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广南三中季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云南省广南三中季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云南省广南三中季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云南省广南三中季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云南省广南三中季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广南三中2015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期末语文考试试卷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炽热(ch) 嗔怒(zhn) 销声匿迹(xio) 戛然而止(ji)b.惬意(qi) 诘责(ji) 鲜为人知(xin) 锐不可当(dng)c.干涸(h) 迸裂(bng) 相形见绌(ch) 不省人事(xng)d.取缔(d) 畸形(q) 惟妙惟肖(xio) 恪尽职守(k)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璀璨 狼藉 当之无愧 锲而不舍b.蹒跚 愧怍 骇人听闻 粗制滥造c.琐屑 媲美 诚惶诚恐 一拍即合d.烦躁 繁衍 来势凶凶 略胜一筹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王教授德高望重,道貌岸然,在学术界很受人尊重。b.向别人学习要有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态度,自命清高是不可能学有所成的。c.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蛛丝马迹。d.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贡献。b.他一走进运动场就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一张张快乐的笑脸。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d.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聆听世界。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b.水浒传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其中武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故事脍炙人口。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d.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6.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存下来。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a. b. c. d.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渔家傲.秋思中描写戍边将士思念家乡而又渴望建功立业矛盾心里的句子是: ,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7)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诗句是: ,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6分)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昆明市空巢老人约10万户,35%的老人感到生活孤独。每到节假日,对他们来说,期待的不是电话短信的问候,而是孩子的陪伴。材料二: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更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几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1) 材料一反应了一种什么现象?(2分)(2) 你从材料二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2分)(3) 请设计一条关爱老人的宣传语。(2分) 二、古诗鉴赏(5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2分)10、这首词的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三、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5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3) 必先苦其心志( ) (4)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14、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因素是什么?(2分)15、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0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地震从来都是令人恐惧生畏的自然现象。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时代,地震就如同一个暴君,人类只能任它鱼肉宰割。如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对地震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鉴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大多是建筑物倒塌而导致的,人类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但却极大地增加了建筑成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法国马赛菲涅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换一种思路用比较少的成本、简单易行的办法,减少或消除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我们知道,地震就是地震波造成的地面震动,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和纵波,当横波与纵波在地表混合形成“面波”时,它们的破坏性最强。法国科学家们想,地震波之所以能成为面波,是因为地震波形成之后,在地下找不到一个安身之处,便横冲直撞到了地面,造成地面建筑物成批倒塌,人员大量伤亡。鉴于此,他们开始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研究。其方法是在地面钻孔。不过,这种“孔洞”不是在地面随便打上一些就能行的。科学家们通过预测地震波的波长范围,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孔洞的直径应为o3米,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应为173米;由于面波只在地表传播,所以孔洞的最大深度只需5米。在地面打孔洞是受到“隐身衣”的启发。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通过,被阻挡的光波反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就会成像。物体能“隐身”,是人们为物体穿上了某种衣服,即给物体表面涂上了一种特殊材料,此时光波会绕物体而行,如同没被阻挡一般,人们也就看不见物体了。在地面钻孔就如同在“视觉隐形”时给物体穿上特殊隐形衣,地震波的“眼睛”也就“看”不到地面的物体了,不能再对其形成破坏。不,此时的地震波并不需要“看”地面的物体,因为孔洞已经让它们在里面很舒适了。法国科研团队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某一处山脚下先后诱发了两次人工地震,监测发现孔洞让80以上的面波消失于无形。不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天气的多变性等不确定因素,要求孔洞这种“超材料”的位置必须高度精确。法国科研团队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发现,运用超大功能计算机等设备,完全能够精确定位钻孔位置。精确定位后的孔洞能够对地震波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折射后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最终使本来可以造成天塌地陷的能量化为鸟有。目前,这项技术已被运用于对海啸的控制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对待地震,不是与之为敌,也不是被动地逃避,而是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3期,有删改)16第段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1分)17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主动地为地震波准备一处歇脚的地方,让其与人类“共融”。如此,地震波也就会对我们“以礼相待”。18“地面钻孔”为什么可以消减地震灾害?请说明其中的道理。(3分)19科学家为“给地震波一个空间”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请结合全文概括。(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2分)我的暖,一寸长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我一听,就有点蒙。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儿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句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车前的车牌望了一眼。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了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里因此出现了阴影。“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他搓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20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2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22文章第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23“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3分)四、作文(50分)回望成长的路程,一次次的丢失与放弃,使我们苦恼和彷徨。但正是因为这针刺一般的疼痛,让我们一步步成熟,懂得爱与珍惜,学会理解和进取。也许失去是一段痛苦的往事,不要紧,打开心门,我们会发现最初的美好;也许失去意味着失败与更大的磨难,没关系,蓄力前行,终会迎来灿烂如虹般的微笑。1、请以“失去后的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给自己一个微笑,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给自己一条退路,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给自己一个祝福,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亲爱的同学们,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请以“给自己一个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答案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c 2.d 3.a 4.c 5.b 6.b(每小题2分)7.(共10分,每空1分)(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蜡炬成灰泪始干。(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黑云压城城欲摧。(6)留取丹心照汗青。(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共6分,每小题2分)(1)昆明市空巢老人很多,他们生活孤独,需要孩子的陪伴。(2)示例一: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会更加健康,更积极乐观。示例二:与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孙辈会更加活泼快乐。(3)关爱空巢老人,创建和谐家庭。(关爱老人,从我做起)二、古诗鉴赏(5分)9、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感情。(2分)10、表达了词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他坚信终有一天会为国杀敌立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3分)三、11、(4分)(1)举:被选拔,被任用。(2)拂:通弼“辅佐”(3)苦:使、痛苦。(4)喻:了解,明白。12、(4分)(1)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14、艰苦环境的磨练。(2分)15、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能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3分)16、打比方 (1分) 17、答: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地震波艺人的特性,使语言更有趣味,生动地说明了“给地震波一个空间”的重要作用。(3分) 18、答:孔洞可以对地震波的传播介质造成突变,改变其折射方向,使折射后的地震波相互接触后产生共融。(3分)19、答:通过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确定孔洞的直径、深度和洞间距离。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