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边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分歧(q)委屈(q)鱼塘(tng)熬(o)过苦日子B拆散(chi)散步(sn)温馨(xn 嫩(nn)C粼粼(ln)蹲下来(dn)毕竟(jng) 水波(b)D稳当(wn)责任(z)习惯(gun) 铺着(p)2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分歧(岔道)B熬(忍受)C粼粼(形容水的明净)D各得其所(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3散步的作者写的是( )A一次舒心愉快的散步。B一次小小的家庭矛盾。C一家互相支持的三代人。D一种挚爱深沉的亲情。4读下面这个句子,选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母亲的性格(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A尊老爱幼B舐犊情深C富于理智D知错就改5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溜来li 田埂jng 翘小辫qio 揽ln着 斗笠lB蘑m菇 咯咯g 散sn步 熬o过 粼粼lnC分歧q 霎sh时 蹲cn下 梳sh理 咩咩miD揣chui摩 啃着kn 妩w媚 吟ln唱 粗犷gung6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趣味,情趣)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生的使命)C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咱”和“我”所指不完全相同)D我决定委屈儿子。(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习惯听从她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习惯听从他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袋,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7文中空格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A还强壮早已高大B早已高大还强壮C早已强壮还高大D还高大早已强壮8给文中两个加粗字注音。歧( )粼( )9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怕儿媳不高兴,又怕儿子为难,所以只好这么说B母亲知道儿子为难,疼爱儿子迁就地说C母亲知道儿子疼爱他的孩子的心理,只好委屈自己而这么说D走小路小孩子感兴趣,而老祖母慈祥,很自然让孙子高兴,所以这么说10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含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妻子是中年人,家庭负担很重B“我”和妻子是中年人,感到身上压力很大C“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D“我”和妻子是中年人,背负着家庭的希望11在第二段中对“我”主要用的描写方法是 ( )A语言动作B景物心理C心理语言D环境动作12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 ) A想要欣赏小路美丽的风景 B因为儿子愿意背着她C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D对孙儿的呵护和关爱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3、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 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14、对第6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身艰难的生活”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B、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C、 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15、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答: 16、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17 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推“我”去看花,是因为A、 她想让“我”通过看花来散心。B、她爱花,可她身体不好,想让“我”陪她一起去。C、北海的菊花很漂亮,不看可惜。18、“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暴怒无常”意思是A 常常生气 B 毫无规律地发大火C 无缘无故地发火 D 不常常生气19、“我砸玻璃、摔东西,”因为A 我讨厌坐在家里 B 我心情不好C 我脾气不好D 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坏了20、母亲“眼边红红的”,说明A 母亲生气了 B 母亲哭过了 C 母亲化过妆了 D 母亲不好意思4、“侍弄”,意思是A 特别关心 B 特别照顾 C 养 D 玩弄21、“我可活什么劲儿!”,意思是A 我为什么活着 B 我不想活了 C 我在生活上出不了力 D 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6、“她的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意思是A 她病成这个样子B 她已经病了很长时间 C 她的病到了这个程度 D 她的病到了很严重的程度22、“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意思是A 一个晚上都不想睡觉 B 每天晚上都不想睡觉C 每天晚上都不能入睡 D 天天在房间不睡觉23、“憔悴”,意思是A 很疲倦 B 很累C 又黑又瘦 D 又黄又瘦24、“喜出望外”,意思是A 高兴得跑到外面去看风景 B 特别高兴C 这种高兴是自己没想到的 D 突然感到高兴25、“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意思是A 有多远还不知道,怎么准备 B 路很近,不用准备C 路很远,要好好准备 D 为什么要准备26“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表现出说话人的心情是A 疑虑 B 烦躁 C 生气 D 痛快27、“絮絮叨叨”,形容A 不停地说 B 小声地说 C 反复地说 D 高兴地说28、“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意思是A 母亲很难过我的双腿瘫痪了 B 母亲怕我心里难过C 我的双腿瘫痪后,母亲变得神经质 D 母亲怕刺痛我的心 14、“她去了,就再也没回来。”意思是A 她离开家了B 她死了 C 她生气了 D 她住在医院里了29、母亲昏迷前说的话,说明A 母亲最爱自己的两个孩子 B 母亲最想自己的两个孩子C 母亲最不放心自己的两个孩子 D 母亲这时已经不清醒了16、关于“母亲”,下面哪一项短文中没有提到A 有两个孩子 B 因为肝病而死C 为了照顾儿子,辞退了工作 D 生活比较艰苦30、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在老大爷身边戛然而止,市长打开车门,露出和蔼可亲的笑颜,亲自搀扶老大爷上了车。B、我们的身体在不断长大,我们心中的一种情感也在潜滋暗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D、夏乃声音的季节,蝉声更像一首绝句。这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旷远飘逸,让人不禁听得屏气凝神。31、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我的老师一文有条感情线索,这条线索是:“回忆思念依恋”“我”的蔡老师。() (2)“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一句中“温柔”一词是表现蔡老师的性格,“美丽”一词是表现蔡老师的外貌。()(3)“做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这是个设问句。(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32题。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32、上文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B、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抒情D、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抒情阅读理解 1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2我父亲那时侯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吉凶。3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4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5那时侯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悲伤。6这时侯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7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侯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8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33、对第一段第一句话,有下面几种理解,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值不值得提,但为了丰富文章内容还是写上了它。 B、不知道值不值得提是说事情太小了,那时还占据过我的心灵是说自己小时侯不懂事,就当成大事了。所以给老师找了麻烦。 C、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强调了事情小,而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写出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D、作者知道这不是小事,很值得写,只是客气一下。34、这时侯蔡老师援助了我教师处理学生中的纠纷,是不会带有倾向性的参于到学生的纠纷中去的,可援助一词却又似乎表明老师已介入了这场纠纷。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我的处境值得同情,老师援助我说明她慈爱、公平。 B、援助只是我对老师行为的理解,反映老师对我的爱护及我对老师的感激。 C、老师虽无意介入纠纷,但从客观上讲,她还是介入了。因为她援助了一方,批评了另一方。 35、这一件事,作者写得比较详细,其原因是( ) A、这件事是我儿时的一件重大事件。 B、这件事最能反应老师对我的爱以及我对老师的感激。 C、这件事情节复杂,略写了会交代不清。36、给本段文字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A、12/3456/78 B、1/23/456/78C、1/23456/78 D、1/234567/837、在文中()依次填入的是() A、占有 怀念 慰问 援助 B、占据 牵挂 慰劳 致远 C、占据 牵挂 劝慰 支持 D、占有 思念 慰问 支持38、蔡老师援助了我指的是()A、批评了我的反对派B、给我写了一封信C、批评了孩子们D、批评了我的反对派,还给我写了一封信39、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A、赞美之情B、热爱之情C、感激之情D、感激敬佩之情40、文中有4处引号,就其作用的理解,一次正确的是()A、特定称谓 引用 特定称谓 引用B、否定 引用 特定称谓 引用C、特定称谓 引用 否定 引用D、引用 否定 特定称谓 引用41、这段文字所表现的是()A、蔡老师温柔慈爱的性格。B、蔡老师慈爱、公平、伟大。C、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和喜爱。D、蔡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鼓励,我对老师的感激敬佩心情。42、本文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记叙 议论B、描写 议论C、描写 抒情D、记叙 抒情43、“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一句的意思是()A、应不应该提,我不清楚。B、是委婉语,这件事是值得写的,而且要详写。C、心里认为不应该提。D、问问读者是否应该。44、这段文字蕴含的思想感情是()A、回忆 依恋 思念B、回忆 思念 赞颂C、回忆 感激 思念D、回忆 依恋 感激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45、这段文字表达了我对老师的 之情。46、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B、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抒情D、细节描写 心理描写 抒情再塑生命47.对再塑生命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B、直接描写老师的外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C、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D、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48.下列对再塑生命主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B、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9、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文。50、解释加点的字词。内集( ) 儿女( ) 俄而( )欣然( ) 差可拟( ) 未若( )因风起( ) 即公大兄无奕女( ) 5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5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53、对 “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54陈太丘与友期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5、下列加横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期) 去(离开) 委(委任)信(信用)B、期(约定时间) 去(离开) 委(舍弃)信(信用)C、期(日期) 去(到去) 委(舍弃) 信(相信)D、期(约定日期) 去(去往) 委(委托) 信(相信)56、对陈太丘与友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D、由陈元方的行为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57、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cu) B.公大兄无奕女(y) C.尊君在否(b) D.友人惭(chn)58、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59、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60、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 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C.待君久不至,已去。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61判断题。(1)孔子是战国时期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铅酸电池外壳解读
- 数控加工技术报告
- 2024学年南京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医院6S管理实施成果汇报
- 细胞融合技术原理与教学应用
- 三好学生评选个人事迹汇报
- 2026届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线下储值操作讲解
- 全国TRIZ大赛汇报
- 抢救室抢救药物
- 急性胰腺炎护理小讲课
- 电站安全急救课件
- 新型医药销售外包(CSO)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临期保持食品管理制度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 旅游景区反恐管理制度
- 安全总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测试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县级医院运营管理制度
- XX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各岗位廉政(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 钢结构钢爬梯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