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2地球表面形态活页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22地球表面形态活页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22地球表面形态活页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22地球表面形态活页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222地球表面形态活页规范训练 湘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第2课时 地球表面形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3、4、8、9、10、115、6、712、13、14、15、17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6、17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石地貌。该处花岗石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石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根据资料完成12题。1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2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 b火山堆 c冲积扇 d风蚀洼地解析在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花岗岩岩石致密,因此,在它形成时不会有“蜂巢”,所以“蜂巢”的形成只能是外力作用,即风力侵蚀造成的。而风力侵蚀作用还能形成风蚀洼地。答案1.c2.d读下图,回答35题。3该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4该地貌()。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5关于该地貌发育的石钟乳和峰林成因关联正确的选项是()。a石钟乳侵蚀峰林侵蚀作用b石钟乳侵蚀峰林沉积作用c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侵蚀作用d石钟乳堆积作用峰林堆积作用解析第3题,该地形为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和发育受流水的侵蚀作用,另外该地的石灰岩广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第4题,喀斯特地貌,是含有co2的水与可溶性岩石之间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反应过程而形成的,a、b两项的叙述只说明了一个方面,均不全面。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高温多雨,微生物作用强烈,植物茂盛,在这种气候、生物条件下的石灰岩地区,岩石溶蚀最为明显。第5题,石钟乳应为流水堆积作用,峰林应为侵蚀作用形成。答案3.a4.c5.c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68题。6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b,c bb,a,ccc,b,a dc,a,b7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8在河流入海口处,常见的地貌形态是()。a三角洲 b冲积扇 c峡湾 d沙丘解析第7题,上游河段,因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床较窄;中游河段,以搬运作用为主,伴以侧蚀,河床展宽;下游河段,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床更宽,伴以侧蚀作用。答案6.d7.a8.a读下图,回答911题。9从地貌上看,处属于()。a三角洲 b冲积扇c冲积平原 d冰川沉积物10该地貌类型多形成的地区是()。a河口地区 b宽阔的山口地区c峡谷地区 d平原地区11关于上述地貌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b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c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d由于冰川作用的侵蚀形成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冲积扇的形成位置及成因,充分利用河流堆积作用的相关知识,即可轻易解答。答案9.b 10.b11.b读下图,完成1213题。12关于上图显示的地貌成因正确的是 ()。a图1风化作用 b图2流水侵蚀c图3风力侵蚀 d图4流水侵蚀13关于以上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和图2多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b图3和图4多见于我国青藏高原c根据图3中新月形沙丘可以判断风向d图2中沉积物颗粒大小分布无规律性解析第12题,图1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地貌,不是风化作用;图2山麓冲积扇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图3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图4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13题,图1、图3多见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图2多见于河流出山口处;图4多见于降水丰富的地区。风力沉积、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一般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故可依沉积物颗粒大小来判断风向、流向。答案12.d13.c读图,回答1415题。14“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图中哪种外力作用()。a b c d15形成下图两种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分别是图中的数码()。a b c d解析第14题,根据五种外力作用的关系和“侵蚀产物”的标注,不难判断为侵蚀作用,为风化作用,为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水滴石穿”是由于流水对岩石的长期侵蚀形成的,是侵蚀作用的结果。第15题,两幅景观图分别为甲花岗岩球状风化、乙风蚀蘑菇景观,因此,分别为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作用所致。答案14.a15.d二、综合题(共40分)16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请结合 “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1)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2)“古岸崩欲尽”的“古岸”是指长江的哪一岸(南或北)?请说出你的理由。(3)“桑落洲”是怎样形成的?长江上游的植树造林将会使“桑落洲”的形成速度加快还是放慢?解析该诗虽感叹人生,但对地表形态变化的表述非常深刻。诗中的“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即河中心的江心洲上。由于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所以长江的北岸沉积,南岸侵蚀,所以“古岸崩欲尽”的“岸”是指长江的南岸。“桑落洲”即江心岛,它是含有较多泥沙的河流,河道变宽时,流速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长江上游的植树造林,使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下降,将会使其形成速度放慢。答案(1)处。(2)南岸。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水流右偏,使长江南岸受侵蚀。(3)泥沙沉积而成。放慢。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_,其中a为_斜,b为_斜。(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流水、风力)的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3)、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和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_处。(4)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处。(5)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的泥沙含量_,水旱灾害增加,甚至可能造成_等地质灾害。(6)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解析这是一道观察分析读图题,要把握读图的基本原理。判断地质构造的方法之一是观察地层的弯曲变化情况,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确定地貌特点应分析地表的形态变化,其为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背斜部位受张力易侵蚀,而向斜部位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与岩浆活动无关,它的坚硬程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性质及其形成的外部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