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doc_第1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doc_第2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doc_第3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doc_第4页
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师解读: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考试大纲2009-10-27作者:彭岳、朱雄辉来源:试题调研特约名师:彭岳、朱雄辉广东高考十余年来历经多次改革,从“大文大理”模式、“3+X”模式、“3+综合+X”模式到“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模式,2010年高考再“变脸”,以“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呈现。一、2010年高考的“变”与“稳”(一)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呈现形式试卷类型 文科(政、史、地)综合试卷 分值 政、史、地各100分(满分300分) 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5题,满分140分 其中 :地理为111题,分值44分 历史为1223题,分值48分 政治为2435题,分值48分 非选择题:共6题,满分160分 其中:政治为3637题,分值52分 历史为3839题,分值52分 地理为4041题,分值56分 (二)各学科的变化1. 政治由政治单科独立考试变为政、史、地三科合卷考试。选修由原来的选修2和选修3调整为现在指定选修3,且选修3的内容由原来的5个专题调整为现在的3个专题,其考试由原来的选做题调整为现在的指定选修必做题。政治分值由原来的150分调整为现在的100分,这意味着知识考查的覆盖面将会缩减,其中对四个模块的考查比例也发生了变化(生活与哲学模块占28%,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均占27%,文化生活模块的比例下降较多,只占18%)。时事政治虽然列入考试范围,但其考查方式和分量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考查方式由原来的纯时事的记忆背诵到现在把时政内容融入具体的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之中。2. 历史(1)因为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由考单科变为考文综,历史分值也因此由150分变为100分,且古代、近代、现代的分值比例由去年的约24%、约29%、约35%变为今年的约23%、约40%、约37%。(2)不再区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所有的内容都是必考的。(3)与去年相比,删去的内容见下表: 删除内容 选修1 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选修2 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选修4 所有内容 3. 地理(1)考试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选修部分。其一,旅游地理被城乡规划取代;其二,环境保护内容有较大调整;其三,城乡规划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不尽相同。环 境 保 护 在2009年考试说明基础上删除的内容 环境及环境问题的概念。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非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的应对措施。非可再生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人类的环保措施。 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产生的问题、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环境管理的概念、基本内容和手段。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和全球合作行动。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有的态度、担负的责任和应采取的行动 城 乡 规 划 在地理课程标准基础上删除的内容 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分值比例的变化(2010年的数值为占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的比例)模块 2009年高考 2010年高考 自然地理 30%左右 约32% 人文地理 30%左右 约68% 区域可持续发展 33%34% 选修模块 6%7% (三)2010年高考的稳定性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变化外,2010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保持了较大的稳定性。2010年广东文综考试说明中对必修教材内容的要求与2009年广东高考政、史、地三科考试说明完全一样,这是其中“稳”的一面。另外,各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与2009年相比,也维持不变。更多精彩解读,请参阅试题调研之解读2010广东考试说明。二、应对2010年高考,各学科复习备考策略 (一)政治部分1.加大对时政内容的备考高度重视对时政的理解,掌握必要的时政语言,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对时政内容的把握,要从单纯的记忆背诵过渡到理解其基本涵义,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思想上来。为此,考生要拓宽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掌握时政信息,关注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时政敏感度,关注国内外大事,特别是关心党和国家现行的重大政治经济政策的内容,了解时政热点的来龙去脉,并练习用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审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加大对广东特色内容的了解分析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高考试卷,最后一道大题都是取材于广东省经济生活方面的背景材料,且都是通过数据比较说明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虽然2010年广东高考由单科政治向文综政治转变,但考查地方特色的传统不会改变,有可能考查的角度是广东的自主创新,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充分了解 2010年广东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科学发展的原因和措施等。3.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政治学科知识点繁多,要想准确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点绝非易事。如果只重视对单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是很难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这就要求考生找到一个能将教材知识点串联起来的有效方法,把所有的知识点用大大小小的“红线”串起来,即使是一个“独立”的知识板块,也应当将其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单元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记忆的缺失和知识的遗忘,以便在高考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准确地提取知识,解答试题。4.加强典型例题训练,学会准确审题政治试题一般由立意、情境、设问三部分组成,准确审题是解答好题目的先决条件。一些考生主观题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审题能力不过关。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题目加以训练,是纠正思维偏差,提高审题准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做选择题时,首先,必须抓住立意,即找准其中心思想;其次,要突出关键词,把握试题限定的范围、角度;再次,阅读选项时一定要阅读完整,避免草率决定。一般来说,做选择题,首先要排除错误选项;其次要排除与题意不相关的选项;最后要冷静分析题干,推敲题干的侧重点,从而作出正确选择。解答主观题,建议考生先读设问,后读材料。考生出于习惯常常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盲目性,如果遇到复杂的材料,容易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因此,考生要练习先读题目设问,明确答题方向、目标,明确题目设定的解题角度(是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还是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以便提高答题的准确性。5.重视规范解题,强化书写格式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或表述不当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考试得分。规范解题,首先要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呈现教材的相关基本观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述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其次要结合材料阐述,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要求;再次答案安排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让阅卷者一目了然;最后书写要认真,段落要分明,且每一段的要点要前置。(二)历史部分1.加强对增加的选修内容的训练,将这部分内容融入到必修内容中,使知识更加系统。2.针对非选择题所考查内容的时间跨度大、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的特点,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复习中加强同类知识的联系,根据一些小的 “主题”构建知识体系;二是认真研究全国和部分省市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历史试题,尤其要注意这些试题中的“主题型”试题的特点,及时反思。3.模块整合。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的编排方式,不是按课程标准的模块形式进行编排,而是按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顺序进行编排,并把原来独立列出的选修内容融合到必修内容中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按通史的形式把所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4.关注广东地方史。近代的广东开放较早,面对列强的入侵,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历史名人,如洪秀全、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现代的广东,又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高考在这一部分命题较多,如2008年考查了对康有为的评价、顺德县自然经济的瓦解,2009年考查了梁启超的民权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责任内阁制等。5.逐步提升解题能力。做选择题时,由于分值提高,不能掉以轻心,要有“得选择题者得天下”的思想。首先要注意审题,看准试题限定的时间、空间范围,设问的角度和题目结构,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注意题干当中有没有否定条件和特殊要求;然后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选择,如排除法、优选法、比较法、逆推法等。做非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注意材料的出处,找出材料的关键词,理解材料的真正意思,挖掘材料隐含的内容;然后根据设问思考是否运用了材料中的合理论据,解释是否合情合理等。作答时要注意详略得当,用词准确,按照要点来回答,并尽可能多回答几点,提高保险系数。(三)地理部分1. 关注主干知识,突破重难点。实行政、史、地三科合卷后,地理试题的题量由2009年的20道单选题、10道双选题、7道综合题(选修为二选一),压缩到 11道单选题、2道非选择题。试题的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但考试范围和内容并没有压缩(选修有较大调整)。这样势必让考试内容更加集中在主干知识上,因此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和价值的内容,一定会成为2010年高考的重中之重。如经纬网地图、等值线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与综合运用;天气系统图的分析;气候类型的判断以及气象灾害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地理规律与生态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人类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对这些问题应该以一定的知识为线索,进行逐一梳理和重新整合,采取专题训练等方式,进行逐一巩固和提升。2.加强能力专项训练。地理基本技能包括地理图表的分析、判读,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主旨。近两年的新课标地理试题在重视理解能力考查的同时,强化了对获取信息能力、读图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多元化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主旋律。考查考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素养的试题可分为以下几类。分析原因类。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分析原因,并区分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能力和素养。比较差异类。在比较地理事物时首先要找出其相同要素,如成因、特征、分布等方面;其次,要从要素的具体内涵上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出差异。描述叙述类。准确描述一个地理事物,要从组成地理事物的各个要素,多角度、HJ1.6mm多层次、全方位地认识,做到认识事物准确,描述事物到位。环境问题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地理学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训练。要精选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重视广东高考特色。历年来,广东高考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地理学科主要表现在:一是图像新颖丰富。2007年广东地理卷共有图表32幅(个),2008年共有各类图表28幅(个),2009年共有各类图表27幅(个),2010年预计在10幅(个)左右。二是重视地理探究。自2005年高考以来,广东地理试题至少会有1道带有明显的探究性。三是关注现实。每年的地理试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区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粮食、生态、资源、能源等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重大灾害等热点事件等。四是在题型上,往往在非选择题中设置不定项选择题。五是素材来源广泛,不带有某一版本教材的痕迹。这些成功的、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认可的“亮点”,不会随着考试模式的变化而消失,只会在保持试题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优化。4. 关注选修模块的变化。2010年高考,调整最大的就是选修模块。不仅用城乡规划取代了旅游地理,而且在列入考试的内容上,也做出了重大调整(见 “考试内容的变化”部分)。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删减了介绍、叙述、了解的一些非主干知识;保留了分析、理解、运用的主干知识;另外,不设置“二选一”形式的选做题,而是将选修和必修融合在一起,强调了选修与必修相关内容的联系。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合理地处理选修与必修的关系,最好是将列入考试范围的选修内容与相关必修内容合二为一,把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