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章文化 word版中考真题 2013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 文(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冗长 (rng)阔绰 (chu)颓唐 (tu)苦心孤诣 (y)B哽咽 (y)酝酿 (ning)狡黠 (xi)岿然不动 (ku)C剽悍 (bio)滂沱 (png)隘口 (y) 忍俊不禁 (jn)D倔强 (ju)矜持 (jn) 吮吸 (shn)弄巧成拙 (zhu)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自由和平等的爽朗金秋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C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D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六月的桂林是个多雨的季节。B这次回到家乡桂林,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乡音。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D通过开展“美丽桂林,清洁城乡”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由西汉刘向编订。B古时候人们常在住宅旁栽种桑树、梓树,后来,人们就用“桑梓”指家乡。C再别康桥的作者艾青是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主要通过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5下面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小娟把自己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你拜读,再给我面批!”B你对喝了酒仍坚持要开车的爸爸说:“爸爸,为了大家的安全,您就别开车了。”C你去接电话时,别人打错了,你说:“你打错了!也不看清电话号码就乱拨。”D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垃圾,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6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他看上去才十七、八岁,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D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二、阅读理解()(23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孙 凯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a)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资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中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b)流经中国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河流正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但是,广大的老百姓是否意识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呢?没有。 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c)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工业用水方面,我国钢铁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以河北省为例,据瞭望周刊报道,(d)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米已无法补充。再过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将被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出现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依然悠然自得。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活的!(选自中国青年报,有改动)7对中国水资源现状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中国大多数城市缺水。B中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C城市人口激增是中国将长期陷入严重缺水状况的主要原因。D地下水被严重污染是工业废水肆意排放所致。8对文中画线句子作用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a)句强调沿海城市同样缺水,甚至比西部严重,有利于纠正国人的错误认识。B(b)句强调流经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断流,更突出缺水对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C(c)句表明传统的漫灌方式不但无益而且有害,突出了水资源浪费的可惜。D(d)句将河北与严重缺水的以色列作对比,表明我们严重超采地下水有国际先例,是不得已的暂时行为。9对本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B第段,作者以农业、工业的用水状况证明我国民众普遍缺乏节约用水意识。C第段作者引用瞭望周刊的报道,是用权威机构的数据作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D文章先论证我国严重缺水,次论证我国用水极度浪费,再论证缺而挥霍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结构上采用并列式,层层推进。10对文章相关语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第段开门见山,摆出自己的观点,将“贫穷”与“挥霍”这一矛盾呈现在读者面前,发人深省。B第段以设问句式过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C第段引用专家的观点,意在警醒读者,提示国人,引起人们对水资源紧缺的重视。D第段以“好个不知死活的”这种激愤语言结束全文,表达了对浪费资源,盲目发展的强烈担忧。(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共11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百废具兴 (都,全)B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C连月不开 (放开)D吾谁与归 (归附)1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吾斯役之不幸 B前人之述备矣 何陋之有 C感极而悲者矣 人不知而不愠 D不以物喜 以其境过清 1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文巧妙地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由景入情,因情入理。B第两段通过描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一虚一实”两种不同的景色,衬托出“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心情。C作者借“古仁人”抒怀,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D本文用词洗练,如“浊浪排空”句,用一“排”字,便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狂风大作的景象,突出其磅礴的气势。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4请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5杜甫、岳飞、文天祥身上,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请选择其中一人,结合其事迹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阅读积累 (14分)16课内默写(10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2)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8)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0)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17课外阅读积累(4分,每空1分)(1)路遥知马力, 。(2)人无远虑, 。(3)施恩听了,道:“这快活林离东门去,有十四五里田地,算来卖酒的人家,也有十二三家,若要每户吃三碗时,恰好有三十五六碗酒,才到得那里。恐哥哥醉了,如何使得?” 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这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这段话出自水浒传中的 ,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物是 。四、阅读理解()(21分)(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8为什么说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色体现了他对钱塘湖的喜爱之情?(2分) 19颔联中的“谁家”如改为“数家”,似与“几处”对仗更工整,效果更佳,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共16分)挂在墙上的蒲扇丁立梅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什物,有针头线脑、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还是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我停下来买一把。他问,买了作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那个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担着一担子的蒲扇,到乡下来。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的。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走上一遍。镶了边的蒲扇,有些沉,扇的风,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待下一年夏天再用。晚上,村里人自动组合,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人人手里一把蒲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湿了!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的,“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萤火虫装了大半瓶。真可怜了那些小虫子,它们若不是那么招摇,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运?到最后,如何安置那些“囚犯”的,孩子们已不理会了,那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找了空瓶子来,再捉。夏夜的天空下,萤火虫永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玩累了,一个个躺到自家搭在门前的门板上,安静下来。夜渐渐深了,四周的声音渐渐隐伏于夜的深处。这时候,稻花的清香随着风阵阵飘来,远处传来一声鸡鸣。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祖母摇着蒲扇讲故事,重重复复讲的都是小媳妇遇到恶婆婆了。她摇着摇着,那速度就慢下来,嘴里的呢喃,终至消失。鼾声起。我们抬眼看她,她坐在椅子上,头垂着,嘴巴微张。握蒲扇的手,也垂着。我们扯拉她手里的扇子,祖母惊醒,用扇柄轻敲我们的手,笑说,调皮啊,又摇起来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曾经一个个摇着蒲扇的人,都跟着岁月远去了。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而我每次回乡下,母亲都要告诉我,哪个我熟悉的乡亲,也走了。偌大的乡下,再不见了蒲扇的影子。家家都装电扇了,甚至蚊帐里,也挂上一台。仿佛这承载了三千多年历史的蒲扇,从不曾来过。我把新买的蒲扇挂上墙。我指着它,告诉邻家三岁小儿,我说这叫蒲扇,是用来扇风的。 (选自北京日报,有改动)20作者回忆了与蒲扇有关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给蒲扇镶边 21这篇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请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2分) 22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表达效果。(3分) 23文章以“挂在墙上的蒲扇”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24请说一说结尾段的含义及其作用。(3分) 25批注是一种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人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细读下面文段的画线句,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写一则批注。(3分)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上又淌湿了!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的,“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批注】 五、作文(50分)26母校,新的梦想放飞的地方;母校,见证成长的家园;母校,雏鹰振翅高飞的加油站。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啊!现在即将离别,我们不会忘记与你共度的许许多多不平凡的日子,我们更不会忘记同学,请你执笔,重温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以“再见了,母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中心突出,文体明确,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1.C 2.B 3.D 4.C 5.B 6.A 7.C 8.D 9.D 10.B 11.C 12.D 13.B 14.(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15.示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写出了许多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揭示社会现实的诗篇,为人民的疾苦而奔走呼号,这正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抗金名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一心为国,在别人享乐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徐州线条eps施工方案(3篇)
- 西藏诗词朗诵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清水泥施工方案(3篇)
- 红色文创活动方案策划(3篇)
- 综合型建筑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验算怎么解决(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题及答案
- 2025年1-6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 心肺复苏测试题目及答案
- 企业法务合同审查标准化流程及要点清单
- 港口和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考3500词汇表(完整版)
- 应急第一响应人理论考试试卷(含答案)
- GB/T 23510-2009车用燃料甲醇
- GB/T 14216-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
- 办公室工作手册(国企、事业单位版本)
- 警械使用课件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 2009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说明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8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