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4.18 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4.18 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4.18 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4.18 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粤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 诗词三首(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玉砌(q) 凝噎(y) 暮霭(i)b纶巾(ln) 强虏(l) 鹊桥仙(qu)c玉簟(tn) 舞榭(xi) 荠麦(j)d戍角(sh) 黍离(zh) 豆蔻(ku)解析b项“纶”读“un”。c项“簟”读“din”。d项“黍”读“sh”。答案a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衰鬓萧条瓜州雕栏玉砌b淳熙 荠麦 暮色 夜雪初霁c解鞍 窥江 戍角 豆蔻词工d怆然 黍离 俊赏 不堪回首解析“州”为“洲”。答案a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何时了(完结)雕栏玉砌(台阶) 只是朱颜改(红颜)b书愤(悲愤) 铁马(配有铁甲的马) 伯仲间(相提并论)c荠麦弥望(满眼) 予怀怆然(悲伤的样子) 度曲(创制)d淮左名都(都市) 清角吹寒(号角) 豆蔻词(描写豆蔻的词)解析“豆蔻词”指杜牧的赠别一诗里面的句子:“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里面有“豆蔻”一词,但不是描写豆蔻的词。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分)a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神游b便纵有千种风情纵豆蔻词工c便胜却人间无数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独钓寒江雪解析b项都解释为“纵使”。a项国都/赤壁战场;c项胜过/可是;d项长江/江水。答案b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5阅读虞美人,回答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6分)答:_ _(2)“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_ _(3)有人认为,“只是朱颜改”中的“改”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你是怎样认为的?(8分)答:_ _答案(1)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2)“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3)同意。“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是全词抒情言志的触发点。二、课外拓展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4分)答:_ _(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6分)答:_ _答案(1)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2)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7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10分)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4分)秦诗之理趣:_元词之情趣:_(2)分析点绛唇的起句与结句。(6分)答:_ _答案(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