸 一份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6 页 共 40 页 第二章 概述 2 1 设计背景 长期以来 城市污水的处理均以去除 BOD 和 SS 为目标 并不考虑对无机营养物质 氮和磷的去除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再生水回供的要求 有效地降低污水中氮 磷的 含量 成为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时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些化学法和物理法可以有效地 从污水中脱氮除磷 如化学药剂除磷 吹脱法去氮 离子交换法去除氨氮和磷酸盐 化学法或物理化学法运行费用较高 只能作城市污水处理的一个补充手段 因此 生 物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降低污水中氮 磷含量 利用生物脱氮除 磷技术原理 发展了多种具有生物脱氮和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 其中包括 A2 O 厌 氧 好氧生物除磷工艺 2 2 已知数据及工艺流程 2 2 1 已知数据 设计流量 Q 15 万 m3 d 不考虑变化系数 设计进水水质 COD 571mg L BOD5浓度 S0 283mg L TSS 浓度 X0 230mg L VSS 浓度 130 mg L MLVSS MLSS 0 7 TN 34mg L NH4 N 25mg L TP 7mg L 碱度 SALK 270mg L pH 6 0 7 0 最低水温 25 最高水温 35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7 页 共 40 页 2 2 2 设计出水水质 COD 60 mg L BOD5浓度 Se 20 mg L TSS 浓度 Xe 20 mg L TN 15 mg L NH4 N 15 mg L TP 1 5mg L 2 32 3 方案比较方案比较 2 3 12 3 1 SBRSBR 工艺 SBR 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的简称 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 又称序批 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 SBR 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 方式 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 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 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 SBR 技术的核心是 SBR 反应池 该池集均化 初沉 生物降解 二沉等功能于一池 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 SBR 工艺这些特殊性使 其具有以下优点 1 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 效率提高 池内厌氧 好氧处于交 替状态 净化效果好 2 运行效果稳定 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 需要时间短 效率高 出水 水质好 3 耐冲击负荷 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 对污水有稀释 缓冲作用 有效抵抗水 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 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 水量进行调整 运行灵活 5 处理设备少 构造简单 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 反应池内存在 DO BOD5 浓度梯度 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 SBR 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 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8 页 共 40 页 8 脱氮除磷 适当控制运行方式 实现好氧 缺氧 厌氧状态交替 具有良好的 脱氮除磷效果 9 工艺流程简单 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无二沉池 污泥回流系统 调节池 初沉池也可省略 布置紧凑 占地面积省 SBR 系统的适用范围系统的适用范围 由于上述技术特点 SBR 系统进一步拓宽了活性污泥法的使用范围 就近期的技术 条件 SBR 系统更适合以下情况 1 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和厂矿企业的工业废水 尤其是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 的地方 2 需要较高出水水质的地方 如风景游览区 湖泊和港湾等 不但要去除有机 物 还要求出水中除磷脱氮 防止河湖富营养化 3 水资源紧缺的地方 SBR 系统可在生物处理后进行物化处理 不需要增加设施 便于水的回收利用 4 用地紧张的地方 5 对已建连续流污水处理厂的改造等 6 非常适合处理小水量 间歇排放的工业废水与分散点源污染的治理 2 3 22 3 2 A A2 2 O O 工艺 A2 O 工艺亦称 A A O 工艺 是英文 Anaerobic Anoxic Oxic 第一个字母的简称 生物脱氮除磷 按实质意义来说 本工艺称为厌氧 缺氧 好氧法 生物脱氮除磷工 艺的简称 A2 O 生物除磷工艺是由前段厌氧池和后段好氧池串联组成 该工艺的 BOD5 去除率 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 而磷的去除率为 70 80 剩余污泥中磷的含量在 2 5 以上 该工艺主要技术特点如下 1 工艺流程简单 2 厌氧池设在好氧池之前 可起到生物选择器的作用 有利于抑制丝状菌的膨 胀 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 并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负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9 页 共 40 页 3 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较短 一般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1 2 小时 好氧池水力 停留时间为 2 4 小时 总停留时间 3 6 小时 厌氧 好氧水力停留时间之比一般为 1 2 1 3 4 A2 O 除磷工艺是通过排除富磷剩余污泥实现的 因此其除磷效果与排放的剩 余污泥量直接相关 只有在短泥龄条件下运行 才能达到除磷的目的 A2 O 除磷工艺 的泥龄一般以 3 5 10 天为宜 5 便于在常规活性污泥工艺基础上 改造成 A2 O 除磷工艺 6 A2 O 除磷工艺是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来实现 受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较 大 且二沉池也难免会出现磷的释放 因此除磷率难以进一步提高 一般处理城市污 水除磷率在 75 左右 影响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如下 1 出水 SS 根据对一些主要的生物处理工艺的 MLSS 分析显示 MLSS 的含磷量为 2 3 7 0 因此二级处理出水的 SS 浓度以及它们的含磷量对生物除磷工艺的运行效 果有相当大的影响 若出水 TP 排放要求定为 1mg L 如果出水溶解性磷浓度为 0 5mg L MLSS 的含磷量为 5 则出水的 SS 必须小于 10mg L 才能达到出水中 TP 为 1 0mg L 的要求 2 用于除磷的有效有机物 出水磷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系统中除磷细菌所需 的发酵基质 VFA 的可获得能量与必须去除的磷的比值 而进入厌氧区的硝态氮量和系 统的泥龄都会影响上述比值 BOD TP 的比值高于 20 25 时出水溶解性磷浓度可低于 1 0mg L 3 泥龄 在进水 BOD TP 的比值相同的条件下 泥龄的长短对生物除磷的能力的 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泥龄越长除磷能力相应降低 4 厌氧区的硝态氮 进入生物除磷系统厌氧区的硝态氮会降低除磷能力 厌氧 区内的硝酸盐被还原过程消耗了可供储磷菌利用的基质 因此 硝酸盐会降低进水的 有效 BOD TP 比值 污泥回流比的大小 直接关系到进入厌氧区的硝态氮多少 5 污水温度 无论水温的高低 生物除磷工艺都能得到较好的运行 但是较低 的水温可能会降低除磷效率 但可以通过延长在厌氧区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6 磷吸收区的 DO 浓度 DO 浓度会影响好氧区的磷的吸收效率 但只要有足够的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0 页 共 40 页 好氧时间就不会影响磷的去除量 在好氧条件下 聚磷菌通过分解和氧化储存的含碳 物质产生能量 用于吸收溶解磷并在细胞内合成聚磷 调节池 厌 氧 池 缺 氧 池 好 氧 池 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 平流式初沉池曝气沉砂池二沉池 消毒池 脱水机房重力浓缩池 闸门井 回流 污泥外运 图 2 1 工艺流程图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1 页 共 40 页 第三章第三章 说明书说明书 3 3 1 1 闸门井 为使污水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超越所有的构筑物 在进入格栅井前设置闸门井 主要设计参数 Qmax 178500 m3 d 污水处理厂进厂干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 直径为 1200 充满度 0 75 管内底 标高 17 5m 闸门井尺寸 长 宽 高 L B H 4m 4m 3m 闸门型号 选用 HZY 1200 圆形弧面铸铁闸门 一台 起闭机选用 XLQ 型手电两用螺杆式起闭机 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3 23 2 格栅格栅 进水格栅是污水处理厂第一道预处理设施 可去除大尺寸的漂浮物或悬浮物 以 保护进水泵的正常运转 并尽量去掉那些不利于后续处理过程的杂物 拟用回转式固液分离机 回转式固液分离机运转效果好 该设备由动力装置 机 架 清洗机构及电控箱组成 动力装置采用悬挂式涡轮减速机 结构紧凑 调整维修 方便 适用于生活污水预处理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 过栅流速一般为 0 6 1 0m s 槽内流速 0 5m s 左右 如果流速过大 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 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 冲过格栅 如果流速过小 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此外 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 应注 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过流能力的 80 以留有余地 3 2 13 2 1 粗格栅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 过栅流速一般为 0 6 1 0m s 槽内流速 0 5m s 左右 如果流速过大 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 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 冲过格栅 如果流速过小 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此外 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 应注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2 页 共 40 页 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过流能力的 80 以留有余地 格栅栅条 间隙拟定为 75 0mm 3 2 23 2 2 细格栅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 过栅流速一般为 0 6 1 0m s 槽内流速 0 5m s 左右 如果流速过大 不仅过栅水头损失增加 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上的栅渣 冲过格栅 如果流速过小 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此外 在选择格栅断面尺寸时 应注 意设计过流能力只为格栅生产厂商提供的最大过流能力的 80 以留有余地 格栅栅条 间隙拟定为 5 00mm 3 33 3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污水中的无机颗粒不仅会磨损设备和管道 降低活性污泥活性 而且会板积在反 应池底部减小反应器有效容积 甚至在脱水机扎破滤带损坏脱水设备 沉砂池的设置 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泥沙 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 物的正常运行 沉砂池的工作原理 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 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 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 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 沉砂池的几种形式 平流式 竖流式 曝气沉砂池 旋流式沉砂池 Doer 沉砂池等 本工艺采用的是曝气沉砂池 曝气沉砂池的特点 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 5 由于 池中设有曝气设备 它还具有预曝气 脱臭 防止污水厌氧分解 除泡以及加速污水 中油类的分离等作用 3 43 4 沉淀池沉淀池 3 4 13 4 1 初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理 去除约 30 的 BOD5 55 的悬浮物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3 页 共 40 页 本次设计采用平流式初沉池 优点有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 简单 造价低 缺点有采用多斗排泥 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 操作工作 量大 采用机械排泥 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浸于水中 易锈蚀 适用条件有地下水位 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和大 中 小型污水处理厂 3 4 23 4 2 二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组成部分 作用有澄清 固液分离 和污泥 浓缩 使回流污泥的含水率降低 回流污泥的体积减少 本次设计采用辐流式初沉池 优点有采用机械排泥 运行较好 管理较简单 排 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 缺点有 1 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 机械排泥设备复杂 对施工质 量要求较高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和大 中型污水处理厂 3 53 5A A OA A O 生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 图 3 1 A2 O 工艺基本流程 作用有 1 好氧微生物的需氧代谢 2 兼性微生物酶的好氧合成 3 混合液的搅拌作用 厌氧 缺氧池另加搅拌器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4 页 共 40 页 3 53 5 脱水机房脱水机房 脱水机房由污泥混合池 脱水机房及泥饼堆放间合建而成 污泥混合池平面尺寸 为 2m 1 5m 有效水深 2m 为了避免剩余污泥在混合贮池内沉淀 设有搅拌机一台 从混合池抽吸污泥到脱水机 脱水后污泥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 输送至污泥堆放间 运到污水厂附近的垃圾焚烧场进行处理 污泥堆放间与脱水机房合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5 页 共 40 页 第四章第四章 计算书计算书 4 14 1 闸门井闸门井 为使污水处理在出现故障时能够超越所有构筑物 在进入格栅井前设置闸门井 尺寸 L B H 4 4 3 4 24 2 粗格栅 4 2 14 2 1 设计流量 由于工业废水不含大的垃圾 进水处不设格栅 格栅只是设在生活污水进水处 因 此只考虑生活污水 a 日平均流量 150000m d 6250m h 1 736m s 1736L s 4 1 d Q 4 2 0 110 11 2 72 7 1 19 1736 Z d K Q b 最大日流量 m h 7437 5m h 2 066m s 178500 m d 4 3 max 1 19 6250 z d QQ K 4 2 2 设计参数 栅条净间隙 b 75mm 栅前流速 0 7m s 1v 过栅流速为 0 6m s 格栅倾角 60 单位栅渣量m 栅渣 m 污水10 1 3 10 4 2 3 设计计算 1 确定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 2 1 B Q 计算得 1 22 2 066 2 43 0 7 Q m B v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6 页 共 40 页 4 4 4 5 1 1 22m 2 B h 所以栅前槽宽约 2 43m 栅前水深 h1 22m 2 2 格栅计算格栅计算 说明 最大设计流量 m s 格栅倾角 Qmax 栅前水深 m 污水的过栅流速 m s h v 栅条间隙数 n 为 条 4 max sin602 066sin60 35 0 075 1 22 0 6 Q n ehv 6 栅槽有效宽度 B 设计采用 10 圆钢为栅条 即S 0 01m 4 1 0 01 35 1 0 075 352 97BS nbnm 7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02hKh 4 8 sin 2 2 0 g h 4 9 h0 计算水头损失 g 重力加速度 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 一般取 3 阻力系数 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 对于圆形断面 3 4 79 1 b s 4 10 4 11 2 4 3 2 0 010 6 3 1 79sin600 0058 2 9 810 075 m h 所以 栅后槽总高度 H H 4 12 12 1 220 30 00581 5858hm hh 1 m h 栅前渠超高 一般取0 3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7 页 共 40 页 栅槽总长度 L 4 1 1 2 972 43 0 74 2 tan202 tan20 B B m L 13 0 37m 4 2 1 2 L L 14 4 111 220 31 52Hhhm 15 4 1 12 1 52 1 0 50 740 37 1 00 53 49 tan60tan60 H LLLm 16 L1 进水渠长 m L2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m B1 进水渠宽 1 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 一般取 20 4 2 44 2 4 栅渣量计算栅渣量计算 对于栅条间距 b 75 0mm 的粗格栅 对于城市污水 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 W1 0 1m3 103m3 每日栅渣量为 4 1 max 3 864002 066 0 1 86400 15 d m 10001 19 1000 z wQ w K 17 拦截污物量大于 0 3m3 d 宜采用机械清渣 4 34 3 细格栅细格栅 4 3 14 3 1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栅条净间隙为 b 5 0mm 栅前流速 1 0 7m s 过栅流速 0 6m s 栅前部分长度 0 5m 格栅倾角 60 单位栅渣量 1 0 05m3栅渣 103m3污水 4 3 24 3 2 设计计算 1 1 格栅计算格栅计算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8 页 共 40 页 说明 Qmax 最大设计流量 m3 s 格栅倾角 度 h 栅前水深 m 污水的过栅流速 m s 栅条间隙数 n 为 条 4 max sin602 066sin60 n525 0 005 1 22 0 6 Q b h v 18 栅槽有效宽度 B 设计采用 10 圆钢为栅条 即S 0 01m 4 19 0 01 525 1 0 005 5257 865Bm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02hKh 4 20 sin 2 2 0 g h 4 21 h0 计算水头损失 g 重力加速度 K 格栅受污物堵塞使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 一般取 3 阻力系数 其数值与格栅栅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 对于圆形断面 3 4 79 1 b s 4 22 4 23 2 4 2 3 0 010 6 3 1 79sin600 215m 2 9 810 005 h 所以 栅后槽总高度 H 4 12 1 220 30 2151 735Hhm hh 24 h1 栅前渠超高 一般取 0 3m 栅槽总长度 L 4 1 1 7 8652 43 7 47 2 tan202 tan20 B B m L 25 4 1 2 3 37 2 L m L 26 4 111 220 31 52Hhh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9 页 共 40 页 27 4 1 12 1 52 1 00 57 473 73 1 513 58 tan60tan60 H Lm LL 28 L1 进水渠长 m L2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渐窄部分长度 m B1 进水渠宽 1 进水渐宽部分的展开角 一般取 20 图 4 1 细格栅简图 4 3 44 3 4 栅渣量计算栅渣量计算 对于栅条间距 b 5 0mm 的细格栅 对于城市污水 每单位体积污水烂截污物为 W1 0 01m3 103m3 每日栅渣量为 4 29 3 2 066 0 01 86400 1 5 m 1 19 1000 wd 拦截污物量大于 0 3m3 d 宜采用机械清渣 粗格栅 B 2 97 B1 2 43 H 1 5858 H1 1 52 h 1 22 h1 0 3 h2 0 0058 a1 a 20 60 L1 0 74 L2 0 37 L 3 49 细格栅 B 7 87 B1 2 43 H 1 735 H1 1 52 h 1 22 h1 0 3 h2 0 215 a1 a 20 60 L1 7 47 L2 3 73 L 13 58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0 页 共 40 页 4 44 4 曝气沉砂池曝气沉砂池 池子的有效容积 设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 t 2min 2 066 2 60 247 92m 4 30 tQV max 60 式中 最大设计流量 m s max Q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 min 取 2mintt 水流断面面积 设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 v 0 1m s 4 31 21 1 0 066 2 max 1 v Q A 池总宽度 设有效水深 h2 2m 沉砂池设 11 个格 10 格工作 一格备用 4 32 m h A B 5 10 2 21 2 每格宽 4 33 21 2 1 5 B b n n 5 个 宽深比 满足要求05 1 2 1 2 2 h b 池长 4 34 247 92 11 81 21 V Lm A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设每立方米污水所需空气量 D 0 2m3空气 m3污水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 4 35 3 max3600 0 2 2 066 3600 1487 52 h qdQ m 沉砂槽所需容积 设贮砂时间 T 2d 每格沉砂槽所需容积 4 36 1 3 03 1 0 0 5 hL 0 5 11 81 4 43m 22 aa V 式中 沉砂斗上顶宽 ma 沉砂斗下顶宽 m1a 沉砂室坡向沉砂斗的坡度为 0 1 0 5 取 0 1 沉砂斗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i 取 55 60 池子总高 设池底坡度 i 0 2 坡向沉沙槽 池底斜坡部分的高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1 页 共 40 页 4 37 5 0 8 0546 2 2 02 0 8 0 3 mbh 池子总高 4 38 488 7 688 3 5 033 0 4321 mhhhhH 排砂方法 采用吸砂机排砂 b 2 1m h2 2m h3 0 5m a1 0 5m a 1m A 60 i 0 20 图 4 2 曝气沉砂池 1 10 4 54 5 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 4 5 14 5 1 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用中心进水辐流式沉淀池 4 5 24 5 2 设计参数 设计参数 沉淀池个数 n 8 水力表面负荷 q 1 5m3 m2h 出水堰负荷 1 7L s m 146 88m3 m d 沉淀时间 T 2h 为挂泥板高度 取 为缓冲层高度 取5m 0 h5m 0h 53 污泥斗下半径 r2 1m 上半径 r1 2m 剩余污泥含水率 P1 99 5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2 页 共 40 页 4 5 34 5 3 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 池表面积 4 39 max 2 7437 5 4958 33 1 5 Q A m q 单池面积 取 620 2 m 4 40 2 4958 33 619 75 n8 A Am 单池 池直径 取 28m3 4 41 3 44 620 28 02m 3 14 A D 单池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混合液在分离区泥水分离 该区存在絮凝和沉淀两个过程 分离区的沉淀过程会受 进水的紊流影响 取 mh3 2 沉淀池部分有效容积 4 42 22 3 2 3 14 28 h3 1846 32m 44 D V 沉淀池坡底落差 取池底坡度 i 0 05 41 28 0 052 0 6m 22 D hir 4 43 沉淀池周边 有效 水深 4 44 0235 30 50 54 0m4 0Hhhh 满足要求 4 45 0 28 76 4 D H 污泥斗容积 4 12htan 2 1 601 73rrtg 6污泥斗高度 46 4 223 6 111 22 3 14 1 73 42 112 7 33 h Vrrrrm 47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3 页 共 40 页 池底可储存污泥的体积为 4 48 2223 4 2111 3 14 0 6 1414 24143 184 33 h VRrRrm 3 12 12 7 143 184155 88VVm 共可存储污泥体积为 4 49 沉淀池总高度 H 1 73 4 0 6 6 33m 4 50 图 4 3 二沉池 4 5 44 5 4 进水系统计算进水系统计算 单池设计流量 0 258m3 s 进水管设计流量 0 258 1 R 0 258 1 5 0 387m3 s 4 51 管径 D1 500mm 4 52 1 2 1 0 387 4 m 1 97V s D 进水井径采用 1 2m 出水口尺寸 0 30 1 2m2 共 8 个沿井壁均匀分布 出水口流速 4 2 0 387 0 1340 15 0 3 1 2 8 vm sm s 53 紊流筒计算 筒中流速 3 0 03 0 02 0 03m s vm s 取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4 页 共 40 页 紊流筒过流面积 4 2 3 0 387 12 9 0 03 Q fm v 进 54 紊流筒直径 4 2 3 4f4 12 9 4 3 14 Dm 55 4 5 54 5 5 出水部分设计出水部分设计 环形集水槽内流量 集 q 0 258 m3 s 环形集水槽设计 采用单侧集水环形集水槽计算 4 56 0 4 0 4 0 90 91 4 0 2580 599 k1 21 5 bkqm 集 槽宽 其中为安全系数采用到 设槽中流速 v 0 5m s 设计环形槽内水深为 0 4m 集水槽总高度为 0 4 0 4 超高 0 8m 采用 90 三 角堰 出水溢流堰的设计 采用出水三角堰 90 堰上水头 即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 H1 0 05m 每个三角堰的流量 q1 4 57 2 472 473 11 1 3431 343 0 050 0008214qHms 三角堰个数 n1 4 58 1 1 0 258 314 9 315 0 0008214 Q n q 单 取个 三角堰中心距 4 59 1 1 23 14 282 0 599 0 267 315315 DbL Lm n 图 4 4 溢流堰简图 1 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5 页 共 40 页 4 64 6 初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 4 6 14 6 1 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图 4 5 初沉池简图 图 4 6 初沉池 1 10 4 6 2 设计计算 1 池子总表面积 设表面水力负荷 q 2m3 m2 h b 5m h1 0 3m h2 3 0m h3 0 5m h4 0 228m h4 3 46m L 27m i 0 01 平流式初次沉淀池侧视图 平流式初次沉淀池污泥斗俯视图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6 页 共 40 页 4 60 max 3 36002 066 3600 3719 q2 0mh Q A q 表面水力负荷 取2 2 沉淀区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 t 1 5h 4 61 0 325 1 2 mqth 3 沉淀区有效容积 3719 3 11157m 4 62 V3600tmax Q 4 池长 设最大设计时的水平流速 v 7mm s 4 63 3 6 3 6 5 1 5 27m Lvt 长深比 满足要求 4 64 2 27 98 3 L h 5 沉淀区总宽度 4 65 3719 137 74 27 A Bm L 6 沉淀池总数 4 66 137 74 28 5 B n b 个 长宽比 4 67 28 5 64 b5 L 符合要求 7 污泥斗容积 141212 1 h 2 Vfff f 4 68 4 4 50 5 tan603 46 2 hm 4 69 22223 1 1 3 46 4 50 5m 3 4 50 5 V 26 24 8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 12 24 2 ll Vh b 4 70 4 0 34 5 0 01 0 228 hLm 4 71 1270 30 527 8lm 24 5lm 4 72 12 24 4 527 8 0 288 518 41 22 ll Vh bm 10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4 73 3 1226 24 18 41144 65VV m 池子总高度 设缓冲层高度 超高 mh5 0 3 mh3 0 1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7 页 共 40 页 1234Hhhhh 4 74 444 0 2283 463 688hhhm 4 75 0 33 00 53 6687 488Hm 4 74 7 A A2 2 O O 生化反应池生化反应池 4 7 1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1 判断是否可采用 A2 O 法 4 76 4 77 5 7 0 02470 06 283 TP BOD 879 16 34 571 TN COD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8 页 共 40 页 LmgX R R X R 33006600 11 1 1 2 41 100 34 2034 100 0 0 TN TNTN e TN 符合要求 2 有关设计参数 BOD5 污泥负荷 N 0 13 kgBOD5 kgMLSSd 2 回流污泥浓度 XR 6600mg L 3 污泥回流比 R 100 4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4 78 5 混合液回流比 TN 去除率 混合液回流比 4 79 4 80 70 100 412 0 1 412 0 100 1 TN TN R 内 取 R 内 100 反应池容 4 81 0 3 178500 283 117751 75m 0 13 3300 QS V NX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4 82 117752 0 66 15 83 178500 V tdh Q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 厌氧 缺氧 好氧 1 1 3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4 83 11 15 833 16611775223550 4 55 tV 厌厌 池容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4 11 15 833 16611775223550 4 55 tV 缺缺 池容 84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4 85 33 15 839 49811775270651 2 55 tV 好好 池容 4 校核氮磷负荷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29 页 共 40 页 sx PP Rdex VXkSSYQP 0 好氧段总氮负荷 4 86 0 178500 34 0 026 kg 3300 70651 2 QTN TNkgMLSSd XV 好 符合要求 厌氧段总磷负荷 0 178500 7 0 0161 kg 3300 23550 4 QTP TNkgMLSSd XV 厌 符合要求 4 87 5 剩余污泥量 4 88 4 89 4 90 取污泥增值系数 Y 0 6 污泥自身氧化率 kd 0 05 将各值带入 4 0 6 178500 0 2830 02 0 05 117752 3 3 0 7 14566 94 x P kg d 91 4 0 230 02 17850050 18742 5 14566 9418742 533309 44 s Pkg d Xkg d 92 6 碱度校核 每氧化 1mgNH4 N 需消耗碱度 7 14mg 每还原 1mgNO3 N 产生碱度 3 57mg 去除 1mgBOD5产生碱度 0 1mg 剩余碱度 SALK1 进水碱度 消化消耗碱度 反消化产生碱度 去除 BOD5产生碱度 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 12 4 计 则 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 4 93 0 124 14566 941806 30 kg d 即 进水总氮中有用于合成 被氧化的 NH3 N 进水总 1806 30 1000 10 12 178500 mg l 氮 出水总氮 用于合成的总氮量 34 15 10 12 8 88 mg l 4 94 所需脱硝量 34 20 10 12 3 88 mg l 4 95 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 4 96 T 1 N178500 3 88692 58 kg 1000 d 将各值代入 1 3 2707 14 8 883 57 3 880 1 28320 246 75 100 ALK S mg lmg lCaCO 剩余碱度 以计 4 97 50 es TSSTSSP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30 页 共 40 页 可维持 PH 7 2 7 反应池容积 V 117752 3 m 设反应池 5 组 单组池容 4 98 3 117752 23550 4 55 V Vm 单 有效水深 h 4 0 米 单池有效面积 4 99 2 23550 4 5887 6 4 0 V Sm h 单 单 采用 10 廊道式退刘式反应池 廊道的宽 b 8 0m 单组反应池长度 4 100 校核 b h 8 5 1 6 满足 b h 1 2 4 101 L h 74 8 9 2 满足 L h 5 10 4 102 取超高为 1 0m 则反应池总高 H 5 1 6m 8 反应池进 出水系统计算 1 进水管 4 103 3 1 178500 0 413Q 5 86400 m 单组反应池进水管设计流量 管道流速 v 0 8m s 管道过水断面积 4 104 1 0 413Q A 0 516 V0 8 管径 4 105 44 0 516 0 810 A dm 取进水管径 DN810mm 回流污泥管 4 106 R 3 Q178500 R 1 0 413 s Q m 55 86400 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管设计流量 管道流速 v 0 8m s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 DN600mm 3 进水井 反应池进水孔尺寸 4 107 2 3 178500 22 0 4130 826 s Q m 55 86400 Q 进水孔过流量 1 R 孔口流速 v 0 6m s m B S L74 910 6 5887 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31 页 共 40 页 孔口过水断面积 4 108 22 0 826 1 38 0 6 Q A m V 孔口尺寸取为 1 7 0 8 进水井平面尺寸取为 3m 3m 4 出水堰及出水井 按矩形流量公式计算 4 109 33 22 3 0 42 21 86gbbQ HH 式中 3 2 Q178500 1 1 1 1 31 24 555 Q RRsQ m 内 b 堰宽 b 7 5m H 堰上水头 m 4 110 22 33 3 1 24 0 074 1 86 91 86 Q Hm b 出水孔过流量 34 3 1 24 sQQ m 孔口流速 v 0 6m s 孔口过水断面积 4 111 5 2 1 24 2 07 0 6 Q A m v 孔口尺寸取为 12m 1m 出水井平面尺寸取为 2 6m 1m 出水管 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 52 3 0 826 sQQ m 管道流速 v 0 8m s 管道过水断面 4 112 5 2 0 826 1 0325 0 8 Q A m v 管径 4 113 44 1 03 1 15 A dm 取出水管管径 DN900mm 校核管道流速 4 114 5 2 0 826 1 30 0 9 4 Q vm s A 9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32 页 共 40 页 1 设计需氧量 AOR AOR 去除 BOD5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 BODu氧当量 NH4 N 消化需氧量 反消化产 氧量 碳化需氧量 AOR 去除 BOD5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 BODU氧当量 NH3 N 硝化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 NH3 N 的氧当量 反硝化脱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开发变更管理办法
- 《牧草种子管理办法》
- 交通厂外安全管理办法
- 中保保险基金管理办法
- 规范校园贷管理办法
- 人类遗传资料管理办法
- 规范通信基站管理办法
- 中介培训日常管理办法
- 东莞物业后续管理办法
- 融媒体资金管理办法
- 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用法课件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 《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第二届中国管理培训生项目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 GB∕T 10429-2021 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 型式和基本参数
- 电信市场营销试题库
- 资产评估质量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