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专题6 第13讲 人民版.doc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专题6 第13讲 人民版.doc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专题6 第13讲 人民版.doc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专题6 第13讲 人民版.doc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专题6 第13讲 人民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高考浙江卷)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解析:选b。会馆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住宿、存放货物、交际的重要场所。故b项认为会馆是“地方商业中心”是不正确的。2(2011高考四川文综卷)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解析:选d。注意“1820年”,当时的中国闭关自守、君主专制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已经逐步落伍于世界,由此排除a、b、c三项。抓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这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故d项正确。3(2011高考天津文综卷)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解析:选a。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农户有的(“东家”)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也有的(“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丝卖掉换取麦子,不管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从事手工业生产,都能生活平稳。这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4(2011高考江苏卷)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解析:选c。从“善为国”“农末适均”可以看出张瀚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保持合理的农业和商业比重,故选c项。5(2011高考北京文综卷)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c d解析:选a。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在北京的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发现了燕、韩、赵、魏等国的铸币这一信息,可以判断正确。根据在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发现燕国货币,可以判断正确。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大都会,所以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的说法是错误的。6(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解析:选d。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根据图示可知,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货币不相同,这实际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南北朝时期南方开始开发和发展;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河西走廊地区因为丝绸之路商业较为发达,岭南地区经济处于刚开发时期;c项使用绢、帛作为货币可以说是黄河流域丝织业发达的表现,但绢、帛作为货币材料有其本身的弱点;d项准确地反映了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铜币使用情况。7(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上表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解析:选a。从表格信息看,宝钞使用数量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说明其信誉越来越低,并最终被白银所取代,故a项的说法正确;从表格看,白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白银不是从开始就是主要货币,d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大幅度衰退,b项错误;从表格看,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生活资料主要是布和稻谷,c项错误。8(2010高考海南卷)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解析:选c。本题考查宋朝区域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说明北方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贫富分化不明显;“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说明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正确;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a错误;b说法有误;宋朝时“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不符合史实,d错误。故选c。9(2010高考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解析:可以从材料中市镇兴起的起源、市镇的功能、市镇与农村的关系入手分析“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我国江南经济发展概况回答“兴起的背景”。如,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发展情况,区域间的行业分工、长途贸易的发展等。答案: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一、选择题1乾隆南巡扬州,得知徽商资产多达5000万两白银,而当时国库最富时存银也不过七八千万两,发出了“富哉商乎,朕不及也!”的感慨。徽商团体的出现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c雇佣关系发达 d出现成熟的手工工场解析:选b。切记要史论结合思考问题,材料体现不出任何雇佣剥削的生产关系信息,故排除a、c、d三项,答案为b。2走西口是继乔家大院后又一部登陆央视的晋商题材的作品,使晋商再次成为热点。下列对晋商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以白银广泛流通为条件 b具有地域性c以长途贩运活动为主 d政府大力支持解析:选d。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商帮”即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主要从事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但是明清时期,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因此d错误。3(2012临沂模拟)聊城市的山陕会馆坐落于京杭大运河西岸,于1743年由旅居山东的山西、陕西客商集资创建。此会馆有利于研究()瓦舍发展史清代外贸史运河文化史清代商帮发展史a bc d解析:选b。瓦舍是宋朝时期固定的娱乐场所。山陕会馆是中国古代商帮集资兴建的,侧重于国内贸易。排除。4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是()a海将盐作雪,山用火耕田b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c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解析:选c。草市印证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选b。本题考查明朝福建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当时福建地区商品种类、数量众多,并销往国内外,b说法正确。海陆交通的发达只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条件,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福建成为全国经贸中心,材料中也并未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a、c、d均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6对比图二与图一,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北宋与唐朝相比,在城市方面的最大变化是坊市界限被打破,即商业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7“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a西汉 b隋唐c北宋 d元朝解析:选c。“夜市”最早出现于唐朝中后期,但只出现在少数商业繁华区,而且仅是供达官豪吏纵情声色的场所。材料中的“夜市”属于市民自己的夜市,最早出现在北宋。8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解析:选c。古代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差异,春秋时期将社会各阶层士、农、工、商进行严格的区分,商人的社会地位最为低下,受到歧视。从材料中了解到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许多官僚、贵族从事商业活动,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等级观念的淡化。9(2012惠州模拟)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如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这说明()a农本思想根深蒂固b明代商业发展迅速c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d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明代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商人在社会上遭受歧视。10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c。抓住关键信息“强如坐知县”、“不羡七品空堂皇”,可判断经商可以致富,没必要羡慕做官,故c项为正确答案。a、b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11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c一口贸易的实质是官方垄断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解析:选c。除a项外,其它备选项都有较大迷惑性,据“天子南库”信息可知c项最佳。12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解析:选d。材料所示清朝限制“机户”拥有织机不得超过百张,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僇力(努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懒惰)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2: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者,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3:有人说,山西人天生有经商才能,以“诚信”著称天下,崇信“管鲍遗风”。当地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好好写字打算盘,将来住个茶票庄”的民谚。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连续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请回答:(1)材料1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思想主张?(2)依据材料2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重大危害?(3)结合材料3,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闻名全国的原因。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分析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1信息可判断出是重农抑商政策;第(2)问要注意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性,回答要全面;第(3)问要结合材料和现实的知识多角度回答。答案:(1)重农抑商。(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3)历史:乔家经济实力强,在清代就影响全国;乔家大院的建筑成就;乔氏“诚信”的商业道德。现实:市场经济发展热;文化旅游热;电视等媒体宣传等。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据天工开物的记载14、15世纪前后的湖广地区已成为天下的谷仓,故有“湖广熟,天下足”这一谚语的出现。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芋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的生产原料。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材料2: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