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上)化学周末作业(11)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3分)(2012惠来县模拟)下列对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aabbccdd2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5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6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量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由电子决定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9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化钠c氧气d金10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11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1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4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在整个地壳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obsicaldfe1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16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17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铱192,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铱的原子序数为70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c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1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氧气抢救病人19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化合物、氧化物b单质、氧化物c单质、化合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2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蒸馏水 氮气b石油 氧气c大理石 空气d二氧化碳 氢气二、非选择题:2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如图所示漫画,你的感想是:(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22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东昌湖某区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水的净化向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入明矾,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液体过滤,得到略带颜色的液体实验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填仪器名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净水方法中,的净化程度最高(3)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加入将它与软水鉴别出来生活中将它转化为软水的方法为(4)水的组成用如图实验装置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检验a处气体的方法是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九年级(上)化学周末作业(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1(3分)(2012惠来县模拟)下列对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运动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分别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铜的导电性,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金属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通过分析诗句意思,可以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解答】解: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b【点评】引用古代名人的诗句立题起点很高,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衔接,提高了学习兴趣但归结到化学角度上来,就是说明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了解: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由墙内运动到墙外的人们的嗅细胞上;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水由液态开始转化为气态,分子间隔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原子间隔变大【解答】解: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解释正确,故a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解释正确,故b正确;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解释错误,分子没变,只是间隔变大,故c错误;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解释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般金属及稀有气体和个别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正确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b错误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c错误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a【点评】应熟悉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并做到归纳性的总结,形成便于掌握运用的知识5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是带电荷的粒子b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及分子、原子的概念来解答【解答】解:分子、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b【点评】了解微观粒子的概念及性质是解此类题的关键6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的质量等于核电荷数d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由电子决定【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b、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质量大小考虑;c、根据原子的质量与核电荷数无关考虑;d、根据原子的体积决定因素考虑【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够再分,故a说法错误;b、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b说法正确;c、原子的质量主要是质子的质量与中子的质量之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故c说法错误;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体积主要取决于核外电子的多少,故d说法正确故选a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c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考虑;b、根据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变化情况考虑;c、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考虑;d、根据原子的结构考虑,注意氢原子的特殊性【解答】解:a、有的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故a错;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故b正确;c、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碳12原子和碳一13原子都是碳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c错;d、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如氢原子,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区别,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8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原子构成b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解答;b、根据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进行解答c、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不一定发生变化进行解答;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分子、原子、离子,故a错误;b、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但不同的分子、原子无法比较大小,故b错误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如:改变:2h2+o22h20,改变:h2+cl22hcl,分子数目不改变,故c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原子能构成氧分子,也能构成臭氧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分子、原子、离子间的关系和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微观概念9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化钠c氧气d金【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判断: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得失电子难易程度;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等【解答】解: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个,故a正确;b、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b正确;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c正确;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11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c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d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电子尽可能排布在离核近的、能量低的电子层上,故最外层电子的能量高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1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的概念以及元素只表示宏观不表示微观来分析【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属于宏观,故对;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故错;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故对;d、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故对故选b【点评】本题在考查概念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元素,注意对元素知识的认识和把握14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在整个地壳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obsicaldfe【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氧硅铝铁,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别为:氧元素的含量为48.60%,硅元素的含量为:26.30%,铝元素的含量为7.73%,铁元素的含量为4.75%【解答】解:在地壳中氧元素的含量为48.60%,硅元素的含量为:26.30%,铝元素的含量为7.73%,铁元素的含量为4.75%;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1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解:a、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b、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中子个数分别是78、74,故b错误;c、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掌握这些对以后做此类题帮助很大16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项正确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17今年5月,南京某公司丢失一枚探伤用放射源铱192,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放回安全箱如图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铱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铱的原子序数为70b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c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铱的原子序数为77,故a说法错误;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77可知,其核电荷数为77,故b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192.2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故c说法错误;d根据铱元素的汉字名称“铱”的偏旁“金”可知,为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1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氧气抢救病人【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干冰做致冷剂是吸热升华,属于物理变化;b、压缩空气使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状态发生变化也是物理变化;c、石墨做铅笔芯是由于质地软,刻滑能留下痕迹发生物理变化;d、氧气供给呼吸发生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常见的考点19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所属物质类别的是()a化合物、氧化物b单质、氧化物c单质、化合物d含氧化合物、氧化物【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而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而含氧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则:为单质,为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故可知哪个选项正确【解答】解: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为单质,为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故选:a【点评】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又分含氧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2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蒸馏水 氮气b石油 氧气c大理石 空气d二氧化碳 氢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根据以上物质的物质组成和元素组成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水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此选项错误b、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此选项正确c、大理石、空气均属于混合物,故此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氢气均属于纯净物,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方面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这两个概念的把握二、非选择题:2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c6h12o6(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如图所示漫画,你的感想是: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考点】水的组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物质属于宏观概念用元素解释;(2)用分子解释用构成;(3)根据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谁画的鱼最大》课件
- 颅内高压危象和脑疝护理
- 亲子沟通课件
- 亲子行李箱课件
- 亲子安全培训课件
- 自动双层停车场控制系统设计
- 腾讯会议录制讲解方法
- 公司级安全培训经验课件
- 新入职怎么写年终总结
- 腹股沟斜疝术后护理查房
- 湿地巡护员培训课件
- 2025鄂尔多斯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招聘9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地质实验室技术员综合素质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小班海浪滚滚课件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2题) - 副本
- 会计学全套课件第一学期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新旧西藏的对比(分析“西藏”)共22张课件
- 杭州市主城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图
- 门机防腐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