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案3鉴赏古代诗歌的事物形象随堂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注】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要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身怀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地”,却“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本词用“缺月”“疏桐”“漏断”“寒枝”“洲冷”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词人看似写山和月,其实是借它们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上片写青山“招不来”,又写青山唤我到溪边和它一起居住,再结合词后的注释,青山的形象就一目了然了;下片写明月,“在天高处”,并且还夜夜听读屈原的离骚,结合屈原的形象,明月的特点也就很清楚了。答案: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词人想象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又纯洁,是词人被贬独游时的知音。课案训练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注】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箨:笋皮。帙:包书的布套。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解析:这是一首咏竹诗,诗人要借“竹”言志,所以对“竹”的形象给以着力描绘,要准确把握其形象特点,必须关注分析这些描写其形象的诗句。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宜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答案:前三联描写出清新秀雅的新竹形象。它是新出嫩竹,颜色翠绿,竹影阴凉;雨洗后更加洁净,风吹过香气怡人。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涧户、山楹:指普通人家。涧户:涧边的人家;山楹:就山岩凿成的房屋。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试作具体说明。 解析:分析“风”的形象,应由诗歌中对风的描写和评价入手,诗人言风“凉”,使“林壑清”为“涧户”“驱烟”,为“山楹”“卷雾”,日落山水静寂之时,又吹响松涛,让人们欣赏美妙的乐章,不辞劳苦地工作。尽管人们看不到它的踪迹,但它的一举一动都满含对人间百姓的深情厚意。所以诗人称其“有情”。答案: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初见嵩山张耒【注】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一是从炼字角度,对“出”的理解,有助于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二是从表现手法看,动静结合,而浓烈的画面感,又使得此句充满强烈的动感,给人以极深的印象。三是从拟人手法切入,使得山峰形象生动传神,表现作者高洁独立的人格。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问题。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熟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这两首诗显示了两“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第一首: 第二首: 解析:李诗咏物言志,采用拟人手法将牛人格化,写它因病而“力尽精疲”,在无人理会的情况下,虽心中有怨,但依然为使众生“皆得饱”而辛勤劳作,借此表达自己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仍然心忧“众生”的情怀。孔诗很像一副温馨宁静的乡村风光图画,诗中的老牛,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悠闲地卧在坡头吃草,那么轻松,那么悠然, 这一形象体现出诗人平和、淡泊的人生追求。答案:(第一首)诗中的“病牛”心有不平但无怨无悔。(第二首)诗中的“老牛”在结束了耕耘之后,感到轻松与满足,追求平和淡泊的生活情趣。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事物形象的鉴赏能力。鉴赏“瀑布”这一形象要抓住诗歌中对其特征进行描写的诗句如“不辞劳”“出处高”写细流不辞劳苦,汇集在高处,形成瀑布;“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写瀑布谢绝溪涧挽留,决心继续向前,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建设工地监理会议纪要模板
- 我的艺术自画像范文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及应急措施
- 通信行业违纪违规案例总结范文
- 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计划
- 三八节放假通知及志愿者活动计划
- 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城市更新项目资金保障措施
-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改革计划
- 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归雁计划”笔试真题2024
- 2O25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
- 医院总值班培训课件
- 首汽约车合同协议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2030中国供电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物品置换合同协议
- 液化气罐使用安全规范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第十一章 评估测试卷(含解析)
-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 【基于改进杜邦分析法的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财务分析(数据图表论文)13000字】
- 金氏五行升降中医方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