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李清照词两首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b)昼夜(zhu)瑞脑(ru)重阳(chng)b.纱厨(ch)把酒(b)销魂(xio)寻觅(xn)c.悲戚(q)乍暖(zh)堆积(du)憔悴(cu)d.堪摘(zi)梧桐(tng)相识(xing)盈袖(yng)解析:a项,“薄”应读bo;b项,“把”应读b;d项,“摘”应读zhi。答案:c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解析:d项,“堪”的意思是“能”“可以”。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销”,熔化,焚烧;去掉,除去。b项“盈”,都是“满”。c项“还”,忽然,忽而;通“环”,围绕。d项“损”,相当于“煞”;损失。答案:b4.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黄昏疏雨湿秋千。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解析:这首词写清明前后的风光和词人的悠闲情景,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不符合这个情景,b、d两项与节气不符合。答案:c5.下列对声声慢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这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解析:d项“全词用象征手法”说法错误。这首词借景抒情,没有采用象征手法。答案:d6.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1)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2),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4)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5)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李清照如梦令)(6)醉里插花花莫笑,。(李清照蝶恋花)答案:(1)载不动许多愁(2)物是人非事事休(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4)才下眉头却上心头(5)应是绿肥红瘦(6)可怜春似人将老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78题。菩萨蛮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注: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7.分析词首句中“归鸿”“云碧”这两个意象的作用。解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为塑造形象、抒发情感服务的,围绕“归鸿”的“归”字和“云碧”的“碧”字分析即可。答案:“归鸿声断”“残云碧”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以声音与颜色渲染了一个凄清冷落的环境气氛。“归鸿”和“碧云”在古诗歌传统中往往用以寄托羁旅愁思,这里借“归鸿”“碧云”表达了作者怅然若失的情绪和思乡之情。8.词中的“催”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答案:“催”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角声急促,催促黎明的到来,反映了词人因思乡而彻夜难眠的苦况。(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910题。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9.“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句,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解析:这三句写初春的景象引发的内心感受。窗外是一片沉沉柳海,暮霭正与飞拂的柳枝嬉闹,一曲梅花怨的笛声从烟柳中传来。“春意知几许?”正是这种情景下词人孤独心情的最恰当表达。答案:“染柳烟浓”从视觉着眼,写早春时节初生细柳被淡烟笼罩。“吹梅笛怨”从听觉落笔,写笛声传来的哀怨曲调,“春意知几许”的疑问中掺进了浓浓的隐忧。10.这首词对比手法的运用比较突出,试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解析:全篇采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今昔元宵节的情景,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凄苦之情。能结合具体内容举例分析即可。答案: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是实写,下片写往昔元宵节的情景是虚写。虚实结合,以虚之乐景写实之乐景,突出了今年元宵节的热闹异常,从而为无心游玩作了极好铺垫。单从下片看也有对比的运用。写自己在往昔元宵节游玩的情景是虚写,写自己今年元宵节无心游玩的情景是实写。虚实结合,以虚之乐景写实之哀情。(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112题。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注:蛩:这里指蟋蟀。槎(ch):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11.词的上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这首词的上片由人间写到天上,写牛郎织女“关锁千重”不能相聚,“愁浓”二字表情达意。不过,分析时要联系作者的身世,看词人借写牛郎织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上片从人间写到天上,在云阶月地的星空中,牛郎织女被千重关锁阻隔,只有在浩渺星河中划着木筏,游来荡去,终不得相会聚首。借感叹牛郎、织女离愁之浓重,来抒发自己与之同病相怜的浓重的离愁。也有对牛郎织女因阻隔极深不得团聚的深切同情。1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两种并结合文本加以赏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词中为了表达离愁别绪,词人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答题时,要先找出来,然后分析各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答案:虚实结合(想象)。词作从人间的鸣蛩和落叶梧桐写到天上分离的牛郎织女,开拓了意境,丰富了词的意蕴,使境界更加奇丽。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如“草际鸣蛩,惊落梧桐”句,寒蛩哀鸣,梧桐叶落,借这凄凉之景,奠定了感伤的基调。又如,借描写天上牛郎、织女分离之景,抒发自己的离愁。一语双关。上下片的后三句都语意双关。上片三句表面写天上的分别,实则写人间有情男女的离别。下片三句表面写天气阴晴变化,实则写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构思新颖别致。(能答出两点即可)三、语言表达13.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前后语意连贯、句式谐调。多少次,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追寻那远方的神奇,。我们欢呼雀跃翘望高悬天际的彩虹,;,却没有用心聆听窗外小鸟婉转的啼唱;我们千里跋涉去寻觅奇花异卉,却没有意识到路边蔷薇细细的馨香。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后的转折连词“却”和最后一句中的“却”,两个“却”字提示我们两处应填入的语句要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答案:却忽视了身边点点滴滴平凡的美好却没有留意草丛间露珠七彩的光泽我们满怀渴望去探寻传说中的仙乐14.在下面横线上再仿写两句话,组成与前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视对讲合同范本5篇
- 湖南省常德市2016年秋赛课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鼎城
- 2025YY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协议书
- 乌海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基因技术服务合同书
- 任务三 了解水温控制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桂科版(信息科技)
- 2025中介借款合同范本
- 第十五课 网站的测试、发布与评价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5买卖见证合同示范文本
- 德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 现浇墩台身轴线偏位、全高竖直度检测记录表
- 合肥市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
- 房屋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
- 民航安全安全检查员
-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处理案例
- 隧道防排水检查井技术交底书
- 《历史》中职课件05第五章
- TSS-UT811-001UT-811线路保护测控装置调试说明书V1[1]0.
- (终稿)加油站全流程诊断与优化提量指导手册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