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达标(含解析).doc_第1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达标(含解析).doc_第2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达标(含解析).doc_第3页
【全程复习方略】高中历史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时达标(含解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时达标(含答案解析)【基础组】1.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d.“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2.(2012乌鲁木齐高二检测)董仲舒杂糅各家学说创立的新思想中不包含(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佛家思想3.(2012龙岩高二检测)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该诗颂扬的人物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老子4.(2012无锡高二检测)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5.(2012沈阳高一检测)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6.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是因为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7.(2012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最有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尚书 春秋法经 道德经 a.b. c.d.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统一保证思想统一b.用阴阳五行思想巩固统一c.用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升组】10.西汉初年,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后来汉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 这种统治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1.“明明是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上皇位,就自然而然地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汉武帝12.(2012沈阳模拟)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 )a.“天人感应”思想b.制天命而用之 c.阴阳五行学说 d.封建等级思想1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14.古代中国所信奉的一些神秘数字,在班固的白虎通里均能找到宇宙依据,如“三纲法天地人”“五常法五行”“六纪法六合”。汉代思想家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的思想 b.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c.制造人为的迷信思想 d.强调社会秩序的合理性15.(2012温州高二检测)有一所学校,创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它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它”是指( )a.孔子兴办的私学b.太学的设立c.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d.明朝的国子监16.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 )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17.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到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材料二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2)该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材料三 “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应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3)首先提出“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汉初,经历了战争的破坏,经济残破,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实行“无为”的政策;汉武帝时期,社会发展,经济繁荣,西汉面临加强中央集权的任务,所以从“无为”转变到“有为”。2.【解析】选d。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此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元帝时期。3.【解析】选c。“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说明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这是董仲舒的建议。4.【解析】选c。针对“亡以持一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是通过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集权。5.【解析】选b。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新儒学吸收了“阴阳五行之说”思想神秘化的成分,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a项错。“为政以德”是孔子提出的,c项错。佛教当时尚未传入,d项错。故选b项。6.【解析】选d。a、b两项不是董仲舒的思想内容,c项属于董仲舒的观点,但没有体现“仁政”的内涵。故正确选项是d项。7.【解析】选a。尚书春秋是儒家的经典,法经是法家的经典,道德经是道家的著作。8.【解析】选c。本题需要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的意图和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大一统”,即通过思想意识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国家疆域统一和行政管理的统一等。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加以概括。第(2)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并结合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来分析作答。第(3)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人虽然手段不同,但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目的是一致的。答案:(1)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3)相同点:都是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如能答出如下内容: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均可。)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他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10.【解析】选b。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无论是汉初的“无为而治”,还是汉武帝时的“外儒内法”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皇权。11.【解析】选c。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主张,为王权戴上了神圣的光环。12.【解析】选a。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代表作,从材料中“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反映了“天人感应”的主张。13.【解析】选d。材料中“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善”反映了民性本善的主张;材料中“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反映了君权神授的主张。故选d项。【规律方法】正确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严格来说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儒法相济、内儒外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体系,它为儒学披上神学的外衣,神化了专制王权,适应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统治者的暴政。【变式备选】(2012南京高二检测)“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董仲舒思想中,体现“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的只有b项。a、c两项是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d项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1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三纲五常”学说的评价,这一学说主要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作用,因此选择d项。15.【解析】选b。从材料中“创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官立学校”等信息可以判断应是太学的设立。16.【解析】选c。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治者将其奉为正统。17.【解析】选d。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集中反映。题干中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体现了思想的大一统,反映在社会政治上是政治上的大一统,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故选d项。1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关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第(2)题主要结合儒家“孝”的思想的历史影响来思考,这一思想有助于维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