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特点.doc_第1页
刑法的特点.doc_第2页
刑法的特点.doc_第3页
刑法的特点.doc_第4页
刑法的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的特点刑法的特点,是指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所具有的自身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是刑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存在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研究刑法的逻辑起点,刑法中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些特点引出的。关于刑法有哪些特点,理论上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刑法的特点应当包括以下四点。(一)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法律与道德不同,道德是依靠人的内心信念保障实施,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任何法律都有强制性,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但是,所有这些强制,都不及刑法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这种强制方法严厉。因为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而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像这样严厉的强制性,是任何其他法律所没有的。比如,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最长时间不得超过15天,刑罚中比较轻的拘役最低为1个月,有期徒刑最低为6个月。因此,可以说,刑罚权是和平时期最具有暴力性的国家权力。刑法的这一特点是最为显著的,也是刑法其他特点的基础,或者说其他特点是这一特点派生出来的。(二)刑法的保障性刑法的制裁方法最为严厉,这就使得刑法实际上成为其他法律、政策的保障,没有刑法作后盾、作保证,其他部门法往往难以得到彻底贯彻实施。刑法是国家其他法律、政策得以实施的保障力量,有的学者将这一特点称为“保障性”。也有的人将刑法称为“后盾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比如,我国古代就有“出礼入刑”的思想。中国古代的礼有二层含义。一是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方面。“亲亲”,即要求在家族范围内,按自己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压亲。而且“亲亲父为首”,全体亲族成员都应以父家长为中心;“尊尊”,即要在社会范围内,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君臣、上下、贵贱都应恪守名分。而且“尊尊君为首”,一切臣民都应以君主为中心。在“亲亲”、“尊尊”两大原则下,又形成了“忠”、“孝”、“义”等具体精神规范。“礼”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刑法的这一特点对立法和司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比如,(1)上面我们提到附属刑法这种特殊的立法现象,为什么会在其他部门法中出现附属刑法?这就是由刑法保障性这一特点决定的。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障力量,其他部门法的贯彻实施需要刑法保障。因此,在其他部门的立法中,对违反各该法律,规定相应的刑事罚则,规范指导人们不要违法这些规定,从而保障了这些法律的实施。(2)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3)刑法分则中有一种空白罪状,即刑法分则条文指明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以确定该犯罪的构成特征。为什么要指明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该犯罪的成立条件?是因为刑法规定该罪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该法律、法规的实施。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三)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泛刑法作为后盾法的特点又决定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广泛。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所保护和调整的只能是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由于这些部门法所保护和调整的社会关系,也都同时借助刑法的保护和调整。因此,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相对比较广泛。刑法分则共十章,规定了410多个罪名,这些犯罪涉及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伪劣产品、走私、公司、企业管理、金融管理、税收、知识产权、市场秩序、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婚姻家庭、财产权利、公共秩序、司法秩序、国边境管理、文物管理、公共卫生、资源保护、毒品、淫秽物品管理、国防利益、贪污贿赂、渎职、军人犯罪等,可以说所有重要的社会关系刑法都需要保护。刑法的这一特点给刑法学的研究带来相当的困难。研究刑法学就必须熟悉相关的部门法知识,甚至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医学的知识。比如安乐死是否规定为犯罪?就不仅仅是个刑法学的问题,它涉及到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再比如,知识产权犯罪、证券期货犯罪、金融犯罪。不懂的知识产权、证券期货、金融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知识产权犯罪、证券期货犯罪、金融犯罪。对罪犯的改造、教育和矫治,不了解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也不可能会有良好的改造效果。(四)刑法的谦抑性、最后手段性刑罚的严厉性具有双重性。正如德国学者耶林曾经说过:“刑罚如两刃之剑,用之不得其当,则国家与个人两受其害。”滥用刑罚权侵犯人权的危害程度也丝毫不亚于犯罪对人权的侵害。比如,错误地适用死刑与杀人、错误地适用自由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非法拘禁、错误地适用财产刑与盗窃、抢夺、抢劫、敲诈勒索等犯罪,一个人的行为依法不应当被判处罚金却被判处了罚金10万元,一个人的行为依法不构成犯罪却被判处了3年有期徒刑,一个人的行为依法应当判处2年有期徒刑却被判处了5年有期徒刑,一个人的行为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却被判处了死刑,更有甚者,无罪的人蒙冤被判处死刑!如此等等,这些情况与犯罪对人权的侵犯有何不同?!上述类比虽然不够恰当,但很能说明滥用刑罚权对人权的危害。因此,刑法应该是内缩的,而不是外张的,而刑罚应该是国家为达其保护法益与维持法秩序的任务时的最后手段。能够不使用刑罚,而以其他手段亦能达到维护社会共同生活秩序及保护社会与个人法益的目的时,则务必放弃刑罚的手段。具体而言,需要保护的合法权益都首先由部门法来保护,如果部门法都能充分有效地保护各种合法权益,刑法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反之,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合法权益时,才需要刑法保护。如果把其他部门法比作“第一道防线”,刑法则是“第二道防线”。因此,可以说,刑罚是人类最无奈的选择,只有其他方式不能保护社会时,才不得不动用刑罚,也就是国家保护社会关系的最后手段。(五)刑法诸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对刑法的影响刑法上述四个特点是相互联系的。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这一特点是刑法最根本的特点,它派生了其他特点。刑法的上述第二个特点是利用刑法严厉性的结果,第二个特点又进一步引伸出第三个特点,而第四个特点是限制刑法严厉性的结果。第二、三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又是对立的。从刑法的保障性看,刑法的保护范围越是广泛,刑法的触角延伸得越广,保护的力度越强,就越有利于刑法保障功能的发挥;但从刑法的谦抑性角度看,刑法负作用很大,需要内敛,刑法的触角不能无限扩张,否则就容易侵犯公民的自由。刑法的触角超出了一定的范围,就会与公民的自由发生冲突。可以说,全部刑法都是围绕着利用刑罚的严厉性惩罚犯罪和限制刑罚的严厉性防止刑罚的滥用这一对矛盾展开。由这一对矛盾引申出刑法中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决解这些问题的刑法原则和制度。如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犯罪化与非犯罪化问题、罪刑法定原则、犯罪构成问题等。罪刑法定原则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罪刑法定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专制国家实行罪刑擅断、肆意践踏人权的黑暗司法制度的条件下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罚种类(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均由刑法加以明确的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罪刑法定的提出罪刑法定是针对罪刑擅断提出的。所谓罪刑擅断主义,是指犯罪和刑罚不是预先用法律加以规定,或法律上已有规定,国王和裁判官亦不受其约束和限制,而是可以恣意、自由地斟酌决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有罪刑擅断的特点,且不论在君主制国家,抑或共和制国家,都同样盛行。在这种司法制度下,公民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什么犯罪,是否判处刑罚以及判处何种刑罚均由君主和法官个人决定,具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力。正如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专制国家是无所谓法律的。法官本身就是法律。”这种制度要求君主和法官必须是正义的化身,是公正贤明的最优秀人物、天才,但这种理想的君主、法官在实践中存在的几率极小。因此,封建社会的罪刑擅断司法制度往往为法官任意定罪、随意量刑,侵犯人权大开方便之门。为限制、制约司法权(刑罚权),防止其滥用,保障人权,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贝卡利亚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过罪刑法定思想。贝卡利亚在其传世之作论犯罪与刑罚中说:“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表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立法者才拥有这一权威。任何司法官员(他是社会的一部分)都不能自命公正地对该社会的另一成员科处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正义的刑罚。”特别是费尔巴哈明确地格言式地表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经过启蒙思想家们的大声疾呼,罪刑法定原则逐渐深入人心。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先后在自己的法律中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第2款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第1款也把罪刑法定作为保护人权的法律原则加以明文规定。3、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1)犯罪与刑罚,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加以规定,而不得引用行政命令、习惯。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对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他一切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无权规定犯罪与刑罚。但根据刑法第90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2)刑法对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应当明确具体。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刑法对罪状的规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之间的界限应当明确,不能含混不清。其二,对法定刑的规定也要具体,法定刑幅度不能过大,禁止不定期刑。(3)对犯罪分子的定罪与量刑只能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不得适用类推。类推(4)刑法的效力不能溯及既往。溯及既往,即对刑法实施以前的行为不得引用刑法定罪处罚。(1)(2)是立法上的要求,(3)(4)是适用法律的要求。4、罪刑法定的法治价值理论上关于法治的内涵和要素、原则,众说纷纭,但法治本质是规范社会成员行为、制约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的自由则是一致的看法。罪刑法定准确地反映了法治在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的要求,起到了规范公民行为、制约国家司法权力和保障公民自由的作用。(1)罪刑法定明确规定了各种犯罪,告诫社会成员不要去触犯刑律,起到规范公民行为和预防犯罪的作用。(2)罪刑法定要求在立法上要明确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具体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罚种类(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司法上要求司法机关只能根据已经公布的刑法定罪量刑,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其核心是规范司法机关的刑事司法权,防止司法机关在定罪量刑上的恣意妄为,保证刑罚权能够正确的启动和启动后正确的行使。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构成犯罪的人不受刑法规定以外的刑事追究,从而保障了公民的人权。因此,可以说,罪刑法定既是“善良人的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宪章”。罪刑法定原则使得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和自由保障功能得到很好的协调。一方面防止犯罪对国家、社会、公民的侵华,另一方面,防止作为国家公共权力的刑罚对公民的侵华。可以说,罪刑法定是法治在刑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贯彻,一个没有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国家,不可能是法治国家。为有效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就要求民主的立法,建立、健全刑事法律,树立刑事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处理案件,规范制约刑事司法权力、保障公民的自由。论及罪刑法定的法治价值就不得不提无罪推定的法治价值。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法治的两块基石。没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而离开无罪推定,罪刑法定也无法实现。罪刑法定与无罪推定是刑事法治的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无罪推定要求在具体诉讼活动中,司法机关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这一逻辑前提出发,提出证据,反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并且要求这一证明到达最高的证明程度,不能证明有罪的即无罪;并且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诉讼中拥有一系列与控诉方对抗所必须的诉讼权利和程序保障。罪刑法定解决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实体法律依据,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使行为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如果法律没有规定位犯罪,也不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无罪推定则解决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事实根据,要求司法机构拿出证据证明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某个犯罪的成立条件,拿出的证据必须是通过合法程序收集的。一方面,在刑法中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成立;另一方面,在刑事司法中,要求司法机关通过合法的途径收集相关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的成立条件。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的条件,才可以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的条件,或者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事实了符合某种犯罪成立条件的行为,都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方面保障了被告人的人权。因此,可以说罪刑法定和无罪推定是刑事法治的基石,是保障国家刑事司法权正确行使,保障人权的法治基础。5、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及其不足18世纪由资产阶级提出,今天仍盛行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罪刑法定原则,就其阶级本质来讲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然而不可否认,它的本质是反对罪刑擅断主义,保护人权,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司法实践中基本上贯彻了罪刑法定的精神。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并废止了类推。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在刑法中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是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刑事法领域里的首要要求,是我国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刑法保护人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该原则在刑法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体现。(1)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2)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3)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明确规定从旧兼从轻的原则。(4)在分则罪名的规定方面,修订的刑法已相当详备。分则条文由1979年的103条增加到350条,罪名数由1979年的130个增加到413个。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及时对刑法作出修改和补充,把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5)在具体犯罪的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修订的刑法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量犯罪,尽量使用叙明罪状;在犯罪的处罚规定上,注重量刑情节的具体化。分解了1979年刑法中的三个“口袋罪”。投机倒把罪、玩忽职守罪 刑法的机能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的作用。关于刑法的机能,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不是很多。德国、日本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刑法具有三个机能:1、行为规制机能行为规制机能,是指刑法能够明确地对犯罪行为进行规范评价,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的机能。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具体两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评价机能,即刑法预先把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使其与一定的刑罚相联接,表明该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根据刑法的具体规定,可以对一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这就是刑法的评价机能。(2)意思决定机能,即国家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给予一定的刑罚处罚,也是向公民发出保护一定法益的命令,要求公民的意志不应当违背国家保护法益的意志,不应当在主观上产生犯意。就是产生了犯意,也应当用自己的意志抑制犯罪的决意。这就是意思决定机能。2、法益保护机能法益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的机能。处罚伤害者的刑法规范,就是保护他人的身体健康不受伤害犯罪的侵害。所有的刑法规范都是为了保护某种法益而制定的,故刑法具有法益保护机能。就我国刑法而言,我国刑法分则分10章共规定了10类犯罪,分别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管理秩序、国防利益等利益进行保护。3、自由保障机能(简称为保障机能)自由保障机能,是指刑法具有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保障国民个人自由的机能。刑法通过明确规定何种行为是犯罪、对犯罪科以何种刑罚,限制了国家刑罚权的恣意发动。只要没有犯罪就不受刑罚,即使犯了罪也不受针对所犯之罪规定的刑罚以外的刑罚处罚,对判处的刑罚也只能用刑法规定的方式来执行。就此意义上讲,刑法是“善良市民的大宪章”、“犯罪人的大宪章”和“受刑人的大宪章”。刑法的本质机能是行为规制机能,法益保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是派生机能。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虽然互为表里、密切相联,但是,难免相互矛盾、相竞相克。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状况之下,可以有所偏重。但实现法益保护机能和自由保障机能的调和,是刑法理论和实践的核心课题。不作为1、不作为概念危害行为,是指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动,如用刀杀人、暴力抢劫等方式改变客观世界,侵害社会,构成犯罪,容易理解。“静”如何对客观世界发生影响,与思想是否相同?怎么能构成犯罪?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2、不作为成立犯罪的条件不作为除了应该具备危害行为的三个基本特征,其成立在客观方面还应当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没有特定法律义务,也就没有不作为的行为形式。(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不具有履行特定法律义务的可能性,也不可能成立不作为。(3)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3、不作为的义务来源(1)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条例、规章等等。是将刑法保障性的体现。 (2)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在我国,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相当广泛。如值班医生有抢救危重病人的义务,值勤消防队员有消除火患的义务,扳道工有按时扳道岔的义务等等。案例:幼儿园的老师有救助幼儿的义务。(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法律行为是指在法律上能够产生一定权利义务的行为。若一定的法律行为产生某种特定的积极义务,行为人不履行该义务,以致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侵害或威胁,就可以成立不作为形式的危害行为。最常见的案例是保姆不救助其看护的小孩,使小孩受到伤害、死亡。(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这种义务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行为而使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若行为人不履行这种义务,就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危害行为。常见的案例有:成年人带小孩去游泳,负有保护小孩安全的义务。4、不作为与作为的本质区别作为只能是积极而为,不作为在一般表现为身体的静止、消极不为,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往往具有积极的身体活动。例如偷税罪,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即行为人有依法纳税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但行为人却采用涂改账本、销毁账册的积极行为而不履行,行为人不是消极的身体静止。因此,区别作为与不作为不是根据积极行为与消极不为、身体的动与静。其本质区别:违反的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前者违反的是禁止性规范,后者违反的是命令性规范;前者是“不当为而为”,后者是“当为而不为”。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1、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辨认行为能力与控制行为能力的统一。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控制、支配自己的行为的能力。2、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一般说来,当人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智力发育正常,就自然具备了这种能力。当然,这种能力可能因年龄原因或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的原因而不具备、丧失或者减弱。(1)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典第17条中对责任年龄作了较为集中的规定,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减轻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四个年龄阶段。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阶段。应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也可视需要对接近14周岁,如12至13周岁的人由政府收容教养。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2)精神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人即使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如果存在精神障碍尤其是存在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就可能影响其责任能力,而使责任能力减弱甚至不具备,从而使其实施危害行为时的刑事责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刑法典第18条分三款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的精神障碍人,只有同时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经法定程序鉴定,才应确认为无责任能力人,不负刑事责任。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指犯罪的时候,如果审判的时候是精神病人,可以取保候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酒精中毒与刑事责任能力醉酒包括生理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两种情况。生理醉酒,因饮酒过量而致精神过度兴奋甚至神志不清的情况。刑法典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4)生理障碍与刑事责任能力人也可能由于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听能、语能、视能等)的丧失而影响其接受教育,影响其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并因而影响到其刑法意义上的辨认或控制行为能力的不完备。我国刑法典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就是我国刑法中对生理功能缺陷者即聋哑人、盲人刑事责任的特殊规定。单位犯罪问题1、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单位犯罪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犯罪,即单位本身犯罪,而不是单位的各个成员的犯罪,也不是单位成员之间的共同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这一规定明确了只要具有法人资格,无论是国有公司、企业,还是集体所有制、私有公司、企业,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的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部门是否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对此,全国法院生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了明确的处理原则:“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而按照个人犯罪处理。”之所以这样处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1)我国刑法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概念,刑法中规定的“单位”外延大于法人,既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法人组织,也包括一些非法人组织,如一些商业银行的营业部、营业所等。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不是区分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的标准,不能据此将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实施的犯罪排除在单位犯罪之外。(2)既然不能把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作为区分单位犯罪还是个人犯罪的标准,也就不能把是否具有相对独立的财产、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些法人成立的条件,作为认定单位犯罪的依据。(是否具有效力)第二、单位犯罪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员决定,具有单位的意志。第三、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犯罪所得归单位所有。应当注意的是,单位犯罪不限于故意犯罪,某些过失犯罪单位也可以构成,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传染病菌种、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等。第四、单位犯罪以法律明文规定为限,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不应当按照单位犯罪论处。如果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相关自然人的刑事责任。以下几种情况不构成单位犯罪,应当追究相关自然人的刑事责任:(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4)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既遂形态问题(一)概念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确认犯罪是否既遂,应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而不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或者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二)分类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规定,犯罪既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1、举动犯,也称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犯罪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举动犯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立法上把原本为预备性质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实行行为,如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二是立法上把原本为教唆性质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实行行为,如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应但注意的是,由于举动犯是着手实行犯罪就构成既遂,因而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是,举动犯存在犯罪既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之别。2、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按照法律的要求,这类犯罪并不是行为人一着手即告完成犯罪,达到犯罪既遂的,而是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行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因此,在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就是完成了犯罪行为,就是犯罪的既遂,如果因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法律要求的程度,未能完成犯罪行为,就应认定为未完成犯罪而构成犯罪未遂。强奸罪、奸淫幼女罪、传播性病罪、脱逃罪、偷越国(边)境罪、投敌叛变罪等是行为犯。3、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对于这类犯罪而言,行为人着手实施犯罪后,必须产生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的出现才能视为犯罪的完成,达到犯罪既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等是危险犯,4、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 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即以法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作为犯罪既遂与未遂区别标志的犯罪。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法定的犯罪结果,是专指犯罪行为通过对犯罪对象的作用而给犯罪客体造成的物质性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有形的损害结果。犯罪未遂形态问题(一)概念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二)犯罪未遂形态的成立条件: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范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中的犯罪行为。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相区别的主要标志,因为犯罪未遂形态和犯罪预备形态都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了继续实施犯罪,因而二者区别的关键就在于着手实行犯罪与否。因此,准确认定行为是否着手,是正确认定犯罪未遂的重要环节之一。着手的认定正确确定犯罪的实行行为:(1)借助罪状的不同类型正确确定犯罪的实行行为根据中国刑法分则中罪状的4种类型,犯罪实行行为的确定表现为4种相应的方式方法:其一,对简单罪状要依据罪状即罪名所反映的行为的性质和特征来确定其实行行为,如对故意杀人罪可以据此确定其实行行为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盗窃罪。其二,对叙明罪状应以法定罪状明确而具体规定的行为特征为根据确定其实行行为,例如对抢劫罪可以据此确定其实行行为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用暴力、胁迫或其他侵犯人身权利的方法强行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假冒注册商标罪,其三,对空白罪状应根据条文指明的其他具体法规的规定来确定其实行行为;其四,对引证罪状的故意犯罪应以被引证条款的罪状来确定其实行行为。(2)区分实行行为的不同类型把握其着手(公安班已经讲过)根据我国刑法分则的规定,实行行为大致可分为单一的实行行为和双重的实行行为两类。实行行为的着手在两类实行行为里有不同的表现:其一,单一的实行行为,分为:典型的单一实行行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这类犯罪的着手,就是开始实施这种单一的实行行为。择一的实行行为: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等,(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着手,而不是待行为人开始贩卖时才是着手。只要实施其中一种行为即可成立着手。其二,双重的实行行为。这类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所要求的是在外部表现为前后相接、在内部表现为手段和目的联系的两个实行行为。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结合,组成了其犯罪完整的实行行为。这类犯罪又可以分为两类:(1)实施前一行为而为实施后一行为的,成立犯罪的未遂或者中止,比如,强奸罪、抢劫罪等。(2)实施前一行为而为实施后一行为的,不成立犯罪,比如,诬告陷害罪、招摇撞骗罪等。(3)借助于犯罪预备行为,从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别来正确认定着手实行犯罪与否。一般地,为分则犯罪构成行为(即实行行为)的实行和犯罪的完成创造便利条件,为其创造现实的可能性的行为,为犯罪的预备行为;而直接完成犯罪,变预备阶段实行和完成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为现实性的行为,为实行行为。理论上一般认为,犯罪人前往犯罪地点行为,尾随被害人行为,守候被害人行为,寻找被害人行为等都是在为具体犯罪的实行创造便利条件,而不是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本身,因而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应当注意的是,如上所述,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许多举动犯是将预备性质的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实行行为,对于这些举动犯,行为人一着手实行这些行为,犯罪即告完成,不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况。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未得逞行为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行为还没有齐备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特定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主要是全部客观要件)而停止下来,也就是犯罪“未得逞”或者是未达到既遂状态。这一特征,是犯罪未遂形态区别于犯罪既遂形态的主要标志。未得逞的认定:(1)根据直接故意犯罪的不同类型,具体认定A、对于结果犯,法定的犯罪结果没有发生作为犯罪未完成的标志。比如,故意杀人罪没有导致被害人的死亡,盗窃罪没有窃的他人的财产、抢劫罪开始实施暴力行为而被被害人制服。应当注意的:一方面,结果犯的未遂是指没有发生法定的结果,而不是说没有发生任何具体的危害结果;另一方面,行为人误认为结果发生了,但实际没有发生,也是犯罪未遂。比如,行为已经实行完毕,行为人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或必死无疑,有的甚至还抛“尸”他处或将被害人掩埋,尔后犯罪人离去,后来由于被害人自行苏醒或遇救而免于死亡的情况。有人认为,这种场合犯罪人已实施完毕杀害行为,往往造成了被害人的重伤害,甚至已经把被害人掩埋,因此应当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而不是未遂。如有这样一个案例,甲男与乙女恋爱,丙男要求甲男放弃乙女,并商之于乙女。乙女回答决不会与丙男恋爱,丙男遂怀恨在心。某日午丙约乙女商谈工作之名,拿预先投下毒药的开水给乙女喝,乙喝后回家毒性发作“暴死”。乙女家以为是急病死亡,按本地风俗当日即用棺材装殓埋葬。甲男闻之即买了一套新衣来到坟上痛哭,尔后启开坟棺,要为乙女穿新衣,竟然发现乙女身体未僵,心有微跳。甲男急送乙女经医院抢救,乙女得以复活,问明经过事由,控告丙男,查明杯中尚有剩余的毒汁。法院对丙男以故意杀人罪既遂定罪。实际上,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的完备与否即既遂与未遂区分的标志,只能看杀害行为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上述情况下尽管情节很恶劣,尽管可能已造成了伤害结果,尽管被害人是“死而复生”,只要事实上被害人没有死亡,就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既遂而只能是犯罪未遂。B、对于危险犯,法定的危险状态尚未具备作为犯罪未完成的标志。决水罪刚刚挖了一个小沟;破坏交通工具罪仅仅下了一个零;破坏交通设施罪,在铁轨上定几个铁钉,还没有完全定好危险状态还没有出现。C、对于行为犯,法定的犯罪行为未能完成作为犯罪未完成的标志。脱逃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传播性病罪、偷越国(边)境罪。(2)具体犯罪既遂与未遂的理论通说放火罪的既遂理论上一般采纳“独立燃烧说”。即只要放火的行为将目的物点燃后,已经达到脱离引燃媒介也能够独立燃烧的程度,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也应视为放火罪既遂。反之,为未遂。如放火行为尚未实行完毕(正要点火时被捉获),或者虽然当时已经点燃,但过后即熄灭,则应视为放火罪未遂。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的死亡作为既遂与未遂的标志;强奸罪的既遂与未遂,一般认为,在被害人是已满14周岁的女性的情况下,应以插入说,即两性生殖器官是否结合作为判断强奸罪既未遂的区分标准;在被害人是未满14周岁的幼女的情况下,应当以接触说,即两性生殖器官是否接触作为强奸罪既未遂的区分标准。绑架罪的既遂与未遂,以绑架行为是否达到实际控制人质,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已经实际控制人质的,是既遂。虽实施暴力、胁迫、麻醉等行为,但未构成对人质人身实际控制的,是未遂。盗窃罪的既遂一般采取失控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该财物的目的,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抢劫罪既遂的标准,理论上一般认为,刑法第263条第1款规定的抢劫罪的基本构成而言,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应以行为人是否实际占有公私财物为标准。对于具有第263条规定的八种情节之一的抢劫罪,属于结果加重犯或情节加重犯,不存在犯罪既遂与未遂问题,只要抢劫行为具有其中任何一种情节,无论财物是否抢劫到手,都应视为抢劫行为完成。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以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监管人员的控制范围为准,已逃出的,是既遂,未逃出的是未遂,如果行为人只逃出了监管设施但并没有逃脱监管人员控制的仍应按未遂处理。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的标志,以受贿人实际受贿为受贿罪的既遂标准。即实际受贿说,认为受贿人实际收受了贿赂才构成受贿既遂,没有实际收受贿赂是受贿未遂,至于受贿人是否已经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及是否谋到利益,不影响受贿罪既遂的认定。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犯罪未遂与着手犯罪后的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理论上一般以“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因”作为认定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的标准。“意志以外的原因”的认定首先,从性质上看,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阻碍其犯罪意志的主客观因素。犯罪意志是希望把犯罪进行到底,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或犯罪行为完成的心理。 “意志以外原因”正是通过对犯罪意志及其支配下的犯罪活动的作用阻碍,才使得犯罪活动未能完成。这是对“意志以外的原因”质的要求。 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犯罪人本人以外的原因,包括被害人、第三者、自然力、物质障碍、环境时机等方面对完成犯罪具有不利影响的因素;(2)行为人自身方面对完成犯罪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如其能力、力量、身体状况、常识技巧等的缺乏或不佳情况;(3)行为人主观上的认识错误,包括对犯罪对象情况、犯罪工具性能、犯罪因果关系和犯罪时周围环境的认识错误。其次,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还应该是足以阻止其犯罪意志的原因,这是对“意志以外的原因”量的要求。对犯罪完成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并非都能达到足以阻止犯罪意志和犯罪活动完成的程度,只有足以阻止行为人犯罪意志的因素才能作为犯罪未遂特征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至于如何判断这些因素足以阻止行为人的犯罪意志?应当以行为人自己的主观感受为基本标准,但是,如果行为人借口主观上未感受到该因素足以阻止其犯罪意志而把未遂行为说成犯罪中止,推卸法律责任,怎么办?以因素的客观性质和作用程度为必要补充。不利因素的影响作用从客观考察尚不足以阻止犯罪,但是行为人主观上认为已达到足以阻止其犯罪意志和犯罪活动程度的,应认定为“意志以外的原因”;不利因素本身的性质和作用程度在客观事实上和一般人看来都足以阻止犯罪意志的,原则上就应认定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去穷究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感受到该因素已足以阻止其犯罪意志,不允许犯罪人借口主观上未感受到该因素足以阻止其犯罪意志而把未遂行为说成犯罪中止。 (三)分类不能犯问题我国刑法理论一般从两个角度,根据两个不同的标准,把犯罪未遂划分为两对类型: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投毒的,将毒药投进了杯中,被害人看见杯中的水混浊,把水倒了。抢劫过程中,正在实施抢劫,被路过的警察制服。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本身可能达到既遂,但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因犯罪人对有关犯罪事实认识错误而使犯罪行为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情况。不能犯未遂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工具不能犯未遂与对象不能犯未遂两种。工具不能犯的未遂,是指犯罪人由于认识错误而使用了按其客观性质不能实现行为人犯罪意图、不能构成既遂的犯罪工具,以致犯罪未遂。例如,误把白糖等无毒物当作砒霜等毒药去杀人;误用空枪、坏枪、臭弹去射杀人等。对象不能犯的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的错误认识,使得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犯罪对象在行为时不在犯罪行为的有效作用范围内,或者具有某种属性使得犯罪不能既遂而只能未遂。例如,误认尸体为活人而开枪射杀、砍杀;误认男子为女子而着手实行强奸行为等案例4:拐卖妇女罪中,两性人。1990年5月12日,被告人张世林伙同芦山县仁加乡村民竹子刚,以外出旅游为名,邀约被告人张世林的女友李某,并通过李某邀约芦山县双石镇西川四组“女青年”王某一同外出。四人从芦山县出发,乘汽车、火车到达安徽省利辛县后,张世林、竹子刚对王某谎称外出的钱已用完,叫王某到竹子刚一朋友家暂住几天,他们去其他地方找到钱后再来接王某,并由竹子刚通过其姐夫张登贤(安徽省利辛县人)介绍,将王某卖与利辛县赵桥乡谭阁村村民谭某为妻,获赃款1900元,除去路费,张世林分得赃款380元。谭某将王某带回家,当晚同居时发现王某有生理缺陷,遂将王某退回竹子刚姐夫家,后王某被送回芦山县。经芦山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王某系“以男性为主之两性人”。芦山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世林无视国法,以出卖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手段,将王某卖与他人为妻,张世林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拐卖妇女罪,虽事后经检查王某系两性人,但被告人拐卖时并不 知情,仍视作妇女拐卖,属对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本案中并不影响其刑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第一款、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于1999年10月28日判决如下:被告人张世林犯拐卖妇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如果是男性,虽然是1990年的行为,按照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不构成犯罪,但是,行为人将两性人误认为是女性拐卖,主观上认识错误,属于对象不能犯。应当严格区别手段不能犯未遂与迷信犯。迷信犯是指意欲造成某种结果而采用迷信方法的情况,迷信犯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因而迷信犯不是犯罪行为。区别的关键是看行为人对其使用的犯罪手段是否存在错误的认识,手段不能犯时,行为人所使用的手段与其本欲实施的手段完全不同,而迷信犯所实施手段与其所本欲实施的手段完全相同。比如,甲欲毒杀其丈夫,认为在米饭中放入大量头发可以毒死人,于是,某日在做饭时,在米中放了许多头发,但是,其丈夫吃了这种米饭后并没有毒死,这种情况就属于迷信犯,行为人实际使用的犯罪手段与计划使用的手段相同;但是,如果甲把白糖当作砒霜在饭中下毒,这种情况就是手段不能犯,行为人实际使用的犯罪手段与计划使用的手段完全不同。共同犯罪的概念根据刑法将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自然人共同犯罪:(1)都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都是年满1416周岁的自然人,只对法定的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3)有的没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或者精神状况),有的有刑事责任能力,如果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仅仅有一个,不构成共同犯罪。间接正犯。2、单位共同犯罪: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故意犯罪。几个单位共同走私的,几个单位共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3、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的。与单位中的多个自然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单位实施的犯罪不同。(二)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客观上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发生危害结果的场合,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这是各共同犯罪人承担共同犯罪整体责任的客观基础,也是共同犯罪与单个人犯罪在客观上的重要区别。共同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原因力。例1:甲、乙事前通谋开枪杀害丙,甲开枪未中,乙开枪中丙头部,致丙死亡。甲、乙的行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