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语文本卷共22小题,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阜(f)盛 饿殍(pio) 砧(zhn)板 敛声屏(bng)气 b执拗(ni) 鞭笞(ch) 商贾(ji) 锲(q)而不舍 c忖(cn)度 逡(qn)巡 呜咽(yn) 咬文嚼(ju)字 d炮(po)烙 江渚(zh) 庠(xing)序 人才济济(j)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调济 沧海 腥红 娥眉山 如芒在背 b寒暄 嫡居 舟楫 乌蓬船 金石可缕 c放诞 杜撰 孽障 嚼舌头 弱柳扶风d珠玑 编篡 弩马 东道主 未雨绸谬3依次在下列句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_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_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_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人们首先_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_。a以致 或 以及 必需 保障 b以致 和 以其 必需 保证c以至 或 及其 必须 保障 d以至 和 以及 必须 保证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周围人的一些不经之谈根本不会影响他的情绪。 b. 我们和别人交谈,不应该顾盼神飞,而应该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是基本的尊重。 c漫步江边,江上来往的轮船不时传来的汽笛声,不绝如缕,别有一种趣味。 d虽然加强了对生产流程的管理,本月的产量还是畏葸不前,和上个月基本持平。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对于那些只顾利益,肆意向河里排放污水的企业,难道就不应该受到责备吗?b近年来,慈善机构问题频出,根本原因是缺少更严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造成的。c面对网络日益显现的不良影响,身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学生不要沉迷上网。d当今已经很少有人还能像以前那样,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一本经典著作。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原来这车站和铁路线离山海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我从车窗里探出头去,向北张望,心想能远远地眺望一下也好。 和从四野里升腾起来的炊烟暮霭融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似的,迷离难辨。时已黄昏 竭力张望 任是瞪大了眼睛 苍茫的暮色 只有隐隐约约的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 也望不见山海关 笼罩着大地a. b. c. d.二、诗歌鉴赏与名句名篇默写(14分)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这首诗营造出来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2)结合全诗,分析画线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8.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六题,共6分) (1) ,王道之始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3)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5)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6)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7)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8)师者, 。(韩愈师说)三、文言文阅读(15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荒年 b弃兵曳甲而走:快步走c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d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10.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则移其民于河东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止 b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 c察邻国之政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d以五十步笑百步 可以无饥矣11.下面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尽心焉耳矣”写出了梁惠王自以为治国已经尽心的自得和傲慢。b. “王好战”暗示梁惠王是一位穷兵黩武,而非真正爱民的国君。c. “民加多”是战国时期各国国君治国有方和国家实力强大的标志。d. “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在战场上逃跑的行为是极其可笑的。12.翻译句子:(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3分)(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分)四、现代文阅读(3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16题。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13.简要梳理选段中祥林嫂的心理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14.结合课文,赏析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的艺术效果。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3分)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3分) 15.从行文看,柳妈的话和四婶的话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16.祥林嫂经历了丧夫失子的打击,但精神被最被终打垮的却是这一次祭祀活动。对此应该如何理解?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 20题。品 质 格斯拉先生的店房朴素安静,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是模范品,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格斯拉先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也决不赊格斯拉先生的账;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像走进教堂那样。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过了一会儿,看到他从店堂二楼楼梯口往下边望,随后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我说:“格斯拉先生,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吗?”他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去,我继续坐在木椅上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后,他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我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他边说“再见”,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在城里散步时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看了我一下,没有做声,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把靴子送回来!”他说,“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这双靴子的工钱。”有一次,我穿着因为急需才在大公司买的靴子,走进他的店铺。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他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的靴子有一处很不舒服。他用手在那地方压了一下。“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我定了许多靴子,这些靴子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我再去那里的时候,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个靴匠的名字。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我定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不久,我到国外去,过了一年多回到伦敦。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衰老极了,看了叫人难过。“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做的靴子好极啦!我差不多一直穿。”他细看我这双皮靴,把手放在靴面上说:“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我向他确切地说明:靴子非常合脚。“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我说:“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靴子送到了。我一双双地试穿,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一星期后,我想向他说明:他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走进他的店铺时,店堂里只有一个年轻人。“格斯拉先生呢?”我问道。“啊!”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17文中的格斯拉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18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9.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3分)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20对于格斯拉先生,有人认为小说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赏,也有人认为小说隐含了作者对他的批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四、名著阅读(4分)2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一段话是对红楼梦中哪一个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这一人物的哪些特点?你还知道哪些与这一人物有关的故事(请举一例)。五、(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阜阳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1. d项(a项阜f ,砧zhn;b项贾g 锲qi;c 项咽y 嚼jio )2. c项(a济-剂 腥-猩 娥-峨;b嫡-谪 蓬-篷 缕-镂;d篡-纂 弩-驽 谬-缪)3. c项4a项(a项不经之谈指毫无根据的话; b项顾盼神飞形容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c项不绝如缕指声音微弱连续或者形势危急;d畏葸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5 d项(a无主语,去掉“对于”;b杂糅,去掉因为“造成的”;c“劝阻不要”否定不当。)6. b项二、诗歌鉴赏与名句名篇默写7.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答:这首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2分),表现了主人公漂泊羁旅,思念亲人的痛苦与惆怅之情。(2分)(2) 结合全诗,分析画线的句子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画线句以“兰泽”、“芳草”两个意象,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高雅(2分),也体现出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纯洁而美好(2分)。8. (1)养生丧死无憾(2)哀民生之多艰(3)羁鸟恋旧林(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齐彭殇为妄作(6) 赢粮而景从(7)寄蜉蝣于天地(8)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三、文言文阅读(15分)9. b项(走:逃跑)10.d项(d项都是“凭借”的意思;a项到/和;b项这样/ 形容词词尾,无意义;c项的/主谓间取独。) 11. d 项12.(1)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了。(3分)(2)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3分)四、现代文阅读(39分)13.(6分)答:(1)捐门槛前,柳妈的话使祥林嫂感到恐惧、苦闷;(2)捐门槛后,祥林嫂自以为洗清了罪过,高兴轻松、“神气很舒畅”;(3)被四婶呵斥后,祥林嫂精神彻底崩溃,变得麻木、胆小,“惴惴的”。14.(6分)答:“新趣味”表明鲁镇人对于祥林嫂的痛苦持玩赏的态度,将其作为无聊生活的调节剂,体现了作者对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大众的讽刺和批判。(3分)答:加点词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四婶的话对祥林嫂造成的打击之大,同时也表明,封建礼教和迷信对祥林嫂而言,正是一种让她形神俱灭的酷刑。(3分)15. (4分)答:柳妈的话直接促使祥林嫂去通过捐门槛洗清自己“罪过”,四婶的话给祥林嫂最后的致命一击,使她精神彻底崩溃。16.(6分)答:“祝福”祭祀是封建迷信力量和伦理力量的结合点,而祥林嫂倾尽全力“捐门槛”,做最后一搏,就是想得到这两种力量支撑的社会的认可。但这一次祭祀的打击,让祥林嫂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社会体系中,哪怕只是做一个奴隶。所以,她的精神被彻底打垮。从本质上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打垮的,是被麻木、冷漠的社会打垮的,祭祀活动只是完成了致命一击。17(4分)答:手艺精湛,认真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